高明霞 劉彥茹 吳竹穎
摘要:在當前大背景下,軍隊院校科技期刊必須創新制度理念,優化專業隊伍,發揮學術力量。軍隊院??萍计诳鳛檐娛卵芯砍晒?、軍隊科技創新的展示平臺,只有解決當前面臨的發展瓶頸,才能實現轉型?;诖?,本文展開探討,針對軍隊院??萍计诳陌l展瓶頸提出具體的解決對策,探究發展的新途徑,從而提高期刊質量。
關鍵詞:軍隊院校科技期刊;發展;瓶頸;對策
中圖分類號:G23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09-0207-03
軍隊院??萍计诳粌H僅是指導部隊工作、追蹤軍事發展前沿、創新理論研究的重要平臺,還是國防建設、軍事科研、部隊人才培養、軍隊院校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隨著新聞出版體制的不斷改革和發展,軍隊院??萍计诳饾u顯露出弊端。軍隊院校科技期刊必須以中國出版業的新格局為重要依托,探究自身發展的新途徑,從而引導讀者的意識形態,實現軍隊領域的學術交流。
一、軍隊院??萍计诳陌l展瓶頸
(一)優質稿源獲得難度大
當前,軍隊院??萍计诳瘍炠|稿源的獲得難度大,出現這個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
其一,軍事期刊的發行范圍具有局限性。一般來講,軍隊期刊主要分為國內發行、軍內發行和國際發行這三種發行方式,院??萍计诳陌l行對象主要是部隊,從范圍上看,涉及面并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期刊的受眾群和知名度,難以吸引更多優質稿源。
其二,科技學術期刊的公開性與軍隊科研的機密性之間存在現實性矛盾。軍隊院校期刊與其他類型期刊最大的不同就是“軍”字,因此專業性更加突出,期刊特色較為明顯,要想提高稿件質量,必須從科研成果的先進性、軍事戰略的特色性、軍隊發展的現實性、研究成果的創新性入手,突出期刊的專業性和影響力。但是軍事內容保密性極強,因此對文章的處理、期刊稿件的發行內容要求較高,學術交流、宣傳報道與軍事機密性之間難以尋求一個準確的平衡點,從這一層面來講,增加了對優質稿源的獲得難度。
其三,受到學術風氣“功利化”的影響。當前,在期刊上發表論文多數是為了完成學業、事業、職稱評級等,學術期刊平臺的學術參考功能和知識傳播功能逐漸弱化,多數投稿人員不能恪守學術道德底線,人情稿、職稱稿、關系稿、抄襲稿的出現加強了學術浮躁風氣,直接影響了優質稿源投稿率和平臺占有率。
(二)學術依托力量相對不足
通過文獻資料法、數據分析法、統計法對中國知網數據庫、萬方數據庫等學術平臺進行檢索和搜尋,以軍隊辦學期刊的發文量、被收錄量、被引用數量、下載量為調查對象,發現了一些問題。
一般來講,文章的被引數量和被引頻次可以代表文章質量和內容的影響力,這兩個因素逐漸成為軍隊院??萍计诳挠绊懸蜃?,影響因子量化數據越大,說明期刊的學術影響力越大。軍醫大學、解放軍理工大學、海軍指揮學院、國防科技大學、軍事交通學院等高校的辦刊數量并不多,以半月刊、月刊、季刊、雙月刊為主,但季刊和雙月刊的發行頻率最集中,發行速度較慢。
從這一層面來講,軍隊科技期刊的傳播受限,學術依托力量相對不足,直接導致學生、學者的稿件來源匱乏,研究成果轉化的實效性受到影響,高水平稿件數量不夠,學術參考價值不大,選題不突出,結構不明晰,內容不新穎,學術影響力低。
同時,一些軍隊院??萍计诳荒芡怀鲛k刊特點,學科品牌不明顯,難以吸引更多讀者,尤其是一些重點院校的專欄設置,缺失適當傾斜的約稿,再加上SCI的不斷沖擊,重點院校的優秀論文外流,軍隊院??萍计诳?、學報要想突破發展瓶頸,就必須提升學術影響力,加大刊物宣傳力度,找準自己的辦刊特色,從而吸引更多讀者。
(三)編輯隊伍專業化程度不高
當前,軍隊院校科技期刊編輯的學科素養和專業化程度不高。期刊平臺的編輯不能僅僅熟悉軍事各個領域的基本情況,還應針對某一學科具有較為深入的研究和了解,才能體現出期刊編輯的專業性,突出期刊專欄的學術性。
