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民 張卓婭
摘? 要:本文從新時期嶺南優秀文化的內涵與外延入手,詳細介紹了嶺南優秀文化對廣東高職院校思政課的意義與價值,并提出了嶺南優秀文化運用于高職院校思政課的路徑,力求為思政課提升教學質量,推動課程內容改革創新、走內涵發展之路做出有益的嘗試。
關鍵詞:嶺南文化;高職;思政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1)08-0-02
在新時期的思政課程中加入中國傳統文化,不僅可以傳承民族精粹、弘揚民族精神,同時可借助優秀文化的力量,達到文化育人的效果,熏陶和培養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學生,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優秀的嶺南文化是傳統文化中的佼佼者,將其地域優秀文化元素與新時期思政課程有機結合,深入挖掘嶺南優秀文化精髓,充分發揮其促進思想政治課程教育教學的作用,不僅可利用嶺南優秀文化深厚的底蘊有效補充與完善思想政治課程體系,也能借助思政課的載體進一步擴大高職院校學生對文化的認知與傳承,實現優秀文化與思政教育二者之間的優勢互補、相得益彰。
一、新時期嶺南優秀文化的內涵與外延
嶺南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傳承,而新時期的嶺南優秀文化不僅包含著富于開拓精神和精干的潮汕文化,也包含著以親情為紐帶注重人倫的客家文化。它既體現了強調傳統文化的廣府文化,也體現了兼容并包的深圳精神,更體現了港澳地區所特有的中西文化交匯[1]。因此,嶺南優秀文化既具有兼容并包、求實創新、務求實際的精神特質,也帶有敢為人先的精神與文化屬性,這也讓嶺南地區經過歷史的不斷洗禮,逐漸發展為思想策源之所、文化發源之地,可以作為廣東高職院校思政課程中重要的內容。
嶺南優秀文化存在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從歷史中汲取營養,又帶有著鮮活的現代社會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影響作用。而地處于嶺南地區的廣東高職院校,可以憑借著自身豐富的人文資源和優秀的文化特質,不斷將本土文化元素加入校本課程內容與教學中,這樣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能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發現文化內涵,經過教師的引導與啟發,讓他們能夠接觸具體的文化資源,震撼心靈,凈化靈魂。通過結合課外實地參觀、考察,使學生參與其中,有利于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2]。嶺南地區具有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很多近代史上重大事件的發源地和對歷史有著影響的偉人都與嶺南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將嶺南優秀文化運用于高職院校思政課,不僅能夠使思政課內容在新時期更加鮮活,也能使思想政治學習更深入到學生心中,讓學生通過實在可感的形象,提升思想境界。
二、嶺南優秀文化對高職院校思政課的意義與價值
第一,嶺南優秀文化有助于發掘思政課教育資源。思政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培養人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就曾指出,只有青年一代成長為國家棟梁,國家才會繁榮富強,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目標才能最終實現[3]。因此,在新時期的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中,首先要確立培養青年一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在這一基礎上,借助嶺南優秀文化,從發端于嶺南地區的中國近代革命思想,到孫中山等命先驅的艱苦革命實踐,他們勇敢地追求真理和正義,甚至為此獻出寶貴的生命,這充分體現了優秀文化對于青年一代成長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年來,國家對高職院校思政課日益重視,高職院校教師必須充分利用嶺南優秀文化資源發掘適合思政課教育教學需要的教育資源,這對他們的健康成長無疑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嶺南優秀文化有助于深入開展實踐教學。隨著新時期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針的確定,也為思政課成教學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與標準。其中,重要的方面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近些年來,思政課堂的教學模式始終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表現為過多地進行理論層面的講授,而不注重理論指導實踐的過程[4]。在教學方法上也普遍以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為主,高職思政課教材往往側重按照學科性來編寫,這樣可以體現其科學性,增強其說服力,但同時又不可避免地具有抽象性的特點,這可能也讓學生覺得枯燥,從而缺乏學習興趣,這樣就在無形中降低了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的實際效果。在思政課中有機融入嶺南優秀文化,可以借助具體的故事或者事件,讓學生更加直觀地認識和理解思政教育知識,也能夠通過真實歷史事件讓學生受到思想上的洗禮,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此外,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也可以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如視頻和直播等網絡傳播手段,擴充思政課堂學習渠道,也可以在網上通過耳濡目染的方式傳播和學習優秀文化,使思政課堂融入日常生活。
