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冬英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的改革創新,許多學科的教學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中小學階段的數學課程就是學生十分重要的內容,不僅因為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可以了解更多的數學知識,還能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鍛煉自身的邏輯能力、思維能力、計算能力,但是為了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讓小學數學課堂的效率逐漸提高,需要將以往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重點向小學生數學計算錯誤率提升方面轉移,本文中筆者針對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提高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策略
引言:小學高年級的數學教學過程中,需要數學教師重點培養學生們數學計算能力,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們在日后的數學學習和發展中打下堅實的基礎,還能讓學生終身受益。但是根據調查研究表明很多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而對學生們數學計算興趣的提升和方法往往都是忽略的。所以說根據這種情況需要數學教師合理運用自身的教學經驗和能力,為學生們創造一個高效的數學課堂,使學生們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更具有動力,同時一個歡快的數學課堂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還能充分解決問題,使學生們可以進一步準確計算。
一、加強學生計算興趣的培養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同時興趣也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和基礎,就拿數學計算來說很多高年級數學計算都比較枯燥無味,學生在長時間的計算過程中,很容易產生厭煩的心理,久而久之學生不僅會失去學習的興趣,還會變的焦慮、急躁[1]。因此需要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計算興趣,并且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從而讓計算去吸引學生,學生喜愛上計算。所以說在數學計算教學過程中,首先要讓學生們樂于計算、善于計算、并且達到算的快、準、熟的教學目的,其次數學教師在計算教學過程中合理、充分、恰當的使用教具,讓學生們可以直觀的了解和操作,例如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時,可以讓學生們提前準備一個長方體和正方體盒子,然后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對長方體盒子和正方體盒子進行拆解,從而讓學生在動手拆解過程中獲得大量的感性認知,另外在拆解過程中也可以幫助學生總結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式,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順利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計算方式,還能在了解過程中進行思考、總結、操作、表達,這對于學生產生探索欲望和數學興趣有著重要的幫助。
二、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小學高年級數學學習過程中一個良好的計算習慣會直接影響學生的計算能力,根據調查研究可以看出部分小學學生欠缺認真的學習態度和習慣,是造成學生計算失誤的重要原因,因此這就需要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嚴格要求學生進行計算,為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打下堅實的基礎。筆者根據小學階段的數學計算習慣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分類,其一認真審題的習慣,進入小學高年級數學以后會出現大量的應用題,而這些應用題中要求也是出題教師“挖坑”的關鍵內容之一,其主要考核內容是看學生是否認真讀題[2]。另外很多小學生在認真審查計算題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提筆就算的情況,而學生碰到相識或者相近的數學符合時很容易出現運算錯誤和抄錯符合等情況。因此根據這種教學情況可以讓學生們在審題時分三步進行,第一步先進行數字、符號以及他們之間存在什么聯系。第二步需要學生審清計算順序,比如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第三步則需要學生審清計算題的計算方法是否合理、簡便,對于一些不能簡算的內容需要通過分、合等計算方式進行運算,最后在進行動手計算。其二是要求小學階段的學生養成良好的驗算習慣,雖然說一些學生認為數學驗算無所謂,其實不然數學驗算不僅能保證計算的正確無誤,還能培養學生認真對待學習的態度。所以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每個學生都需要準備一個“演草本”“課堂作業本”,學生通過演草本的使用后會明顯感覺錯題率會大幅度下降。其三則需要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因為一個書寫工整的卷面,不僅能給教師帶來更多的好感,還能幫助學生增加卷面分。所以說對于數學教學中的數字、符號、等號等等內容都需要規范書寫。
三、提倡算法的多樣化,激發學生的潛能
在數學計算過程中,很多計算題都有很多解題方式,而且鼓勵學生進行算法多樣化不僅能激發學生獨立思考,還能讓學生養成發散思維的習慣,同時對于激發學生潛能有著重要的意義[3]。所以說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算法多樣化進行培養。比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設計開放性問題,來增強學生們的創新能力,一般來說在設計開放性問題時,需要教師給學生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間,避免出現教師“畫點”學生“連線”,教師“鋪路”學生“爬山”等情況。而設計開放性的問題,不僅能讓學生們在學習、解題過程中多一份感悟和理解,還能為學生提供更多創新機會和能力。另外還需要數學教師有計劃組織學生進行數學計算題練習,從而讓學生的運算技能得到提高。例如通過文字敘述的方式進行讀題,比如計算(16×5-10)÷2=?時,可以讀成16乘以5減去10再除以2等多少?通過讀題學生了解可明確了解應該進行哪方面的計算,這樣不僅不會出現計算順序的錯誤,還會有一個明確的計算思路[4]。此外還可以采取對比性練習,讓學生們將一些容易混淆的題目放到一起,讓學生們進行區分,不但能提高學生的鑒別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注意力集中能力。比如學習小數的過程中1.24+2.24、12.4+22.41、1.14+2.24、11.4+22.4等內容時,學生往往會被相同的數字吸引,從而忽略了數字中小數的點的位置,從而導致整個計算結果出現錯誤,而通過這種計算練習可以有效鞏固基礎知識,從而讓學生的數字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中筆者針對加強學生計算興趣的培養、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提倡算法的多樣化,激發學生的潛能等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有效對策進行分析,希望給相關的小學數學教師帶來幫助。
參考文獻:
[1]楊建榮.發展數學素養提升學習能力——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素養有效策略的研究[J].科學咨詢,2018(28):139.
[2]李沃房.借助"24點游戲"提高農村小學中高年段學生計算能力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12):58-59.
[3]楊旭.小學生計算錯誤原因分析及糾錯策略探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37):59.
[4]邱艷紅.新課程理念下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教學策略研究[J].數學大世界(下旬版),2018(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