但是根據調查研究,目前部分編輯不了解行業最新動態,在某一學科具有專業、專長的人員數量少之又少,缺乏學術判斷力,需要依靠外聯專家、學術大家的審稿才能鑒別學術價值等級。同時,編輯隊伍缺乏穩定性,受到考評機制、培訓機制、體制編制的影響,編輯的流動性較大,核心編輯力量仍以現役軍人為主,在新時期軍改完成之后,文職編輯的比例出現變化,新舊制度轉換期間人員調動換崗現象頻發。
此外,在軍改背景下,期刊業務壓力加大,更加注重辦刊資質和質量,學科逐漸優化,軍隊院校內部進行合并重組和等級調整,教研保障中心作為教輔管理機構,下設新聞文化室、圖書館、教學檔案室等部門,院校期刊編輯部作為下屬機構,必須完善期刊編輯管理模式,調整組織架構,科學編配人員,才能適應改革發展新趨勢,突破現實瓶頸。
(四)讀者對象難定位影響期刊方向
軍改啟動以來,軍隊院??萍计诳恢碧幱趧討B性調整階段[2]。一些期刊平臺在辦刊定位方面存在偏差,一些學術期刊將平臺上的核心期刊作為建設發展的“風向標”,這樣的辦刊理念固然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根據,但是不應將核心期刊作為最終辦刊目的,而是要在保住核心的基礎上,突出欄目特色,彰顯學科特色,傳播專業特色,不能一味追求“核心發表”,放棄部分受眾群。
和地方性高校不同,軍隊院??萍计诳瘧珳拾盐掌诳喿x群體,突出辦刊理念、軍事文化思想,以培養高素質軍事人才為宗旨,確定發展方向,認清自己的地位。期刊出版文章要對讀者有借鑒意義,但是當前大多數軍隊院??萍计诳茧y以做到,內容逐漸呈現同質化趨勢,不能針對性地細致區分服務目標,盲目追求高標準,“千刊一面”的行業發展現狀難以吸引讀者的眼球,欄目設置基本雷同,甚至出現稿源的惡性競爭,作者一稿多投現象頻發,學科專業指導功能難以凸顯出來。
二、軍隊院??萍计诳l展的具體對策
(一)加強研究探討,確立期刊的長遠發展規劃
要想突破軍隊院??萍计诳l展瓶頸,首先就要確定辦刊目標和辦刊宗旨,加強研究探討,確立期刊的長遠發展規劃,突出行業定位。
高等院校學報是學術理論、教學成果的集散地,是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軍隊院校科技期刊應圍繞新時期改革目標,以軍隊院校規模為主體,按照對戰斗力的貢獻值來確定高校期刊的發展方向。換言之,就是軍隊院校科技期刊發展定位應該與高校辦學定位相適應,圍繞學科建設,將人才培養作為辦刊的首要目的[3]。
這與軍事期刊的學術性標準并不矛盾。一方面,軍事院校所設專業大多數與作戰相關,服務部隊與辦刊思想、學術建設之間存在緊密聯系,因此期刊發表應該追求學術水準,在學術研究和文化傳承方面應該形成共識;另一方面,辦刊目標不能僅僅止步于核心期刊發表數量的提高,不必刻意追求影響力,而是要以獲得讀者認可為辦刊宗旨,加強研究探討,緊緊抓住院校建設發展綱領,明確發展的主次問題,強化學科建設,開展橫向科研合作,使教學工作和科研工作都能為培養人才服務,確定期刊發展方向,最終獲得良好的口碑。
(二)積極開拓稿源,穩定來稿量并吸引優質稿源
首先,軍隊院??萍计诳瘧撚嗅槍π缘丶s稿和組稿,積極開拓稿源。聘請軍內外、國內外、高校內外的知名專家、學者、教授進行專項寫稿,吸引優質稿源,有針對性地撰寫特約文章,提高期刊質量,引導辦刊的專業發展方向,邀請軍校學科領軍人物,突出期刊學術定位。
其次,期刊要注重選題策劃,選擇理論創新性的特色題目,注重院校內外博碩士新理念和有思想、專業性強、行業預見性強的社會人員,積極吸引創新性強的期刊文章。在軍隊熱點、軍隊現代化建設、軍事難點、軍事斗爭準備、強軍目標戰略的實現等方面進行深入挖掘和解讀,創新研究新理論、新觀點,緊跟學科發展前沿,努力提高期刊的質量和品位。積極撰寫具有理論性、爭鳴性、層次性、辨誤性和反思性的文章,優化期刊內容,從而引進優質稿源。
