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衛星 王林峰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中醫藥事業也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其中連翹作為一種重要的中藥材,能夠發揮較多的藥材功能,同時種植和加工成本較低,逐漸成為了重要的中藥材。本文主要分析了連翹人工林的培育技術,首先闡述了連翹人工林種植前的準備,其次介紹了連翹人工林種植的過程,最后分析了連翹的后期養護,通過本文以期為連翹人工林種植項目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連翹人工林;培育;采收
一、栽植前準備
1.1造林地選擇
由于連翹的生長環境十分艱苦,造就了連翹耐寒、耐旱、耐高溫和土壤貧瘠的特點,對于連翹的生長環境可以不用過多的進行選擇,選擇大面積的人工林種植基地即可。連翹在日照強烈或者日照不充足的環境下都能夠很好的生長,但是對于生長的溫度,最好選擇在二十度左右,這樣能夠使得連翹更好吸收養分,實現更快的成長。總之,造林地的選擇應該掌握的原則就是,選擇光照較充足、排水條件較好,溫度在二十度左右的環境。
1.2苗木規格及栽植密度
對于連翹幼苗的選擇,應該首先考慮幼苗的健康,選擇生長快速且無病蟲害的連翹幼苗是最佳的選擇。連翹幼苗最好選擇高度超過五十厘米,直徑寬于半厘米的,這種幼苗的生長較為快速,能夠實現較快的生長。在種植幼苗是還應該保證幼苗之間的間隔在兩米之間,間隔不能夠過大,但是也不能夠過小,對于種植的間隔距離,也可以根據土壤的厚度和平整度進行調整。
1.3整地
在選擇上種植區域和幼苗后,就需要對種植基地的土壤進行平整,可以在春天和秋天進行種植,對于種植地的平整,應該進行耕地和平整土地,沿著土地的等高線進行平整,間距在四米左右,寬度在六十厘米左右,對于較為干旱的土地,可以進行少量的澆水,以便達到方便挖掘土地的效果。
二、栽植
2.1時間
連翹種植的時間一般選擇秋季,等到植物的落葉期完成后,并且土壤還沒有冰凍之前,進行幼苗的栽種。或者選擇春季土壤解凍后,按照一定的間隔距離進行栽植幼苗。
2.2方法
幼苗的栽種要選擇一定的方法,可以采取截干栽植或者平埋壓苗栽植的方法進行幼苗的種植。連翹的幼苗應該選擇合適的長度進行截取,截取的高度應該小于十厘米,種植好之后要對周圍的土壤進行壓實和整理,使得幼苗能夠更緊實的在土壤內部生長。幼苗的種植如果選擇平埋壓苗的方法,應該偏向于選擇較堅硬的土壤,并且土壤的厚度不能夠大于二十厘米,在種植的過程中,應該保證三分之二的幼苗都深入到土壤內部,使得幼苗能夠保持直立的狀態。幼苗在完成栽種后,應該用相應的塑料薄膜等覆蓋在土壤的表面,防止幼苗由于水分蒸發造成的枯萎。在栽種之后,還要及時的進行澆水,保證幼苗栽種之后的成活率。對于出現的枯萎的幼苗,要及時進行更換,保證幼苗能夠健康成長。
2.3幼林撫育
在連翹的幼苗成功栽種之后,還應該對幼苗進行保護,保證幼苗能夠健康的成長。應該在幼苗成長的季節,加上肥料并且進行除草工作,保證幼苗在成長過程中營養的充足,所使用的的肥料應該以氮磷鉀復合肥為主,肥料的用量應該在每平方米五百克左右,施肥的間隔天數大概在一周左右,施肥最主要的季節在每年的五月份左右。施肥之前應該在幼苗三十厘米出的土壤中挖掘一條溝帶,長度大概為三十厘米,深度在二十厘米左右,并且在施肥之后用土壤進行掩埋。每年的三月份在幼苗的葉子上進行肥料的噴灑,這時候施肥是為了保證葉子的生長,增強葉子的免疫力,從而抵御病蟲害的威脅,當遇到下雨天氣時,在雨過天晴后,需要對葉子進行及時的肥料補充噴灑。
三、栽后管理
3.1整形修剪
連翹在栽種之后應該進行修剪,修剪的時期可以定在生長期進行修剪,也可以選擇在休眠期進行修剪,修剪的環節包含除蘗和摘心。關于根蘗苗的修剪,可以選擇在任何時候修剪,并且通常適用于選擇截干方法進行幼苗栽種的連翹,可以選擇一個萌條用于生長,其他的都可以清除。春季主要是對連翹頂芽進行摘除,到了春季主要是對連翹的側枝進行清除,防止側枝占據了營養,進而影響了連翹主要植株的生長。
在連翹的休眠期,應該修剪的環節包括疏剪和平茬更新,關于這兩種修剪方式應該選擇在冬天或者早春時節。連翹髓心中空,且北方冬季寒冷漫長,因此,連翹休眠期修剪以早春樹體萌動前為好。修剪后,連翹很快萌動生長,有利于剪口愈合,減少體液散失。修剪方法為在基部剪除過密枝、交叉枝、平行枝、內向枝、徒長枝、病害枝等,對灌叢狀老化植株,分年度進行輪回平茬。
3.2有害生物防治
3.2.1病蟲害防治
連翹多為天然生長的,少數為人工培育的,就算是人工培育的連翹大多也都保留了自然生長的優勢,能夠抗擊極端惡劣天氣,同時還能夠較好的防止病蟲害的發生。連翹的病蟲害種類多為葉斑病,蝸牛和吉丁蟲造成的蟲害,關于病蟲害的防治可以選擇物理的方法進行去除。可以將生長過程中出現的多余枝干和樹葉進行修剪,防止繁雜的樹葉引來的病蟲害。對于生長較為密集的連翹植株,應該及時進行修剪,保持植株之間有效的間隔距離。對于連翹病蟲害的防治,很少采用噴灑農藥的方式,因為這樣不僅能夠造成連翹表面毒性的增加,而且還會減弱連翹本身的中藥性,降低連翹的使用價值,關于連翹的病蟲害防治多采用上述所提到的物理方法進行防治。
3.2.2寄生植物防治
連翹植株的寄生植物主要是菟絲子,對于菟絲子的防治首先可以采用連根拔除的方式,但是對于菟絲子較多的情況下,就需要采取化學的方式,能夠徹底去除菟絲子,減少寄生植物防治的成本。可以再土壤的三厘米深處進行中耕,在其萌發高峰期噴1.5%五氯酚鈉和2%撲草凈液,每隔25 d噴1次藥,共噴3次~4次,以殺死菟絲子幼苗。
【總結】
綜上所述,連翹作為一種重要的藥材,受到中醫藥行業的廣泛歡迎,但是由于連翹的采收難度較大,因此應該研究一種集中種植和人工林種植技術,以此保證連翹的采收。連翹人工林的種植應該進行充足的栽種前準備,在栽種過程中,應該選擇合適的幼苗和栽種方法,并且在栽種后期應該及時進行澆水和施肥,最后要及時進行采收,將連翹轉化為質量優質的中藥材。
【參考文獻】
[1]山西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山西樹木志[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1.
[2]王宏琳.連翹育苗管理技術[J].山西林業科技,2008(3):47-48.
[3]岳寶壽.連翹育苗與造林技術初探[J].山西林業科技,2014(2):45-46.
[4]石曉峰.菟絲子的發生及防治方法[J].陜西林業科技,2014(2):101-103.
韓城市芝源林場 715400;韓城市薛峰林場 7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