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婉貞
摘要:美術教學改革使得教學中的一些問題逐漸暴露出來,特別是重臨摹、輕創作,導致學生模仿能力強,但在主題繪畫中“敗下陣來”。如何指導學生主題創作,實現學生創作潛能與熱情的激發是美術教學改革必須深入探討的問題。本文主要就美術主題教學進行探討,明確美術主題教學策略,以實現學生獨立創新的主題繪畫創作。
關鍵詞:主題繪畫;創造力;培養;策略
小學美術教學中主題式教學面臨的最大教學難題是學生缺乏創作的熱情與探究思考的能力,更喜歡在教師的指引下或者在美術作品的參考下繪畫,這更多的是臨摹,而不是創作。解決主題式美術教學“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的問題,必須著手學生創作熱情的激發和創作能力的提升,這要求在美術教學中必須多管齊下,多措并舉。
一、欣賞作品、啟發思維、積累經驗
小學生美術創作能力的培養是循序漸進的,在主題式美術教學中也從最基礎且最簡單的作品欣賞入手,讓學生對主題式美術學習與創作充滿信心,在美術作品的欣賞中實現思維的啟發與經驗的積累。讓學生在欣賞作品時能實現新舊知識的串聯,邊欣賞邊思考,在原有的畫作基礎上大膽想象、嘗試改編等,學生在欣賞佳作時也能認識到自身思考的不足[1],關注點的狹隘等,使得其樹立正確的創作認知和導向,基于獨立創作的學習動機,發揮主觀能動性,實現欣賞到臨摹到創作的轉變。佳作的欣賞可以多幅作品一起欣賞,美術課本上的作品、各學科插圖、互聯網上搜索到的畫作資源等都可以拿來使用,例如組織學生欣賞《清明上河圖》,讓學生思考畫家是如何描繪各種市井場景的,再結合語文課本上《望廬山瀑布》、《獨坐敬亭山》等畫作,思考古代名畫所倡導的意境,學生可以在把握繪畫主題大框架的基礎上靈活調整、自由創作。
二、精選主題,激發熱情、驅動創作
在小學美術主題式教學中,教師也要善于精選主題,從學生熟悉的事物或者場景入手,提煉繪畫主題,激發學生主題式創作的熱情。主題式繪畫教學中主題的合理選取是至關重要的,教師要善于剖析教材,基于教學大綱和學生的興趣、愛好等選擇繪畫主題,既可以是貼近生活,也可以是自由暢想,確保主題式繪畫訓練貼近學生實際,帶動學生繪畫中主體能動性的發揮。恰到好處的主題選擇能吸引學生關注繪畫,沉醉于主題式繪畫創作中,而學生投入到繪畫的氛圍中,其主題式繪畫學習更富實效,打造高效的美術主題式教學課堂。例如以“海洋世界”為主題引導小學生進行主題式繪畫創作[2],海洋對于多數小學生來說并不陌生,無論是去海邊旅行的經歷還是海底世界觀看的經歷,無論是從動畫上看到的場景還是書本上描繪的場景等,都能觸發其主題創作的熱情,對于海洋,他們不陌生且充滿著探索欲,也希望借助繪畫去描繪自己心目中的海洋世界。教師為了增強教學實效,也可以在課堂上展示鯊魚、海豚、貝殼、珊瑚等各種海洋生物形象,讓學生自由想象與創作,取得理想的教學預期。
三、創設氛圍、優化環境、自由表達
在主題式美術教學中,教師也應該鼓勵學生課堂探討,而前提是營造自由探討的教學氛圍。創作的本質是創新,而創新孕育于探討中,打造趣味性強、探究色彩濃厚的小學美術課堂,既能很好地滿足學生的探討欲望[3],也讓小學生在熱烈的課堂探討中交流、思考,美術課堂寓教于樂,更富實效,也能為主題式繪畫創作做準備。例如可以就“我們的地球”為主題,引導小學生探討思考:你心中的地球是什么樣的。有的說是綠色的,因為有著蓬勃的生命力;有的學生說是藍色的,因為有著遼闊的海洋;還有的學生說是多彩的,因為有五顏六色的生命體組成;也有的學生說是灰色的,因為嚴重的大氣污染等。讓小學生基于探討結果,發散思維,自由創作,輕松達成主題教學目標。
四、關注實踐、走出課堂、無限可能
在小學美術主題式教學中也應課堂教學與實踐探索結合起來,讓小學生走出課堂,去操場上尋找創作的靈感、去公園里探索春的奧秘、去田野里找尋秋的蹤跡,更在競賽中、在公益活動中進行主題式的美術創作體驗,帶給他們不一樣的創作滿足感。如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讓小學生參與吉祥物設計、主題玩偶形象設計等[4],讓小學生的美術主題式創作直接轉變為美術成品、藝術品等,實現想象力到實踐成果的轉化,其教學效果更理想。在主題式美術教學中教師應善于利用這些設計活動,增強教學實效。
五、結束語
對于小學美術主題式繪畫教學來說,教師要做教學的“有心人”,積極探索美術主題式教學的新思路和新模式等,讓學生自由探討、主動創作,實現其主題式繪畫創作能力的培養,也帶動其創新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東方少年雜志社“我為祖國加油”主題繪畫征稿選登[J].東方少年·閱讀與作文,2020(09):66.
[2]池玉蘭.開展繪畫主題多角度 讓小學美術課堂出彩[J].學苑教育,2020(21):88.
[3]楊龍. 如何在美術主題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興趣[A]. 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教育理論研究(第六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1.
[4]陳晗.多元主題繪畫視域下的美術課堂構建[J].學苑教育,2019(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