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麗萍 沈雪琴 費月華
摘要:總結一例乳頭二度內陷的產婦個案情況,分析乳頭內陷孕產婦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及其效果觀察。方法 選取我科室一例典型乳頭二度內陷孕產婦,通過產前手法牽拉,產后手法牽拉、吸奶器吸引療法、護奶罩、正確的銜接和哺乳姿勢等護理干預措施,使得產婦在產后10天成功實施純母乳喂養。
關鍵詞:乳頭內陷;產婦;母乳喂養;護理
乳頭內陷即乳頭未凸出乳暈平面,呈現為乳頭低平或回縮狀態,且乳頭頸部不明顯,表現為分裂狀。數據統計結果顯示,女性乳頭內陷發生率為1%~2%,并且以雙側內陷為主,不同患者內陷程度表現出一定差異,乳頭內陷不僅影響到乳房外形的美觀性,引發乳頭感染、異味等問題,還會嚴重影響到嬰兒哺乳,對母乳喂養執行影響極大[1]。乳頭內陷深淺不一,可分為三度,一度為乳頭部分內陷,乳頭頸部存在,可以被輕易擠出,擠出后乳頭大小與正常人相似。二度為乳頭完全陷于乳暈之中,不易被拉出,但擠出后乳頭略小于正常人。三度乳頭完全凹陷于乳暈之下極難被擠出,乳腺導管縮短[2]。臨床上對乳頭內陷的處理方法有很多,現將我科一例乳頭二度內陷孕產婦,通過護理干預措施使得產后10天母乳喂養成功,從產前到產后成功實施母乳喂養的過程及方法分析總結如下。
1.資料
孕婦陳某某,28歲,診斷:G3P1孕39周頭位待產、妊娠期糖尿病,于時間2021-01-02步行入院待產,查體雙側乳頭二度內陷,自訴影響美觀,曾因乳頭內陷引起自卑,從不去公共場所沐浴。自述3年前平產1女嬰,因乳頭內陷哺乳困難,僅嘗試哺乳時間1個星期,此次生產后,表示將直接放棄母乳喂養。入院當天對產婦進行心理疏導,教會孕婦手法牽拉的方法;推薦該孕婦購買能夠選擇負壓大小的多檔位電動吸奶器。平產后60分鐘進行早接觸、早吸吮;飲食上鼓勵少食多餐,多吃些高蛋白,富含纖維、維生素的食物,多飲水[3];堅持手法牽拉,再輔助吸奶器吸引兩側乳頭,產后第1天,在手法牽拉、吸奶器吸引療法輔以護奶罩成功行母乳喂養1次;產后3天,產婦能上述措施行下自主進行哺乳;產婦于2021-01-06出院,繼續囑咐其每天堅持手法牽拉、吸引器吸引療法,并佩戴護奶罩后自主進行哺乳;出院后一周產后電話回訪產婦能在手法牽拉后實施全母乳喂養,只出現了輕度乳頭皸裂,并未發生乳腺炎等情況;產后42天復查產婦能不在任何干預措施下實施純母乳喂養,并表示將繼續母乳喂養至寶寶二周歲及以上。
2.方法
2.1早接觸、早吸吮
母嬰早接觸、早吸吮是指產婦分娩嬰兒后,在斷臍半小時內裸體放置于母體胸前,使母嬰皮膚接觸,同時幫助嬰兒吸吮產婦乳頭。新生兒出生后在30 min內吸吮母親乳頭時,能促進乳汁的分泌,提高產婦母乳喂養的信心[4]。另外,早期吸吮動作會使新生兒形成記憶清晰反射,便于以后吸吮。
2.2手法牽引
①乳頭伸展法:將兩拇指平行放在乳頭兩側,慢慢由乳頭向兩側拉開,反復多次,牽拉乳暈皮膚及皮下組織,使乳頭向外側突出,然后將兩拇指平行放置在乳頭上下兩側,使乳頭向上下縱向拉開。每次做10分鐘,每天重復做3次[5]。②乳頭牽拉法:用1只手的拇指、中指和食指捏住乳頭向外牽拉,每次10—20下,每次10分鐘,每天重復做3次。
