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東


摘要:新時代的勞動教育已經突顯了它的重要地位,學校要開設獨立勞動教育課程的同時,也必須充分整合每個學科知識及課程資源,在各個學科知識中充分融合勞動教育。如能把勞動教育與學科知識更好地融合,有助于學生在原有的學科知識體系中,搭建與勞動教育相關聯的新知識框架;有利于學科知識在勞動教育中的滲透和跨學科知識內容的整合;有益于學生理論實踐的結合,并對學科知識有宏觀認知。本文結合“嶺南花果蔬”專題課程的實踐和思考,去探索勞動教育與學科知識的巧妙融合。
關鍵詞:勞動教育;學科知識融合;嶺南花果蔬;
勞動教育是一項培養勞動、生產、技術和勞動素養方面的教育。勞動教育有四大主要任務: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點、端正的勞動態度、良好的勞動習慣、勞動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其中勞動觀點勞動態度與勞動習慣是和德育課程緊密關聯,而第四點則是基于各學科的課程內容提煉出與勞動相關的知識與技能。
為了更好地推動探索勞動教育與學科知識融合,我校于2019學年開始深入分析“兼善教育”學校品牌與“五育并舉”育人要求的整合點,決定全面推進嶺南木棉樹下“兼善園”種植基地勞動實踐活動,將勞動教育作為學校“兼善教育”品牌特色教育來打造。以校園小農田勞動實踐基地建設為中心,開展走近“嶺南花果蔬”專題勞動教育系列活動。
一、切實開展勞動教育主題實踐課
1.校本課程設置作支柱保障
我們南陽里小學校園有100多平方蔬果小農田種植基地,統稱為“兼善園”。我校每周安排一節勞動教育課程,保證勞動教育落到實處。綜合實踐(勞動)學科組首先在學期初就專門制定了課程的授課內容,并認真落實《廣州市勞動教育實施綱要》,定期對勞動教育的教案、計劃進行檢查,開展勞動教育課,實現校內校外相結合。
2.校本課程實踐活動作日常練兵
我校師生在“兼善園”小農田科學實踐基地開展種植具有嶺南時令蔬菜、嶺南水果和嶺南花卉等植物,例如:石榴、番石榴、黃皮、桑葚、沙田柚、草莓、百香果、葡萄、檸檬、荔枝、水蜜桃、龍眼、人參果、三華李、百合、菊花、竹節海棠等等。同學們通過動手種植,“兼善園”內綠意蔥蘢,瓜果飄香。師生共同動手感受勞動最光榮,體驗勞動的快樂。讓每一位南陽學子走進嶺南文化、走進廣府文化、走進兼善校園文化,從而更好地參與勞動實踐,增長勞動知識和技能。
二、探索開發勞動教育融合課例新模式
學校高度重視勞動教育與學科知識融合的課例研究和開發。綜合實踐教研組以“提高學生勞動意識,養成愛勞動的習慣”為專題;以促進綜合實踐活動(勞動)專任教師的成長,提升勞動教育的質量為導向;以“嶺南花果蔬”為中心帶出勞動教育系列課例進行研究探討。教研課例精彩紛呈,能巧妙地與各個學科的知識融合一起。
1.課例一是《認識嶺南鮮花學習插花藝術》的勞動實踐課。此課選題緊貼“嶺南”主題,素材豐富,學習插花技能實踐環節充實,成果豐富,學生的作品有創意,參與度高,既鍛煉了勞動技能也培養了審美能力。恰逢三八婦女節,插花藝術的學習增添了節日的氣氛,促進了感恩教育的開展。
2.課例二以“嶺南花果蔬”為中心的系列課程中的《剪貼畫——水果大聚餐》。本節課以勞動教育滲透美術藝術教育元素為最大的亮點。在老師的活躍的課堂氣氛引導下,同學們能以嶺南水果作為剪裁的形狀參照,以小組合作形式用剪刀創作出色彩繽紛的水果圖形后進行“聚”與“散”擺拼,形成具有藝術氣質的五彩繽紛的剪貼畫。讓聽課的老師們嘆為觀止,掌聲不斷。這節課既提高了他們的藝術修養。也鍛煉了學生們的動手能力,
3.課例三是《認識嶺南佳果》。這節課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學生課前對嶺南佳果的資料收集非常全面深入。以故事收集、視頻講解、實地考察等多種形式進行出彩的匯報,課堂氣氛由學生匯報嶺南佳果到品嘗嶺南佳果層層推進直到課堂的高潮,學生從視覺、觸覺、味覺上對嶺南佳果得到全方位的認識,突破重難點 ,提升了語文素養。
4.課例四是一節精彩紛呈的《走進奇妙繽紛的紐扣世界》的成果展示課。孩子的多才多藝,生與生、師與生互動氣氛令人嘆為觀止。把嶺南佳果和蔬菜與紐扣的靈魂藝術巧妙結合,真是在場老師大開眼界,回味無窮。
三、結語
總之,在探索勞動教育與學科知識融合過程中可以發現,每一環節的課程活動都可以鏈接到不同學科的不同知識結構。通過“嶺南花果蔬”主題勞動課程的學習,我們的學生將會收獲如下知識體系:從整體到具體,再從局部到全部,課程內容環環相扣,學科知識層層鋪開,“嶺南花果蔬”課程形成閉環,勞動教育完美銜接。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健體、、以勞育美,要充分發揮勞動教育的綜合育人價值,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索勞動教育與學科知識融合的有機統一,建立勞動教育與學科知識融合的新生態。
參考文獻:
[1]趙楓.把好學科課程滲透勞動教育的“度”[J].基礎教育課程,2021(11):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