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振南
摘要:自2014年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一口號以來,創新創業教育便成為了高職教育改革的重要趨勢。特別是在這些年,隨著高職畢業生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加,創新創業教育在高職教育中的地位愈發凸顯。基于此,本文以創新創業為背景,就高職院校管理學的改革路徑進行了詳細探討,以期能夠給廣大教師同仁提供一些借鑒參考,共同為高職管理學的現代化改革和發展貢獻力量。
關鍵詞:創新創業;高職;管理學;改革路徑
創新是民族發展之魂,創業是國家富強之路。對于高職管理學教學而言,如何有效落實創新創業教育已經成為廣大教師亟待思考的問題。對此,教育部指出,廣大職業院校要積極圍繞創新創業教育,做好專業課程教學體系、育人模式的改革工作,以此來保證人才培養效果。對此,高職管理學也要立足職業教育發展形勢和學生的就業需求,將創新創業教育當作著力點,切實做好本專業教學設計、教學模式的改革工作,從而在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同時,讓學生能夠學得更多,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一、創新創業教育在高職管理學中的滲透價值
(一)保證教學效果
眾所周知,高職教育的本質目標就是培養與社會發展和崗位需求相匹配的高精尖、復合型以及綜合型人才。這也說明,管理學專業應當立足市場對于專業管理人員的數量與質量需求,做好針對性的改革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學實效。而面對當前創新創業浪潮迭起的背景,管理學教師必須要立足雙創教育要求,做好教學設計、教學模式等方面的革新工作,以此來為學生創設更多實踐創新、處理問題的契機,為他們專業能力的培養提供長效助力。
(二)緩解就業壓力
結合現實情況來看,在高職教育不斷擴招的背景下,高職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也在不斷增加。為了進一步改變他們競爭力較低問題,緩解他們就業難的問題,國家和教育部也相繼頒布了多項關于創新創業方面的措施,進一步強調了雙創教育推行的必要性,以此來為學生的良好就業提供方向指引。就高職管理學教育而言,受社會行業發展情況以及學生基礎能力等多方因素影響,管理學畢業生的壓力普遍較大。而在雙創教育的支持下,管理學的教學形式與內涵也得到了極大程度的擴充,能夠讓學生更加全面和深刻地了解到管理行業以及崗位的發展形勢,推動其思維的進一步開發和創新,為他們提供更多自主創新、自主創業的靈感。所以,雙創教育的滲透能夠給高職管理學專業學生提供更為優質的教育契機,使他們能夠時刻保持先進的思想和動力,在未來更好地就業與發展。
(三)助力學生發展
在雙創教育當中,創新教育作為創業教育的重要前提,屬于雙創教育的核心內容。其主要指的是對學生思維潛力以及思維能力的培養與開發。因此,在創新創業教育的支持下,高職管理學教育將會更多地以創新思維、實踐能力、知識分析以及知識探究等模塊來展開,以此來推動學生創新意識以及創業思維的有序化培養,使他們能夠更好地利用管理專業知識進行操作創新和創業實踐,而這不管是對于他們管理學專業知識學習有效性的提高來說,還是對于他們未來的學習、就業和發展來說都將大有裨益。
二、基于創新創業的高職管理學改革路徑分析
(一)抓好定位,助力雙創教育
客觀地說,在職業教育體系當中,只有做好人才培養定位工作,才能更好地保證教學實效。當前,很多人在看待創新創業時都持有錯誤的觀點,他們狹義地認為創新創業教育是一種培養創業家的教育,其實不然。我們都知道,在新的市場形勢下,每一個學生甚至每一個社會人都需要具備良好的雙創能力。因此,創新創業教育針對的不僅僅是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更是一種以創新意識、創業思維為核心的教育模式。不管是哪一個行業、哪一個領域里的人才都需要有著良好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與時俱進。所以,高職管理學教師一定要正視創新創業教育的意義與內涵,明白其對于學生就業發展、教育改革創新以及國家繁榮復興的促進效能。在此基礎上,將其合理地滲入到專業教學中來,改變以往依托通識課程推進雙創教育的兩層皮現象,打造一個協同化的管理學雙創教育育人體系,以此來進一步提高專業教學實效,為企業以及社會培養出更多雙創人才,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多方共贏。
(二)加強實踐,培養雙創能力
在高職管理學教育當中,若想保證教學實效的話,教師不但要重視理論知識點的傳授,而且更要做實踐教育環節,這也是職業教育育人效果的重要保障。然而,結合管理學教學實情來看,重理輕實的現象依然存在,這也直接阻礙了雙創教育的落實。對此,為了進一步提高雙創教育人才產出,專業教師務必要做好實踐教學環節的強化工作。具體來說,教師要積極牽線對接企業,與他們搭建工學結合等形式的合作關系,以此來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崗位實踐契機,使他們能夠更好地將所學的管理學和雙創教育知識實踐出來。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做好雙創平臺的構建工作,以平臺為助力來深化學生的實踐認知、雙創政策認知,提升他們對于管理學雙創教育的理解度,從而讓他們能夠從中找到學習樂趣,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求職。此外,教師還要聯合企業、社會等多方力量來開辦一些針對管理學的創新創業大賽,在此基礎上,將競賽活動和管理學考核評價、證書考取以及崗位就業等進行聯系融合,進一步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而對于那些優秀的作品項目,學校應當為其提供一些孵化政策方面的支持,以此來推動學生雙創能力的有序化培養。