第三,嶺南優秀文化有助于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在新時期開展思政教育工作,要改變思政教師傳統的教學觀念,通過優化和創新教學方法,可讓思政課堂的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另外,在高職院校思政課程中融入嶺南優秀文化,也可以促使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可以通過擴展學習形式,從傳統文化中的詩歌、繪畫、經典小說等渠道,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提高教學效率。此外,由于學生是在主動建構知識,這就大大提高了學生內在學習的動力。學生會主動地思考什么是正確的價值觀,如何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再加上教師適當地引入文化資源等輔助教學內容,可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分析和判斷政治行為,大大提高學生對政治理論的理解,也使思政課堂更富有實際應用價值,從而整體提高思政課的教學質量。
三、嶺南優秀文化運用于高職院校思政課堂的路徑
第一,在思政課程中滲透嶺南優秀文化。課堂是高職院校思政課教育教學的主渠道,一方面,在現有的高職院校思政課程內容基礎上有機融入嶺南優秀文化元素,通過教師的精心篩選與設計,用優秀文化中的歷史典故和名人名言等作為思政課教學內容的重要支撐和佐證,從而能夠提高思政課程的教學質量。另一方面,在形式融合的基礎上也要做到課程體系與文化的內在融合,將優秀文化中的人生哲學與人生智慧透過文化故事和思政理論,整合成為有效培養學生意識形態導向的課程內容,這對培養學生的哲學思維、提升人文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教師是實現課堂教學的重要保障和基礎,因此應當通過強化師資力量促進優秀文化與思政課的深度融合。比如,學校應當在優化思政課程體系時,要求思政教師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規范自己的語言與行為,從而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
第二,利用網絡資源推廣嶺南優秀文化。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也要注重通過各種渠道多元化地進行教學。比如,通過網絡平臺和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將高職院校的思政教學由單一的課堂,拓展到學生學習的其他領域,延續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當前信息傳播技術發展迅速的今天,學生能夠方便熟練地使用微信、微博、直播平臺獲取咨詢新聞查找到想要了解的信息。思政教師可以抓住這一特點,將嶺南優秀文化與高校思政課程有機結合,滲透到學生日常關注的領域,運用多種多樣的途徑和方法,將思政宣傳與學生關注的事物相聯系;也可以在校園生活中通過學生自主創辦的各種宣傳陣地,及時有效地推廣嶺南優秀文化,宣傳思政教育內容,甚至可以通過學校搭建平臺的方式,組織學生親臨具有嶺南優秀文化特質的場所,適當運用現場思政教學,以生動可感的資源,引導學生領會其中蘊含的內涵,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還可以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學習。比如,有的高職院校自行開發了網絡慕課,又或者搭建具有豐富資源的學習平臺,讓學生們在課后可以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按照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自由學習優秀文化和思政課內容。同時,也可以讓思政課教師通過網絡平臺,建設共享的教學資源庫和精品課程,從而真正讓優秀文化和思政教育深度融合。
第三,在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中實踐嶺南優秀文化。理論指導實踐是培養青年一代樹立正確實踐觀的重要內容,新時期進行思政課教學的過程中,要在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中實踐優秀文化。特別是在平常的教學中,思政教師要將視野放在課堂以外,將社會中存在的熱點新聞和典型現象,與思政課程教學內容有機融合,通過形式多樣的學習形式和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不僅能夠在校園學習到思政課程內容,也能在社會實踐中鍛煉和培養自身的思想品質,又或者借助現有的嶺南優秀文化資源,讓學生在現實場域把握思政教育與文化的內涵,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另外,思政教師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地域經濟服務的特點與需求,鼓勵學生從實際出發,了解和認識社會現狀,從而促進學生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5]。實踐證明,只有在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中實踐優秀文化,才可能讓學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實現有效地促進課堂教學成果轉化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曾艷.談傳統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政課有機融合策略[J].才智,2019(30):36.
[2]張卓婭,程文.嶺南優秀文化融入廣東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的重要性——以廣州華立科技職業學院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8(7):123-124.
[3]廖玉婷.弘揚民族詩學精華提升思政教育質量:基于弘揚民族傳統下的高職思政課堂教學改革[J].智庫時代,2019(41):135-136.
[4]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1).
[5]劉安堯.融合校園文化創新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23):149-150.
(責任編輯:張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