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田徑運動作為各項運動項目的基礎,身體素質又是人在生活和運動過程中的基本保障。現在的大學生普遍喜歡有趣的、輕松的項目。田徑項目,尤其中長跑練習是學生最怕的。面對這樣的教學現狀,教師必須加強對教學策略的研究,創新教學活動形式,幫助學生消除畏難情緒,積極主動參與到日常訓練和趣味活動中,促進身體素質、耐力、抗挫折能力等的提高。
關鍵詞:大學生;中長跑;耐力訓練;教學策略
通過引入富有趣味性、競賽性的訓練形式,以及向學生滲透必要的理論知識,可以促進學生對中長跑運動項目的了解,提升學生參與訓練的主動性、積極性,課堂訓練氛圍活躍,收獲的訓練效果也會愈加。
一、巧妙引導學生,調動參與興趣
筆者在長期地教學中觀察中發現,學生存在中長跑耐力缺乏的情況,部分原因是對項目本身的訓練意義了解不夠,存在倦怠和恐懼心理。基于學生的學情,教師要想辦法引導學生,幫助疏導心理,提高學生參加中長跑鍛煉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們觀看明星訓練視頻,或邀請同校的學長學姐為同學們講講自己通過中長跑訓練收獲了健康的身體等等,讓學生意識到中長跑是最經濟、最實惠、最長久的健身項目。而且它不受場地、器材、時間、人數的限制。另外,耐力訓練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經過刺激一適應一提高一新刺激一再適應一再提高的反應過程,教師要引導學生從體驗中感受快樂,且同學們之間也可相互激勵,磨練其意志品質,促進學生漸漸由“怕”到“喜歡”,擁有主動參與意識,有的學生在活動中還相互交流經驗,這對于后期的強化訓練非常有益。
二、改變教學形式,活躍課堂氣氛
課堂教學過程中,若以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進行訓練活動的組織,讓學生圍著田徑場一圈一圈重復跑,學生的乏味感就會隨著圈數的增加而增加,厭跑的情緒就會越來越強烈。因此,必須改變教學形式,如穿插接力跑、折返跑、變速跑等活動形式,引發學生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大的參與動力。
課堂教學活動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筆者主要介紹接力跑、折返跑、變速跑三種教學形式,希望可促教學效率的提高。
(1)接力跑
在依據對學生實情的觀察,設置適宜的運動負荷和間歇時間,將學生進行分組,每組6人~8人為宜,組織進行200米接力賽,要求每個學生跑2個~3個200米,并在此過程中穿插休息環節。以接力跑的形式推進對學生的中長跑訓練,
具有其競爭性和趣味性,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氛圍下完成較大負荷的訓練練習,教學質量有所保障。
(2)折返跑
引入折返跑的教學形式,既可以合理利用操場活動區域,又可對學生的混氧能力、耐力進行訓練。根據學生的人數和場地的大小在操場上劃出若干個邊長為15米~20米的等邊三角形,組織學生進行定時折返跑,每次可以3分鐘為一輪跑動,每進行兩次可以允許學生稍作休息。如果操場周圍有看臺,教師還可創新活動形式,讓學生進行臺階折返跑,強化對學生力量的訓練。
(3)變速跑
變速跑也是發展學生耐力素質的有效方法,通常在對學生的課堂訓練中可以兩種形式組織進行:一是定距跑的形式,要求學生直道快跑、彎道慢跑,快跑的總距離控制在800米~1000米,符合大學生中長跑規定距離。二是以哨聲進行引領學生,短促哨聲表示要快速跑,長拖音哨聲表示要慢跑,兩種哨聲交替進行,讓學生在練習中也感受到調整呼吸的重要性。
三、加強理論主導,學生耐力提升
中長跑運動是一個需要速度和耐力的綜合性項目。而且考慮到大學生具有較好的理性思維,教師在中長跑運動項目教學中,也可適當穿插一些理論傳導,在教學中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形象地比喻,或具有啟發性的提示指引學生去了解中長跑理論知識。如學生在運動過程中應注意"岔氣、“極點”、“第二次呼吸”等內容,用理論知識去指引自己進行自我調節,科學訓練。同時,為鍛煉學生綜合能力,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來成為分享者,學生在課下利用互聯網主動搜索資料,強化對運動項目的了解,課上成為分享者,相互的傳授經驗和相互幫助,這樣的活動形式調動學生主體參與的主動意識,也有利于學生終身鍛煉意識的養成。
四、課內外相結合,提高運動負荷量
普通大學的體育課程安排是一周僅有一次,單憑上課時間來組織和引導學生進行中長跑訓練是不夠的,所以應采取課內練習與課外活動相結合的方法增多耐力跑的練習次數,如校園運動會,運動會上可以有800米、1000米接力跑項目,還可以有5000米的長跑項目,豐富活動內容,吸引學生參與。同時,學校也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社會實踐項目中,學生既帶著學習任務去實踐,也在此過程中磨煉體力、耐力。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中長跑運動項目在大學生體育教學中的引入符合學生學情和發展的需求,對學生身體素質的訓練極其有益。考慮到學生可能在練習初期對它了解膚淺產生害怕和厭練心理。基于此,教師要善于應用教學策略,如創新活動形式,以接力跑、折返跑等,同時運用語言藝術巧妙引導學生,加強體育鍛煉,使學生掌握中長跑運動項目要領,并養成鍛煉的習慣,促進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徐琴.簡析中長跑訓練中耐力素質影響因素及提升策略[J].運動,2019,000(002):14-14.
[2]楊洪杰,劉善云.大學生體力活動水平與功能動作,身體素質表現的相關研究[C]//第十一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2019.
[3]王磊.高校中長跑開展現狀及教學創新分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23).
保定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于忠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