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是初中歷史課程學習主要方法,但目前部分初中生歷史閱讀質量效能仍不高,只強調量的堆疊,缺乏興趣引導,忽視策略應用,缺乏質的提升,因此必須轉變這種被動閱讀,本文結合歷史教學基本理論和筆者教學經驗,對初中生歷史閱讀質量與效能提升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歷史;歷史閱讀;提升策略
一、初中歷史閱讀層次與目標
初中歷史閱讀,筆者以為可以分3個層次:一是理解層次。這是最基本層次,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通過閱讀了解教材文本講什么;二是記憶層次。歷史學習背誦必不可少,既有應考的功利需要,也是為今后融會貫通做積累,學生應該熟練掌握重要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等關鍵信息;三是消化層次。學生在一定的史學知識積淀基礎上,能較為準確分析歷史事件發生的背景、原因和影響,繼而摸索出歷史前進過程中出現的規律性、客觀性東西,并培養起科學唯物史觀。
二、影響初中生閱讀質量效能的因素
當前初中歷史被動閱讀仍存在,質效不高,為應付考試,僅停留在簡單理解和機械記憶2個層次,甚至是死記硬背記憶1個層次,如筆者對所在地初一年段學生開展問卷調查(總共發放問卷400份,收回有效問卷400 份,下同),其中對“你對歷史課什么態度?”回答上,只有30%選擇喜歡,42%表示興趣一般,不喜歡占28%。
究其主要原因:一是身心特點影響閱讀質量,讀不進。初中生處于青春期,學習專注力不足,而歷史課更多是通過文字來傳遞知識點,需要靜下心來,不符合中學生閱讀習慣。而且初中生,特別是初一新生基礎相對較差,對歷史課較為陌生,閱讀有難度。此外,初中生成長在互聯網時代,過早過多接觸影視作品等,產生刻板印象,其中一些與史實不符,混淆試聽,讓學生不知所措,如有學生說,“我在電視上看到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了玉米等糧食作物,可老師說是明朝以后才有的,到底誰才是對的?”二是應試教學降低閱讀興趣,不想讀。在對“教師上課是否有趣?”回答上,只有20%覺得老師上課有趣,不少學生反映,“歷史課和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樣,讀背東西太多,有點麻煩。”“老師有時候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講得比較快,講得也乏味,自己感興趣的反而不講,久而久之就沒有興趣了。”
三、提升歷史閱讀質量效能的策略
一是改變“以本為本”單一授課模式。傳統歷史教學過度依賴課本教材,而教材本身以文字為主,解釋有限,不符合學生興趣,對此,教師一方面要對文本進行二次加工變得通俗易懂,幫助理解記憶;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搜集視聽資料,對知識點進行直觀感性呈現,甚至可以開辟“第二課堂”開展現場教學,如講解原始人類的生活生產特色時,就可以帶學生參觀博物館,通過沉浸式體驗來掌握知識。此外,可以根據學生掌握情況,推薦課外讀物,作為補充和深化,并安排固定時間讓學生交流分享讀書心得。
二是加強學生課堂問題思維訓練。傳統歷史課堂以教師單向度灌輸為主,強調學生聽和記,缺乏互動性,而筆者提倡問題教學,將知識點通過一系列問題設置提問給學生,或引導學生提出質疑,從而加深學生理解記憶,典型有比較法、假設法等。如講到“新航路開辟”概念時,提問“假如你是一個生活在15世紀中后期的中國商人,準備運一批貨物到地中海,如何選擇航線?”學生做題時就會設身處地去思考,進而理解為什么當原來航線受阻時不能放棄,而要另辟新航路等。問題教學要把握住2種常見情況:一種是學生有困惑不理解但囫圇吞棗,一種是學生自以為懂了實則一知半解。前者要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向老師提問,要求甚解;后者則要及時向學生提出問題,扭轉錯誤認識。
三是創新特色閱讀技法。閱讀作為歷史學習主要方法,教師應做一些有益于理解記憶的創新。一是學會做“三色”筆記。參照“紅綠燈”原則,讓學生根據知識點重要性,分類分級采用不同顏色來劃線、不同符號來標記,同時在上課時提醒做好關鍵的板書記錄,有助于課后回顧。二是實施積極的“人為聯想”策略。賦予那些本身毫無意義的信息一定意義,使閱讀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提高效果。如,“諧音聯想法”,筆者把“秦朝開鑿的靈渠溝通水系”概括為“長珠湘漓”(諧音為長珠相離即一串很長的珠兩端相離);又如,“形象聯想法”,把無意義的材料聯想成鮮明奇特的形象,形象越鮮明夸張越好,以唐朝行政制度為例,“三省六部”中三省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想象成一扇門下中間有本書為尚書。三是學會樹狀歸納和串聯。按照一定的脈絡(專題)進行樹狀歸納,分類細化,從而將碎片化的知識點串聯成一個完整系統。如對古代經濟的發展,可先將古代經濟領域分為農業、手工業、商業3部分;農業又細分為興修水利、農作物品種等方面,手工業按造船業、紡織業等不同行業劃分;商業從國內和海外貿易2層面來形成,再把各個朝代各個部門的不同表現串聯起來。
參考文獻:
[1]東方英才編著 :《好老師的10堂必修課》企業管理出版社2015年
[2]B.A.蘇霍姆林斯基著:《給老師的建議》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年
[3]林志超著:《教師藝術應對學生問題36記》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年
[4] 佐藤學著:《教師的挑戰——寧靜的課堂革命》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
[5]肖川:《成為有智慧的教師》岳麓出版社2012年
[6] 李炳亭著:《高效課堂22條》山東文藝出版社2010年
[7] 周彬著:《課堂密碼》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
[8] 張豐著:《從問題到建議》教育科學出版社 2013年
[9]于建福、萬福:《教育理念的轉變與更新》中國和平出版社2000年
浙江省紹興市第一初級中學教育集團 吳清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