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成思
作為一名高中語文老師,我們感到無比的榮幸,也感到肩上的壓力。如何在當前愈演愈烈的語文應試教學中生存下來?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問題。有時候真的感覺是那么的無奈、那么的失落。語文啊,語文,你到底是什么?到底要如何教?到底要吸去我多少的肝腦和骨髓?我們是語文教學路途上的流浪者,背上行囊,一路行去,只為尋求語文教學的真諦,渴求當困惑、失落的迷霧散去,朝陽照徹寰宇的一刻。可我們的虔誠,可我們的執(zhí)著能夠行走到那云水之間嗎?語文就是字音字形嗎?語文就是讀讀寫寫嗎?語文就是說說記記嗎?語文就是為他人作嫁衣裳嗎?……靈魂深處一個聲音告訴我,語文,鑄就學生的精神生命,提升學生的文化品格,引領學生的靈魂前行,讓學生的內(nèi)在生命不斷成長……
閱讀,精讀也好,泛讀也罷,都是讓我們在與高尚的靈魂對話中不斷成長,思想不斷豐盈和敞亮:閱讀,擺渡我們的靈魂。
在遠古文明草創(chuàng)時代,一本書都不可得,我們的先祖是靠著怎樣的精神和毅力完成了文明文化的創(chuàng)立?是憑著怎樣的智慧和悲憫情懷點燃了人類慧命延續(xù)的明燈?我們都不得而知,但是只要有這盞燈在,人類就不會迷失自己前進的方向,每一個個體的人,就不會在萬古長夜中踽踽獨行,因為,這永恒之光終會將我們擺渡到智慧幸福的彼岸。
有時候想,作為高中語文教師的我們不就像一個個虔誠的艄公嗎?通過閱讀,并指導學生閱讀,無論是精讀還是泛讀,在萬古長夜中尋得那一點光明,然后用它點燃眾多莘莘學子靈魂中的智慧火把,將他們從蒙昧的此岸擺渡到靈魂澄明的彼岸。
精讀,最好要聲情并茂,而朗誦教學是最佳的語文教學選擇之一。
在北師禮堂聆聽了著名語文教育專家韓軍講的一節(jié)語文課《大堰河——我的保姆》,深為震撼,韓軍老師用他那帶有磁性的嗓音,滿懷深摯感情,朗誦(背誦)課文,感動了在場了每一個師生,不少人淚眼婆娑,沉浸在作者與朗誦者共同營造的優(yōu)美意境之中,靈魂也在不斷升華。
教師的范讀具有極強的引領作用。正如韓軍所說,一個語文老師靠的是他的基本功,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動情美讀能力,一下子就能抓住學生的心,把學生深深引入炫美的語文境界之中。
例如,我在講《大堰河——我的保姆》時,也進行了配樂朗誦設計:
配樂《遙遠的思念》,教師示范朗誦。深沉動情的語調(diào)將學生帶入詩的意境去。深情朗誦,使學生感受深沉的意境。
注意朗讀時要講究節(jié)奏,強調(diào)按意義單位劃分這首詩的句子節(jié)奏,并學習有感情的朗讀。
學生投入地聆聽老師的動情朗誦,體會詩歌的韻律節(jié)奏,調(diào)動聯(lián)想和想象,進入詩歌的意境中去,與作者展開心靈的對話。有的學生在聽老師的朗誦中,流下感動的熱淚。我想,這就為他們積極學習動情朗誦,深入體會感受詩歌的深沉感情,深化閱讀,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學生,在老師的影響下,敞開心扉,深情朗誦,那是一幅動人的圖畫,也是靈魂共鳴的樂章。朗誦,讓精讀入耳,入心,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漢語是抑揚頓挫的音樂性語言,朗誦教學應該是精讀中的“神來”之筆。
精讀,泛讀,都是閱讀的方式方法,前者重在一門深入,領略文章的微言大義;后者重在廣泛涉獵,拓展文化視野。
朱熹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而我們不讓學生了解閱讀孔仲尼的學說思想,也就只能讓學生的靈魂迷失在萬古長夜之中了。可見,閱讀,就是引領學生和人類最優(yōu)秀的思想家、文學家等展開精神的對話,而使自己的思想之樹不斷成長,開花結果,使自己靈魂的鴿子愈飛愈遠,直至飛躍人生之海,抵達智慧幸福的彼岸。
指導學生精讀和泛讀,關鍵的第一步,應對閱讀有一個整體的思考和規(guī)劃。
學生的興趣如何?怎樣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興趣?
學生的思想生命中缺乏什么?應該補充什么?怎樣補充?
學生的情感觸發(fā)點是什么?應該怎樣觸發(fā)?
學生的世界觀最近發(fā)展區(qū)是什么?應該怎樣拓展?
學生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學生應該了解思考的是什么?
……
上述所列問題,沒有解決,只是空泛地談論精讀與泛讀的技巧方法,只能是舍本逐末,緣木求魚。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一旦吸引住了學生的興趣點、興奮點,不斷發(fā)現(xiàn)并激發(fā)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生長點,學生自會尋找相關書籍進行精讀或泛讀。在語文教學中的某些時候,我會感到特別欣慰和幸福,因為我會不經(jīng)意地發(fā)現(xiàn)學生課桌上多了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閱讀的成果——一本論語、兩冊宋詞、莊子選讀、古文觀止、周國平散文、四大名著、哲理散文、名人傳記、甚至佛禪著作等等。只有學生心向往之,才有可能以精誠之心潛心閱讀之,收獲之。
精讀,入神處,口誦心惟,筆墨揮灑,酣暢淋漓。
泛讀,至美處,枕上廁上,手舞足蹈,神魂顛倒。
要指導學生的精讀和泛讀,老師首先要深入閱讀之中尋求真正的文化之光明,用我們一輩子的閱讀和發(fā)現(xiàn),去為學生指明一條閱讀之路,擺渡莘莘學子的靈魂,也擺渡我們自己的靈魂。我想,只有觸及靈魂的閱讀,才是真正的閱讀,才是最美的閱讀,才是最有意義的閱讀,畢竟這個時代真的太需要靈魂的擺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