(三)優化方法,提升雙創意識
1.依托案例教學,深化雙創認知
以案例教學為渠道來推進管理學雙創教育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舉措,一方面其能夠增添管理學教學趣味性,讓學生能夠樂學、知學和好學,另一方面其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參照助力其更好地思考探究和實踐創新,這對于他們雙創意識的發展是很有幫助的。而在教學實踐中,為了推進雙創教育,教師可依據學生的課程學習所需以及實際情況,在講述相關知識點時,引入一些真實的管理學案例,然后在此基礎上指引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對案例進行思考探討,以此來使他們能夠從中獲得更多雙創方面的啟發并在后續的管理崗位中付諸實踐。與此同時,倘若時機成熟,教師也可積極牽線一些成功人士來對學生進行管理學以及雙創方面的教育指導,讓學生能夠了解他們的管理經歷、創業歷程,從中獲得雙創意識的提升。
2.引入模擬演練,推動雙創探究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將模擬演練引入到課堂當中,為學生提供一個組織計劃、控制領導的實踐契機,這不但能夠進一步深化學生的管理學認知,而且還能為他們的專業實踐、專業創新等能力的發展奠基可謂是一舉多得。例如,教師可將ERP模擬演練引入到課堂當中,指引學生選擇相應的企業角色,在此基礎上,完成諸如銷售、管理、采購以及研發等任務。該教學模式的滲透不但能夠深化學生的學習體驗,而且還能夠使他們親身體會到企業管理以及經營的整個過程,為他們思維、協作、創新以及實踐等能力的發展奠基。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此過程中,也要將項目或者任務教學引入其中,指引學生以合作的方式來制定、實施ERP創新創業計劃,讓雙創教育能夠在管理學課堂中落地生根。
(四)多措并舉,促進雙創實踐
諸多教育實踐證明,雙創教育的落實是需要多方渠道來支撐的,只有這樣才能構建雙創教育的閉環,實現專業教學和雙創教育的雙管齊下,進一步提高專業育人實效。所以,管理學教師有必要積極開辟多樣化的雙創教育滲透渠道,首先,教師有必要做好拓展班的搭建工作,以此來滿足管理學專業學生對于雙創教育學習的需求。例如,教師可依據管理學課程特點以及學生未來的崗位工作,積極牽線一些專家或游戲企業人士,開設“人力資源管理”“營銷管理創新”以及“創業與管理”等多種專業化的課程拓展班,讓學生能夠汲取更多與管理學相關的雙創知識點,為他們進一步開展雙創實踐,創造更多有利條件。其次,教師要積極推進“雙創社團”的搭建工作,例如,可結合專業學生的興趣愛好、實踐能力等方面的實情,組建“管理學創客社團”,指引社團成員積極開展公司管理模擬、管理問題探討等活動。以此來助力學生專業實踐以及雙創實踐能力的提升。
(五)強化師資,保證雙創落實
諸多教育實踐證明,教師素養的高低是職業教育效果的重要影響因素。所以,為了進一步推動雙創教育的落實,高職院校有必要圍繞管理學的課程教育特點,積極搭建一個具有雙師性質的師資團隊。具體來說,首先,院校要積極牽線管理學專業教師、輔導員以及職能部門同事,一起組建一個針對于雙創教育的專業化指導團隊,為學生雙創能力的提升以及雙創教育的課堂滲透提供方法指引。其次,院校應當積極牽線一些管理學方面專家或者社會企業,與他們一同為管理學教師提供更多在職培訓、在職代課的契機,以此來強化他們的雙創教育認知,進一步優化管理學的師資實力。再者,院校有必要圍繞雙創教育的落實,做好關于管理學教學管理方面的工作,積極通過聽課、賽課等針對性的雙創教育滲透質量監督活動來激起教師的雙創教育推進動力。通過以上舉措來搭建一個全員聯動、部門統籌以及系統專業雙創教育保障機制,讓管理學雙創教育的推進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總之,在新時期,圍繞創新創業教育做好關于高職管理專業教學的改革工作有著諸多現實意義。廣大高職院校以及管理學教師有必要正視該教育的價值意義,結合本專業課程特點以及學生在就業發展方面的需求,不斷運用新的教育思路和方法去打造管理學雙創教育新常態,從而在保證提高管理學教學有效性的同時,為學生雙創能力的培養以及更好地就業與發展做好奠基工作。
參考文獻:
[1]余國華,胡青青,萬麗娟.創新創業教育融入《管理學》課程教學的探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9,39(08):128-129.
[2]程苗.創新創業視角下管理學課程的優化研究[J].教育觀察,2018,7(19):71-73.
[3]張琪.創新創業視域下管理學教學的改革與創新[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17):186-187.
[4]劉世明,陳惠紅.基于創新創業教育的管理學通識課教學改革[J].陰山學刊(自然科學版),2018,32(01):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