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勇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生活的觀念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跑步、打球、騎行、打太極拳、滑雪等體育運動項目越來越多的進入到人們的生活和娛樂之中,人們體育消費支出隨之增高,如今人民健康消費的支出正呈逐年上升趨勢。隨著政府部門“健康中國”的戰略推進,各種資本紛紛涌入體育行業,中國已悄然進入大眾體育消費時代。本文對當前中國市場上體育經濟消費的現狀進行分析,總結出制約我國大眾體育經濟發展的相關因素,提出提高中國大眾體育經濟消費水平的幾點建議,以期為同行提供參考。
關鍵詞:大眾體育? 經濟消費? 體育產業? 對策
自從中國開始推行全民健身項目后,人民的體育意識和健康意識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促進了體育行業的快速發展,同時中國人民體育消費開始呈現出迅猛增長趨勢,伴隨著社會發展和奧運效應的影響,運動熱潮正席卷全國。尤其是自2014年政府部門《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出臺后,更是點燃了蓄力已久的民間資本體育投資熱情。如今大眾體育消費成為支撐體育產業發展的重要保障,其內容也從單一的體育設備和服飾消費向健身場館、健康營養、專業健身等多方面拓展,催生出了許多個性化 、智能化的體育服務行業,促進了體育事業的進步,然而由于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大眾體育經濟的發展還存在著相當大的阻力制約。如今中國大眾體育經濟事業還需要進一步發展及改革。
一、國內大眾體育產業存在的問題
(一) 大眾體育產業發展水平較低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經濟消費水平不斷提高,然而我國現在依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建設階段,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國民產業重視建設“經濟基礎”而不是“上層建筑”,當前中國家庭正處于從溫飽型向小康型的過渡,因此我國社會經濟水平對于體育消費行業的發展有著明顯的制約,雖然當前中國體育文化經濟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但是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體育消費建設依然處于落后的狀態,想要趕超發達國家體育經濟建設水平,還需付出相當大的努力。
(二)大眾體育產業結構不合理
從當前市場大眾體育的產業構成來看,體育產業結構構成不合理,這主要是由于當前中國人民的體育消費結構的不合理造成的,由于人民的經濟水平不高和體育觀念不高的制約,人民體育消費傾向于低端的體育產品,消費結構多為便宜耐用的基礎產品,如運動服裝、鞋襪等等,導致了體育產業結構單一。健康的體育產業結構應該是以體育服務消費業為主,體育制造業為輔,而我國體育制造業卻占了體育消費產業的80%以上,這種不足體現在我國高水平體育服務業建設不足上面,例如體育設施建設不足、健身房建設不足等,體育服務業的建設缺口進一步影響了體育經濟消費的發展進程。
(三)大眾消費觀念落后
由于中國人民體育消費觀念不高和中國人民消費水平的影響,人民消費多以便宜且耐用的基礎體育產品為主,導致高科技體育產品推廣難度大,市面上低劣體育產品和假冒偽劣體育產品屢見不鮮。大眾不重視體育產品的價值直接導致了體育產業難以轉型,當下大眾對于體育消費產品的認識觀念不高成為制約大眾體育消費發展的重要因素,改變民眾傳統的消費觀念成為體育消費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四)大眾體育產業區域發展不平衡
由于中國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均衡,導致中國不同城市的消費水平和消費觀念差距大。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以及城市與農村之間的經濟發展程度和思想建設天差地別。一些經濟不發達城市的體育經濟建設處于剛起步的階段,而許多農村則連基本的體育公共設施建設都不健全,當今發達城市的居民是大眾體育經濟消費的主力軍,然而這只占中國居民人口的極小部分,對于大眾體育經濟的全面推廣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五)體育市場監管制度不完善
體育行業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規范化的市場監督管理制度來保障,但當前我國政府部門對于體育消費行業的投入有限,體育行業市場監管制度不完善,沒有形成配套的市場管理體系。就當前體育市場的布局來看,體育消費市場產業布局混亂、產品供需失衡、市場管理監督不到位、體育設施標準不統一、執行人員素質不高都制約著體育行業市場經濟的發展。
(六)體育市場專業人才缺乏
當前我國體育人口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我國的體育人口(指一周運動3次以上,每次時間不低于30分鐘的人)只占到總人口的34%,而發達國家的體育人口則達到了54%,同時我國體育專業的高等人才占比就更少了,中國高等院校院校接受系統性體育知識的學生人數只占到全國受教育人口的5-10%,中國專業型體育人才資源的缺乏也是我國高科技體育領域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
