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晨
摘要: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視和加強德育成為當今社會的時代主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德育工作的內涵在不斷加深,外延在不斷擴大,因此德育的實施也應與時俱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也有利于養成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最終實現全面培養人才的目標。本文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結合德育理論和初中語文教學的特點,論述了初中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德育;滲透策略
現代教育體系在不斷發展,新的教育理念和思維層出不窮。語文作為初中階段的基礎課程之一,其地位不言而喻。語文知識十分豐富,不光有豐富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文化,還有其他思想性、情感性內容,德育知識就是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例如,語文課程當中的愛國主義精神詩詞、傳統文化詩歌等內容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思想情感,感受其中豐富的德育內涵,從而自覺樹立正確的三觀,學好語文知識的同時又能促進自身的全面均衡發展。由此,初中語文教師一定要在教學當中科學滲透德育,指導學生學好語文。
一、營造情境,滲透德育教育內容
初中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不足,導致在學習一些課程的時候,難以理解其中描繪的場景。這時,教師要恰當地創設教學情境,同時要適當地融合德育教育內容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例如,在《三峽》《與朱元思書》《答謝中書書》等課程的教學當中,我們可以發現這幾課的內容都有關于祖國山河風景的描寫,但是有的學生因為出門旅行的機會少的原因,對于一些風景的認識還不夠清晰。于是,教師便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在大屏幕上為學生播放大海的畫面,或者播放一些三峽風景、山水風景的視頻,讓學生觀看。學生在觀看當中無不感到大自然風景的壯美,紛紛陶醉在美麗的視頻當中。這時,教師要對學生講道:“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是十分壯美的,這些課程為我們描寫了許多的美景。美麗的景色在中國的土地上隨處可見,今后我們一定要熱愛大自然的美。”通過這樣一種教學活動,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基礎知識,又可以引導學生養成熱愛祖國山河的美好品質。
二、傳統文化教育,掀起國學熱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形成的一種價值理念、一種習俗、一種思想,隨著現代外來文化對于我國思想文化界的侵蝕, 一些學生片面認為外來文化是先進的。由此,必須要在語文教育當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以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知識占領學生的思想陣地,自覺發揚傳統文化。
而語文當中,漢字、古詩詞等內容都是中華文化的優秀載體之一,也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這時,教師便可以以傳統古詩詞、漢字這些內容為基礎,為學生講述漢字、古詩詞等內容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定要學好這些知識,傳承好漢語文化。
結合當前一些熱播的文化節目,如,《漢字聽寫大會》《朗讀者》《中華好詩詞》等節目為我們帶來了一股國學熱,人們紛紛開始思考經常使用的漢字會不會寫,在求學階段學到的詩句還記不記得,從而刮起了一股學習熱潮。教師可以借鑒這些節目的形式,開展課堂比賽活動,創新教學形式。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兩組,由教師進行提問,兩組學生進行搶答,搶答得分高的學生獲勝,教師給予相應的獎勵。學生對于這樣一種競賽、比賽形式的教學活動十分感興趣,教師可以就學過的詩歌、要背誦的經典段落、一些易錯漢字的寫法進行提問,鼓勵學生對傳統文化知識進行總結和回顧查找自己的弱勢,課下查漏補缺,從而提升語文成績。同時,教師還需要為學生講述漢字文化、古詩詞文化背后的故事,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三、寫作教學,討論熱點問題
在寫作教學中投入情感體驗與閱讀教學中的情感體驗截然不同,在閱讀教學中的情感主要是由作者的真情流露來帶動自己的情感,跟隨作者的感情線波瀾起伏、悲喜交加。
但是在寫作教學中應該采用審美的態度去體驗教師講授的內容,因為在寫作中融入情感體驗主要是以對象的方式呈現,只有讓學生全身心投入情感欣賞角色時,通過角色產生真切的審美能力,獲得審美能力就有源源不斷的情感流露。
在寫作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生活中的大事小情, 激發學生們對生活的熱愛,調動學生寫作積極性,培養他們善于觀察、勤于思考、主動探究的能力,從而能夠獲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例如,在寫作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熱點社會問題討論,如“在馬路上,有一名年歲過大的老奶奶摔倒了,路過的行人都有各自的反應和想法,讓學生們展示出不同的思想觀點”。通過創設教學情境,教師要求學生圍繞這個主題來進行寫作訓練, 從生活中去學會觀察發現問題,圍繞主題來展開一系列地討論, 并積極參與到學習之中,從自學中不斷積累、不斷總結、不但反思, 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寫作質量。在寫作的過程中,教師將德育教育滲透其中,教育學生們要學會尊老愛幼,在生活中幫助老人,以及幫助遇到困難的人,懂得關愛他人,樹立高尚的品德, 提高學生的修養。
四、結語
初中語文教學內容十分豐富,隨著新課程理念改革的逐漸推進,教師要結合德育教育創新理念,既傳授知識,又注重思想道德價值觀的輸出,以更為豐富的初中語文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實現健康全面進步。
參考文獻:
[1]. 劉菁. 以生活之壤 滋養德育之根——談初中語文課堂“價值觀塑造”策略 [J]. 文理導航(上旬),2021(03).
[2]. 胡奎平 . 著眼立德樹人,深耕學科特質——初中語文教學德育融合新路徑之探索 [J]. 語文教學與研究,2021(02).
(長春北師大附屬學校,吉林 長春 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