2.3吸奶器吸引療法
使用吸奶器前囑產婦充分暴露乳房,用40~50°熱毛巾敷蓋整個乳房,持續5min,然后C行手法托起一側乳房,用吸乳器的護罩中央對準乳頭, 用手固定,按on/off 鍵開啟,從1檔開始,逐漸增加負壓,旋轉鈕選擇舒適的檔位,使產婦能感覺到的最合適,不疼痛的,又能較快吸出乳汁的負壓[6]。電動吸奶器不但幫助產婦提早給嬰兒喂奶,減輕因脹奶而引起的疼痛,糾正乳頭扁平和凹陷。
2.4護奶罩
將護奶罩洗凈,放置在媽媽乳頭上,再通過護奶罩讓新生兒吸吮媽媽乳頭,根據吸吮的效果牽拉產婦的乳頭,等到乳頭形成后可將護奶罩停用,另外護奶罩為硅膠材料便于乳頭上形成防護層,將乳頭疼痛感、腫脹發生率緩解與降低[7]。
2.5正確的含接姿勢
哺乳時母親先用乳頭觸及嬰兒嘴的周圍,使嬰兒建立覓食反射。當嬰兒的嘴張到足夠大時,將乳頭和大部分乳暈含接在嬰兒嘴中。有效吸吮的表現,嘴張的很大、下唇向外翻、舌頭呈勺狀環繞乳暈、面頰鼓起呈圓形、能聽到吞咽。采用手指模擬含接法,讓產婦感受嬰兒吸吮動作。
3.討論
3.1通過此個案分析啟示我們,作為醫護人員,對于一度及部分二度乳頭內陷的產婦,必須要提供相應的技術指導,手把手教會產婦手法牽拉,告知手法牽拉的方法、目的,吸奶器吸引療法的方法、注意事項,如何正確地佩戴護奶罩、正確的銜接和哺乳姿勢等護理措施,盡可能幫助產婦實施母乳喂養,減輕孕產婦家庭及社會的負擔。
3.2對孕產婦進行心理疏導,使產婦樹立矯正內陷乳頭的信心,解除顧慮,可以改善乳頭內陷的現狀,促進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養的成功率[8]。2018年WTO首次發布的母乳喂養咨詢指南第6條推薦:除了幫助建立母親的技能、能力和信心外,母乳咨詢還應預測和解決母乳喂養方面的困難和嚴重挑戰[9]。這更加啟示我們除了母乳喂養的相關專業知識,不能忽視母親的具體情況和感受,除了給以相關專業指導外還應給以母親情感支持,以幫助建立其自信心,尤其對于一些社會支持差,情緒低落的母親。
4.小結
接受良好的喂養方式是每個嬰幼兒享有的基本權利,也是促進社會公平的一項重要措施。母乳喂養是公認的嬰幼兒最佳喂養方式,該方式不但能保證嬰幼兒營養供給需求,還可增強嬰幼兒免疫力,促進嬰兒口腔的發育,增進母嬰感情,預防成年后代謝性疾病,促進母體康復,減輕家庭及社會的經濟負擔,因此應該得到大力推廣。對于乳頭內陷的產婦,不能輕易放棄母乳喂養,醫護人員應向產婦及家屬進行母乳喂養知識的宣傳,盡可能提供技術指導,更不能忽視產婦的心理變化。
參考文獻:
[1]于倩,李偉.乳頭內陷的治療進展[J].組織工程與重建外科雜志,2016,12(3):206-208
[2]程浩,付蘇,欒杰.乳頭內陷治療方法的研究進展[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2018,7(29):399-401
[3]張 帆.自我效能增強護理干預對乳頭凹陷產婦乳頭異常矯正及母乳喂養的影響[J].全科護理,2020,18
作者簡介:姚麗萍:女,本科,護師
通訊作者:沈雪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