二、國內大眾體育經濟消費產業的發展對策
(一)精細劃分體育消費市場,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求
由于我國不同地區居民的消費水平差距大以及消費觀念和消費需求的不同,我國體育經濟消費市場應該對消費者進行細致層次劃分,按照消費水平、不同地區、年齡層次、不同職業、消費觀念對消費者進行劃分,以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者對于體育用品的需求,例如對于一線城市具有高消費觀念的居民,要注重開發專業化、科技化、綜合化的體育服務項目,例如高爾夫項目、汽車越野、跳傘運動等等。
而對于農村和一些經濟不發達的地區,則要更多的考慮居民消費能力,推廣實用性和價格低的體育消費項目,例如體育服裝和體育基礎用具等等。分層次的體育消費項目建設有利于滿足不同消費層次人民的需求,帶動高端運動產業的開發,起到發達地區先進帶頭作用,推動中國大眾體育市場的發展。
(二)加大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普及體育運動
當前中國城市居民的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較為完備,全民運動的普及率相對較高,而農村居民的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當前我們應該建設普及率高、實用性好的基礎體育設施建設,以優質的服務和低廉的價格吸引民眾參與。同時國家要提高校園和居民的體育設施建設,加大對于非盈利性質的體育基礎設施投入,以普及運動觀念,引發全民運動的熱潮。為大眾體育經濟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三)培養專業的體育人才
體育人才是體育產業發展的基礎保障,因此我國要加強對于體育人才的重視和培養,借鑒外國優秀的人才培育方法,提升我國的體育人口數量,大力推行體育文化教育,提升體育人才的自身文化水平和科學技術水平,為我國高技術體育經濟行業的發展提供支撐。同時加大對于體育行業的支持力度,大力發展體育企業,為市場創造更多的體育就業機會,保障體育行業人才的就業,促使更多熱愛體育行業的人,投身于體育事業的建設中。
(四)建立完善的市場監督管理制度
規范的市場監管制度有利于打破當前大眾體育經濟市場亂象,樹立健康有序的市場經營規范,對于體育經濟行業中的假冒偽劣產品進行嚴格打擊,對于商品質量的監管從體育用品生產源頭開始把控,保證出廠產品的質量,保護消費者的權益。同時對于市場進行監管防止出現惡意低價、竄貨等不良競爭現象,保護商家的利益,維護品牌的聲譽,保護體育經濟市場的健康發展。
相關管部門除了對于市場行使相應的監管責任,還要在根據國家政策,給企業以經濟和政策上的支持,鼓勵體育企業進行產品創新,減輕企業的經濟負擔,讓更多“高科技”、“高質量”的體育產品出現在人民生活中,拉近我國高科技體育用品與外國體育用品的差距,幫助運動核心裝備制造業實現發展,提高內部的有效供給,讓國內的高檔體育用具從依靠國外進口轉變為內部自銷,實現大眾體育經濟消費的快速發展。
(五)倡導城鄉居民的健康消費觀和體育消費理念
市場的發展需要消費者的認同和支持,當前我國城鄉居民的體育消費觀仍需改變,這就需要政府部門對于民眾思想觀念進行正確的引導,讓人民意識到體育運動是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以及高質量的體育用品對于打造高質量、舒適生活的重要性。打造城鄉居民健康消費觀,在培養民眾正確的體育消費觀念后,再鼓勵城鄉居民進行體育消費,在民眾切實體會到體育產品給生活帶來的好處后,大眾會自發參與到體育消費潮流中來。
(六)增加民眾體育運動時間,增加體育人口
在許多地區都存在著市民懶與運動缺乏運動積極性的情況,相關部門應該加以正確的引導,除了大力宣傳運動健康觀念,政府部門也有必要實施相應的措施,保障民眾的鍛煉時間,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對于學生的體育鍛煉培養,要求各級學校每日開展早操和課間操活動,從而幫助學生培養想好的體育鍛煉意識。當前還存在一些學校對于體育活動不重視的情況,國家應增加相應的監督,以教育人,加大學校體育教育力度,把體育鍛煉觀念根植于學生的思想中,強健學生體魄,增加體育人口,有效促進大眾體育事業的發展。
總結:
當前中國大眾體育經濟消費水平收到多方面的影響發展不高,不同區域之間存在著較大消費差距,與國外相比我國的體育經濟建設還比較落后。針對于此種情況,國家要提高對大眾體育經濟建設的重視,積極的改變大眾的體育消費觀念,落實大眾體育經濟發展政策,減少國內體育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象。同時培養更多的體育專業人才,為體育產業發展提供不源源不斷動力支持,以促進我國人民身體健康和體育經濟事業的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湖南石油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陳華強.分析大眾休閑健身與體育消費意識[J].體育風尚,2021(01):127-128.
[2]張文涵.我國大眾體育經濟消費現狀及策略探討[J].現代營銷(下旬刊),2020(12):118-119.
[3]宋曉燕.新時期大眾體育消費現狀調查研究[J].內江科技,2012,33(12):29+5.
[4]梁建,王鋒.我國體育消費的現狀分析[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31):567-568.
[5]徐和慶.論消費經濟視角中我國大眾體育的前景[J].福建體育科技,1991(03):6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