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波


摘要:目的:探究博樂欣治療抑郁癥伴軀體癥狀患者臨床療效。方法:隨機擇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間收治的58例抑郁癥伴軀體癥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為改進組(博樂欣治療)和預設組(阿米替林治療),對比療效。結果:根據數據,發現改進組治療后抑郁癥評分下降程度更高,發生不良反應風險低,(P<0.05)。結論:博樂欣治療抑郁癥伴軀體癥狀患者療效較好,有推廣意義。
關鍵詞:博樂欣;抑郁癥;軀體癥狀;臨床療效
抑郁癥屬于精神障礙疾病,該疾病會導致患者出現軀體癥狀,患者免疫功能、內分泌功能均會受到較大破壞,軀體癥狀也會加重,日常生活中常表現出體力下降、容易疲勞無力。抑郁癥和現代化生活方式有關,也被稱為文明病,抑郁癥的發生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且該疾病在年輕群體中的發病率較高,對于大眾心理健康危害程度高,臨床需要高度重視抑郁癥疾病的治療和康復[1]。抑郁癥患者使用西藥治療時,需要注意用藥不良反應,由于抑郁癥的康復治療周期較長,因此患者需要長期用藥治療穩定病情、減輕軀體癥狀,長期用藥對患者使用藥物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臨床上制定抑郁癥伴軀體障礙患者的治療方案需要注意篩選治療藥物的安全性,需要持續觀察患者用藥后的不良反應,制定安全性相對高的治療方案[2]。基于此本文研究博樂欣治療抑郁癥伴軀體癥狀臨床療效,見下文。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改進組:男性患者12人,女性患者17人,平均年齡為(32.95±5.72)歲;預設組:男性患者11人,女性患者18人,平均年齡為(33.41±6.1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進行分析,差異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心理疏導:兩組患者均接受心理疏導,鑒于抑郁癥病情讓患者產生較大病恥感,患者內心對疾病往往存在抵觸、消極情緒,容易出現不配合治療情況,為讓患者提高治療配合度,在服藥期間需要全程進行心理疏導,可用“恢復很好”“繼續加油”“你可以的”“相信你”帶有鼓勵、肯定的詞匯和話語讓促使患者堅持科學治療,醫生需要向患者接受抑郁癥伴軀體癥狀的發生原因,讓患者放下病恥感、專心接受治療。
預設組患者使用阿米替林(湖南洞庭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5032)治療,促使用藥劑量為25mg每日,治療2周之后追加劑量至50-200mg每日,視患者用藥不良反應決定追加用藥劑量,患者癥狀改善較好無明顯不良反應可多追加治療劑量,患者連續治療8周時間。
改進組患者使用博樂欣(成都康弘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0258)治療,初始用藥劑量為一日50mg,治療2周后追加用藥劑量,根據患者藥物耐受情況,觀察患者是否出現嚴重不良反應,一過性不良反應可以正常增加用藥劑量,用量計量科增加至100-250mg每日,平均用藥劑量為125mg每日。
1.3觀察指標
(1)治療前后抑郁癥狀評分,使用HAMD量表評價,分值和病癥成正比;(2)記錄不良反應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SPSS23.0導入數據,P值低于0.05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治療前后抑郁癥狀評分
表1,改進組治療后抑郁癥狀評分下降幅度更大,(P<0.05)。
2.2不良反應發生率
表2,改進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P<0.05)。
3.討論
本文中使用的博樂欣屬于新型抗抑郁藥物,該藥物最早在歐美國家應用,我國在21世紀初實現國產化,該藥物的臨床應用時間較長,安全性和療效都得到有效驗證。國內治療抑郁癥疾病,廣泛使用博樂欣藥物[3]。博樂欣治療抑郁癥的作用機理為針對患者神經突觸攝取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能力下降情況,提高再攝取能力,患者大腦神經突觸間隙中的2-羥色胺以及去甲腎上腺素水平下降,對患者情緒調節具有較好作用,從而達到抗抑郁和調節軀體癥狀效果[4]。對于抑郁癥伴軀體癥狀患者而言,由于精神和身體上的雙重折磨,患者極易有自殺、自傷行為,對個人身體造成嚴重影響,患者內心對外界事物關注度非常低,外界刺激對患者情緒影響小,情緒持續低落容易有輕生想法,因此臨床治療抑郁癥伴軀體癥狀患者需要注意選用療效顯著藥物,改善患者抑郁癥狀同時調節軀體癥狀,讓患者心理、生理健康水平提高,降低患者自殺風險[5]。本文中,使用博樂欣治療抑郁癥伴軀體癥狀患者,治療2周時間后患者抑郁評分顯著下降,且不良反應發生率僅為17.24%,不良反應均為輕度不良反應,不影響患者后續用藥治療,表明該種藥物臨床適用性高。
綜上所述,博樂欣治療抑郁癥伴軀體障礙患者療效理想,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康鵬.正性心理暗示聯合無抽搐電休克治療難治性抑郁癥的療效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J].心理月刊,2021,16(14):57-58.
[2]龐吉成,趙愛芹,朱世麗.探討阿立哌唑口崩片聯合鹽酸度洛西汀腸溶片治療抑郁癥的臨床療效[J].心理月刊,2021,16(13):61-62.
[3]尋亞諾,姬廣鳳,馮俊慧,張瀟,蔣志浩.米那普侖聯用低劑量奧氮平治療重度抑郁癥臨床研究[J].濟寧醫學院學報,2021,44(03):197-200.
[4]王朔,董曉杰,江濤,劉茜,劉托,蒙莉莉.巴戟天寡糖膠囊治療抑郁癥60例療效觀察及安全性評價[J].安徽醫藥,2021,25(06):1232-1235.
[5]梁萍娟,梁明媚,于志軍,周建波,麥少珍.伏硫西汀與文拉法辛治療抑郁癥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1,15(11):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