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淦之
摘要: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對于廉政意識有過著重的強調,馬克思主義倡導人們要對廉政思想進行不斷的探索與實踐,發掘廉政思想的內涵與底蘊。我國在發展廉政思想時應當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貫徹落實馬克思主義的倡導,保證整個社會具有較強的廉政思想。本文將隨馬克思主義的廉政思想的內容、含義與價值進行分析。
關鍵詞:馬克思;廉政思想;廉政建設
一、馬克思的廉政建設思想解讀
馬克思在總結人類社會尤其是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同各種腐敗現象作斗爭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反對腐敗加強廉政建設的重要思想,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生產資料私有制、國家及其官僚制度是滋長腐敗的根源
腐敗是一個歷史范疇,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在生產力極端低下的原始社會,沒有出現剩余產品,也沒有腐敗現象。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進入了私有制社會,“公務人員”利用職務侵吞了公共財產,埋下了腐敗的“種子”,隨著私有制的發展,腐敗現象日益嚴重,演化為世界范圍內久治不愈的“毒瘤”。特別是國家產生以后,當權者利用手中的權力千方百計牟取私利,助長了腐敗現象的發展。對此,馬克思指出:“中央集權的國家政權連同遍布各地機關”,“它不但變成了巨額國債和苛捐重稅的溫床,不但由于擁有令人傾心的官職、金錢和權勢而變成統治階級中各不相讓的黨派和冒險家們彼此爭奪的對象,而且,它的政治性質也隨著社會經濟的變化而同時改變。”在資本主義社會,“表面上高高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國家政權,實際上正是這個社會最丑惡的東西,正是這個社會一切腐敗事物的溫床。”由此可見,生產資料私有制、國家及其官僚制度是腐敗產生的溫床,是腐敗的根源所在。
2.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建立無產階級自己的國家政權
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社會是一個生產資料私有、極少數剝削者壓迫和剝削絕大多數勞動者的不合理的社會,這一性質產生的制度決定了它本身就會侵吞公眾財產。在這種背景下,鏟除腐敗現象的根本途徑就是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建立無產階級自己的國家政權。對此,馬克思對巴黎公社建立提出警告說:“工人階級不能簡單地掌握現成的國家機器,并運用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工人階級應該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建立自己的政權。那么,無產階級自己的國家政權是何樣子呢?在總結巴黎公社經驗的基礎上,馬克思認為,無產階級自己的國家政權就是“公社”,是“一個不但取代階級統治的君主制形式、而且取代階級統治本身的共和國。公社正是這個共和國的毫不含糊的形式。”只要讀過《法蘭西內戰》的人都知道,巴黎政權建立在公有制基礎之上,人民掌握了政治權利又掌握了物質和精神力量,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這樣,腐敗溫床鏟除并無處藏身。
3.防止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由“人民公仆”變成“社會主人”
“社會公仆”由馬克思最早提出。在《法蘭西內戰》初稿中,馬克思認為對全社會“負有消滅一切階級統治使命的無產階級,才能夠粉碎階級統治的工具——國家,也就是集中化的組織起來的竊居社會主人地位而不是充當社會公仆的政府權力。”這里,馬克思第一次使用了“社會公仆”的概念。后來,為了防止“主人”與“公仆”關系顛倒,于1891年,恩格斯為使德國黨不再犯機會主義錯誤,決定再版馬克思的名著《法蘭西內戰》,并為該書寫了一篇“導言”,文中堅持并進一步地闡述了馬克思的基本觀點。他說:“以往國家的特征是什么呢?社會起初用簡單分工的辦法為自己建立了一些特殊的機關來保護自己的共同利益。但是后來,這些機關,而其中主要是國家政權,為了追求自己的特殊利益,從社會的公仆變成了社會主人。”為了解決“變質”問題,恩格斯有一段有名的論斷:“為了防止國家和國家機關由社會公仆變為社會主人——這種現象在至今所有國家中都是不可避免的——公社采取了兩個正確方法。第一,它把行政、司法和國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職位交由普選選出的人擔任,而且規定選舉者可以隨時撤換被選者。第二,它對所有公職人員,不論職務高低,都只付給跟其他工人同樣的工資。公社所曾付過的最高薪金是六千法郎……也能可靠地防止人們去追求升官發財了。”[6]恩格斯這段論述,是從防止“公仆”變“主人”的角度進行闡述的。他肯定、發展了馬克思的“公仆”理論,不僅具有理論意義,而且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馬克思廉政思想對當今廉政建設的現實意義
馬克思在總結巴黎公社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關于廉政建設的思想。這些思想,是馬克思廉政建設思想的重要原則性理論。公社的成功實踐,給我們加強廉政建設指明了方向。這些廉政思想,成為指導我們在新時期不斷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理論來源,對我們搞好新時期反腐倡廉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1.加強黨風廉政思想教育,打造一個不想腐的環境人之初,性本善,人的發展變化,與其生活接觸的環境息息相關。廉潔文化是我們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中國古代的廉潔之士能夠克己復禮、潔身自好,正是因為他們深受中國傳統廉潔文化的洗禮和熏陶。反觀當今,不少黨員領導干部,忘記了入黨誓言的神圣職責,忽視了工作紀律、生活紀律和廉潔紀律,墮落為一個腐敗分子。這些“老虎”“蒼蠅”嚴重損害了黨的形象,被我們黨嚴厲整治。黨中央歷來重視黨員領導干部的思想建設,從思想上在黨員隊伍中厚植廉潔思想,培育廉潔意識,扎實提高廣大黨員的思想道德修養,讓每一個黨員都能樹立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的品德,從源頭上打造一個不想腐的環境。
2.加強民主選舉和民眾監督,打造一個不敢腐的環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民主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之一,它是人類社會的美好訴求。我們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實質和核心是人民當家作主。它既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也是創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國家正常的發展離不開人民民主,加強民主選舉,增加選舉的透明度,是激發被選舉者清廉、民服務的重要機制。人民大眾通過提名,將那些忠誠、干凈、廉潔且能夠真正為民謀利益的人選進政府機構,從而保證國家政權能夠真正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對于那么貪腐份子,堅決予以打擊和罷免,從制度上打造一個不敢腐的環境。
參考文獻:
[1]向洪,陳新明.馬克思廉政思想的理論意蘊及其當代價值[J].學理論,2016(4):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