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毅
摘要:任務驅動法在中職學校機電專業教學中應用,既符合職業學校的教育特點,又能夠促進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和解決工程問題能力的培養。在任務驅動教學法中,教師以任務為主線開展教學,對學生進行教學指導,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團隊合作能力。文章主要對任務驅動在中職機電專業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為促進機電專業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提升提供參考。
關鍵詞:任務驅動;機電專業;設計任務;任務實施;任務反饋
我國在機電產品的研發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隨著機電產品性能的提升和功能的完善,其所應用的領域也不斷擴大,為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機電行業的發展為中職學校機電專業學生就業創造了有利條件,為了適應機電行業對從業人員的能力需求,機電專業教學應該注重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在實踐操作過程中,學生能夠對機電產品的設計、制造、安裝等過程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在機電專業教學中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通過對教學內容和企業實際需求的分析,設計出相應的任務,然后引導學生完成任務。在參與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可對理論知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通過對任務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決,還能夠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提升創造良好條件。
一、設計教學任務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任務的設計是關鍵。教學目標是設計教學任務的重要基礎,教師要以教學目標為基準進行任務的設計,明確教學內容中的重難點,然后將其合理的融入到教學任務中。在任務設計時,既要與教學內容相符合,又要考慮與工程實際的結合,從企業的視角將工程操作中需要學生掌握的技能融入到任務中。因為任務是要學生來完成的,所以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程度,任務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夠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同時還要考慮任務的難易程度,不要因為任務太難而打消學生的積極性,也不要因為太簡單而讓學生失去參與的興趣。教學任務的設計質量直接關系到任務驅動的效果,所以要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
二、任務的實施
在任務驅動法實施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完成,在分配任務前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一小組可以根據自身的能力選擇適宜的任務。學生分組完成后,教師向學生展示任務,但是并不會告訴學生完成任務的步驟,而是引導學生思考的方向,由小組成員對任務進行分析。在分析任務的過程中,針對遇到的問題,學生會通過各種途徑查找資料,這不僅有助于學生深化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拓展。在任務完成后,教師可對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評價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協作學習能力,讓學生對自己有更加全面而客觀的認識,然后有針對性的彌補自身的不足,促進學生成長。
三、任務指導
因為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不同,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因材施教,才能夠促進全體學生的進步。在機電專業教學中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式,有利于教師對學生進行分類指導。因為機電專業涵蓋的內容較多,范圍較廣,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在某個方面表現的特別突出或者比較薄弱,而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就能夠發現學生的特點,進而有針對性的對其進行輔導。這種指導方式,既能夠幫助學生個體的全面發展,又能夠促進全體學生的成長,可有效提升教學效率,這也是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重要意義。
四、任務反饋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機電專業教學中的實施,不僅是通過任務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同時也為教師進行教學改革提供參考的依據。從任務設計到任務實施,教師可對學生完成任務的整個過程進行觀察,然后通過對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和結果進行分析,能夠發現教學任務設計中存在的問題,也能夠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進而有針對性的進行改進。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個不斷完善和改進的過程,不僅要根據學生在完成任務時的狀態進行改進,還要根據實際工作崗位的需求進行完善,切實發揮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價值。
五、結語
中職學校機電專業采用的任務驅動教學法,主要是以布置任務的方式開展教學,教師會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合理選擇教學內容來設計任務,然后指導學生完成任務。任務驅動教學法注重對學生主體能力的發揮,教師主要是起到引導的作用,以任務的形式開展教學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既能夠對理論知識有深入的理解和記憶,還能夠培養創新能力,強化實踐操作能力,對學生將來的就業以及學歷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沈妍,劉銳,許嘯,何曉崐,姚江.任務驅動教學法下的能源與動力工程基礎實驗實訓探索和改革[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1,(03),31-33+36.
[2]俞澤林,鮑同新.機電一體化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踐研究[J].農家參謀,2020,(24),185-185+187.
[3]曾潔瓊.基于任務驅動分組分層教學法在自動化生產線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26),27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