最后,應理性看待不同的稿源。在“面向部隊”的基礎上,強化“服務部隊”的宗旨,不僅要注重期刊的影響力和學術性,還應反映出部隊的真實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提高稿件的實際應用價值。應提高初審編輯能力,初審是期刊稿件處理的第一環節,良好的初審制度可以提高稿件質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擴大部隊院校期刊影響力。應加強初審,嚴格審查稿件內容的科學性和嚴謹性,突出軍事領域的專業性和創新性,杜絕人情稿、抄襲稿,降低劣質稿的發表數量,提高科研學術水平和院校期刊知名度。軍事研究創新領域的稿件可以交由專家審閱,如果出現稿件分歧,可以進行二審,期刊平臺應該與作者保持有效溝通,便于后續改正和完善,從而降低退稿率。此外,還應提高編校水平,嚴格落實“三審三校制”,確保期刊編排規范、表述正確、內容精煉、版式得體,增強期刊的可閱性、可視性、可讀性和可借鑒性。
(三)打造科技學術期刊的品牌和特色,提高期刊展示度
軍事期刊在所有期刊中具有獨特性,同時也具備“共性屬性”[4]。期刊要想突出辦刊特色,提高市場占有率,增強學術性和提高借鑒價值,就必須建立自己的品牌,提升行業影響力。因此應高度重視期刊傳播能力,以信息化、學術延展性為主要抓手,拓寬傳播渠道,增強信息傳播的倍增效應。尤其是在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使《自然》《科學》等頂尖學術雜志增加網絡刊載印本量,創新傳播路徑,依托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搶發、快發。
因此,解放軍理工大學、海軍指揮學院、國防科技大學、軍事交通學院等高校的軍事科技期刊也應充分利用互聯網的便利,充分利用軍事訓練綜合網,加強硬件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期刊網站功能,提高數據庫更新頻率,從內容生產、信息傳播、全程服務等方面,走出軍隊期刊發展滯后的現實困境,促進辦公網絡化、期刊共享時代化的發展。
期刊管理者和技術人員應融合新媒體技術,促進文章跨平臺傳播,提高全流程數字化改造速度,對文章引用、下載內容及格式進行擴充,提供PDF全文閱讀、英漢閱讀、HTML全文閱讀等多種模式,提高刊物稿件的被引率和下載率。配備專業人員定期維護網絡系統,通過大數據算法,有針對性地為讀者提供信息推送服務,根據辦刊定位和傳播目標,立體化呈現推送內容,比如手機短信、期刊APP、期刊官網、微信公眾號、微博賬號等,還應該在線下舉辦學術講座,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對內容進行全方位的傳播,更新信息流通形式,最終形成期刊的品牌和特色,提高期刊展示度。
(四)培育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編輯出版隊伍,不斷提高期刊質量
針對編輯素質不高、專業化程度不夠的現實問題,軍隊院??萍计诳瘧嘤ㄔO一支高素質的編輯團隊,在編輯業務、學術發展研究、校審方面不斷進取,開拓創新,提供發展新思維。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軍隊黨的建設……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時代革命軍人”。軍事期刊的發表也應該立足于全新的軍人能力素質要求,開辟新路徑,練就過硬的編輯本領,不斷提高期刊質量。因此應該提高編輯隊伍的業務水平,熟悉掌握編輯知識,熟練操作工作程序,對選題、組稿、審閱、修改、裝幀、版式、校對、出版、宣傳等流程進行統一規范,確定工作標準,增加編輯的文字功底,筑牢語言基礎,在確保行業領域專業性和學術性的基礎上,理順文章層次,確保稿件結構的合理性,豐富其知識體系,保證論證充分,內容詳略得當,結構清晰且完整,并且還要具有文稿修飾能力,彌補疏漏。
