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峰
摘要: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工作需要得到高度重視,并采取有效的治理辦法和措施,解決當前的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問題,從而改善人們的生活和居住環境。從目前農村發展狀況來看,農民的環保意識薄弱,缺乏對治理工作的重視,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美麗鄉村的建設,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帶來了不良影響。本文對鄉村振興背景下的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模式進行了探索,希望可以推動農村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模式
與城市相比,農村具有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環境污染日益嚴重,人們對資源的破壞和浪費也在逐漸增加,所以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已經迫在眉睫。隨著十九大的召開,農村、農民問題受到了廣泛關注,只有解決了“三農”問題,才能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實施。農村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資源,要注意保護和治理,否則會失去這些寶貴的財富,農村的生態環境也會日益嚴峻。
一、加強宣傳教育工作,提高農民的治理意識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生態環境治理辦法的有效落實需要從農民的治理意識入手,使其成為環境保護和治理工作實施的重要成員,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讓生態環境保護觀念可以深入人心,從而有良好的環保和治理意識。
為此,有關部門要加強宣傳和教育工作,調動人們治理生態環境的積極性,并不斷維護農民的切身利益。在開展教育工作時,村干部要做好帶頭作用,通過自身示范使宣傳工作逐步落實到位,為教育的全面開展奠定了基礎。
人民群眾是實施治理措施的主體,只有他們樹立了正確的環保觀念,才能讓各項制度政策得以逐步落實。為了保障治理工作的有序進行,不僅要宣傳教育到位,還要保證信息公開透明,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制定合理的解決辦法,以此來達到宣傳和治理的目的。在對鄉村振興和農村生態環境治理進行宣傳時,要注意宣傳形式的多樣化,利用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吸引人們的注意力,提高對農村振興和生態環境治理的認識,讓農民自主加入到環境保護和治理行列中來。
二、優化產業結構,振興生態農業
鄉村振興戰略計劃的實施,需要依托產業結構的調整,使其得到不斷提升改造,積極發展生態農業,為生態環境治理提供有利條件。通過這一舉措的實施,不僅提高了治理質量,還能滿足農民的就業需求,推動了經濟水平的全面發展。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治理,要從源頭入手,如果問題產生以后再去解決,難以達到理想的整治效果,振興的目的也就無法實現。
根據調查發現,現如今農村中的生態環境問題,大部分都是由于產業結構不合理造成的,所以要大力發展生態農業,逐漸優化產業結構。這就需要相關部門給予充分的指導,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技術指導,同時還要加大資金支持,把生態農業和旅游業相結合,促進農村地區的經濟增長。
產業結構的優化,生態農業的建立和發展,可以為農民提供良好的居住和生活環境,有利于宜居鄉村的建設,實現了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的雙重發展。有些農村地區還在以傳統的畜牧業為主,這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而通過產業機構的調整,可以有效解決這類污染問題。
三、通過專項治理,改善生態環境
關于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工作,需要從多方面入手,通過專項整治模式解決一些遺留問題,同時還需要得到政府部門的支持,聯合相關部門組織具有針對性的治理活動,以這樣的方式進行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可以使農村環境得到很好的改善。
專項整治工作通常情況下是為了解決一些重大的環境污染問題,在應對燃燒散煤供熱的問題上,國家已經采取了相應的對策,實施了煤改氣或者煤改電的整治措施,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成果,讓人們有了良好的生活環境。
由此可見,這些問題一直是政府比較關注的問題,并受到了廣泛重視,通過在京津冀地區進行煤改電和煤改氣專項整治工作,實現了大氣重污染的有效防治。長期以來大部分農村地區都是以燃燒煤來取暖,這些散煤的質量參差不齊,如果直接把污染物排放到空氣中,就成為了重要的污染源,造成了極大的污染危害,也是冬季最大的污染源。而通過專項整治工作的開展,消除了農村使用散煤而帶來的污染,是解決壞境污染的重要舉措。
四、結語
總之,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是進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通過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可以改善當地的環境,為建設美麗新農村奠定了良好的環境基礎。鄉村振興背景下要抓住這一發展機遇,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配套政策,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不斷推進我國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工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吳爾.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困境與破解路徑研究——基于社會變遷的分析視角[J].安徽農業科學,2020,48(05):259-262+275.
[2]溫暖.多元共治:鄉村振興背景下的農村生態環境治理[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38(03):115-120.
[3]許菡芬.鄉村振興視域下農村生態環境網絡協同治理——評《農村生態環境保護》[J].熱帶作物學報,2021,42(02):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