同時,軍隊院??萍计诳€應積極組織各種繼續教育活動,比如編輯業務培訓班,了解最新編輯標準和規范,鼓勵編輯和審校人員參加職業技術考試,在實踐中提升編審能力,提高實作水平,從政治意義、軍事意義、學術意義、出版傳播影響力這四個層面,校對文章中的論點、論據、材料、方法、結構、層次、結論等,從而增強稿件的寫作規范性、可讀性和可借鑒性,最終提高期刊質量。
(五)大力開展內外合作,建立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
軍事院校期刊的數量多,而且形態各異,涉及軍事、政治、裝備、文藝、文化生活、經濟、科技等方面[5]。因此為了滿足軍事工作需要,促進軍事現代化建設,就必須開拓大格局,實施“走出去”戰略,大力開展內外合作,加強與期刊所屬機關、軍內外期刊管理部門、科研院所、軍事部隊、期刊行業協會之間的溝通。軍事院校期刊必須在上級單位的指導和引領下,定期匯報辦刊工作,也可以從上級部門特邀作者來開設專欄,加強期刊的政治理論指導,及時獲取權威指示,促進合法辦刊,熟悉辦刊相關法律法規,為期刊發展奠定指導基礎。
軍事院校期刊的讀者較為集中,因此,對期刊編輯的形式、內容、質量等方面存在極高的要求,專業性較強,但是從現實性因素來講,不能要求每一個軍隊期刊的編輯、創作人員都是頂尖專家,因此應通過引進“外援”、尋求“外腦”的方式,聘請科研機構和協會的專家作為期刊編委和顧問,整體把握稿件質量,增強期刊專欄的權威性和學術性。期刊之間應相互借鑒,互通有無,交流辦刊經驗,關注行業發展動態,擴大刊物在軍內外的影響力,促進行業良性競爭。加強與高等院校的合作,積極引進專業人才,拓展辦刊人才的吸納渠道,增加基礎素質高、軍事視野廣闊、軍政素質過硬的人才基數,為期刊注入新活力。
三、結語
當前軍隊院??萍计诳媾R著發展瓶頸。對此,期刊應加強研究探討,確定長遠發展規劃,在學術研究和文化傳承方面形成共識;積極開拓稿源,穩定來稿量并吸引優質稿源;打造期刊的品牌和特色,提高期刊展示度;培育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的編輯出版隊伍,不斷提高期刊質量;大力開展內外合作,建立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
參考文獻:
[1] 貢樹基,馬廣駿,李新偉,等.關于提升軍隊醫學期刊學術質量的幾點思考[J].白求恩醫學雜志,2019(06):71-72.
[2] 李睿旻.在強軍新形勢下軍隊期刊青年編輯的職業素養提升[C].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2019年學術年會,2019:278-280,312.
[3] 劉靜,常春喜,彭思雨.《國防科技》期刊文獻計量分析對打造一流軍事學科技期刊的啟示[J].國防科技,2020(04):132-136.
[4] 張維,冷懷明.基于融合出版的科技期刊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信息傳播探索——以《第三軍醫大學學報》實踐工作為例[J].編輯學報,2020(05):99-102.
[5] 唐慧.科技期刊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以《石河子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為例[J].編輯學報,2019(04):96-99.
作者簡介:高明霞(1985—),女,山東青州人,碩士,編輯,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編輯出版。
劉彥茹(1997—),女,安徽合肥人,本科,助理編輯,研究方向:編輯出版。
吳竹穎(1996—),女,湖南邵陽人,本科,助理編輯,研究方向:編輯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