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巖 張雪晶 胡云超
摘 要:常州地處江蘇省東南部,位于長三角中心地帶和沿江城市帶,北依長江,南銜太湖。境內交通便利,水運資源豐富。新形勢、新戰略為常州港航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按照交通運輸部、省廳、市局關于開展“十四五”發展規劃的工作部署,結合常州市港航機構改革的重大轉變,聚焦港航融合發展、加強五年系統謀劃,開展常州市港航“十四五”發展規劃,更好地發揮常州港航優勢,為“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關鍵詞:常州市;港航;“十四五”;發展規劃
0 引言
“十四五”規劃屬于宏觀性、全局性、綜合性、引領性的近期規劃,常州市港航事業發展中心承擔的《常州市港航“十四五”發展規劃》是江蘇省港航“十四五”發展規劃在常州市的具體落實,是常州市交通運輸“十四五”發展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對常州市港航未來五年發展的系統性謀劃,是之后年度規劃和專項規劃的依據,是中長期發展規劃的階段性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 編制背景
常州地處江蘇省東南部,位于長三角中心地帶和沿江城市帶,北依長江,南臨太湖,與上海、南京、杭州皆等距相鄰,是京滬、沿江、南北中軸三大綜合運輸通道交匯點,擁有牽引南北、承東啟西的戰略區位優勢。境內交通便利,水運資源豐富。
“十四五”時期,是“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等國家戰略深入實施的重要時期,是高質量發展、江蘇自由貿易區試驗區建設的重要時期,也是推進交通運輸現代化進程,建設交通強國,打造世界一流港口的關鍵時期,更是常州進一步提高在蘇南地區和長三角區域地位的關鍵時期,要求常州港航更好地發揮服務支撐作用。2018年4月省委書記婁勤儉在常州調研時提出“常州要充分發揮工業明星城市優勢,系統提升發展水平,努力成為我省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的一面旗幟”。2018年3月省長吳政隆在常州調研時提出“緊扣高質量發展要求,始終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大力培育新興產業新動能新增長極,進一步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
2 編制意義
新形勢、新戰略為常州港航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也對常州港航提出了更高要求。按照交通運輸部、省交通運輸廳關于開展“十四五”發展規劃的工作部署,結合常州市港航機構改革的重大轉變,聚焦港航融合發展、加強五年系統謀劃,開展常州市港航“十四五”發展規劃研究,更好地發揮常州港航優勢,提升港航供給能力和服務質量,推進港航發展在常州“創新創智型城市、江蘇中軸中心城市、產城融合示范城市”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做出更大貢獻,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3 編制范圍
本規劃的研究范圍是常州市內河航道和沿江、內河港口,以規劃建設、綜合服務、科技創新、生態綠色、治理體系等為重點領域,以2019年為基準年,2025年為目標年,在全面總結、分析常州市航道和港口“十三五”規劃執行情況、發展成就及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深入分析常州市港航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研究制定常州市航道和港口“十四五”期發展思路和目標,提出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4 主要內容
4.1 發展回顧
對照《常州市綜合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規劃》《常州市航道“十三五”發展規劃》等規劃要求,全面評估常州“十三五”期間港口與航道的投資完成情況、重點指標完成情況、主要目標完成情況、重點任務和建設項目完成情況等。
重點從港航發展環境、戰略支撐功能、產業服務效能、基礎設施條件、管理服務水平、轉型升級進程等方面總結常州市港口航道發展取得的成績,注重總結亮點做法。
4.2 發展形勢
深入研判常州市港航未來一個階段面臨的宏觀形勢與發展環境變化,重點從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水運行業轉型升級發展、科技創新引領等方面分析常州市港航發展面臨的機遇、挑戰及要求。主要包括:
解讀“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等國家重大戰略,分析為常州市港航發展帶來的機遇、挑戰及要求;
解析國際經貿形勢、“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等形勢,分析新時代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江蘇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江蘇自貿試驗區建設等新形勢對常州港航發展提出的要求;
剖析交通強國和交通強省建設、運輸結構調整等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形勢,分析為常州港航發展帶來的機遇和要求,如發展模式、發展方式變革、注重與綜合運輸體系銜接等;
梳理大運河文化帶及京杭運河綠色現代航運示范區建設、內河航運發展綱要等水運行業形勢對常州港航發展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如繼續加大環保整治力度、注重資源節約集約等;
分析現代化信息技術在港航領域的推廣應用,以及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互聯網技術興起為常州市港航發展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如港航智慧化發展、“港航+互聯網”發展、新基建應用等。
4.3 需求分析
在發展形勢分析的基礎上,分析“十三五”期常州港航發展的階段性特征,預測“十四五”期水運需求規模和運輸結構變化趨勢,包括運輸需求總量變化趨勢、運輸結構變化趨勢、對外運輸需求變化趨勢等。
根據常州航道貨運量、港口吞吐量歷史數據,以及航道貨運量、港口吞吐量與GDP、城鎮化率、工業生產總值、外貿總額等經濟社會指標的相關關系,結合水運需求發展規律,綜合運用時間序列法、回歸分析法、彈性系數法等多種方法,并結合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科學技術發展趨勢、綜合交通發展要求、資源分布開發特點等對預測結果進行修正。
預測對象包括常州航道貨運總量、分貨種運量、運量結構組成、主要航道貨運量,以及沿江、內河港口吞吐總量、分貨種吞吐量。預測基年為2019年,目標年為2025年。
5 編制思路
本規劃總體上將深入開展相關調研,全面總結、評估常州航道和港口“十三五”期取得成績,高度凝煉發展亮點,深入剖析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十三五”以來國家及江蘇宏觀形勢及發展環境的變化,常州市委市政府戰略發展要求,研判常州港航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綜合判斷腹地經濟產業發展趨勢及對港航的運輸需求,預測常州市“十四五”港航需求水平;在此基礎上,研究制定常州航道和港口“十四五”期發展思路和目標,以高質量為導向,提出發展重點和任務舉措,并給出保障措施和建議。
6 編制方法
本研究總體上采用定性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在研究過程中還將廣泛采用實地調查、文獻分析、類比借鑒、專家咨詢、征求意見等研究方法,具體研究方法如下:
6.1 開展全面深入的實地調查
只有全面、深入、扎實的調研,才能全面摸清常州港航發展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準確掌握腹地經濟、產業、航運、港口等相關發展趨勢,從而把握好研究方向。初步考慮,本研究的調研工作主要包括市港航中心相關部門調研、地方相關部門調研、重點港航企業調研等。
6.2 開展科學理論研究
研究將圍繞主要內容開展深入的科學研究和分析,其中:發展現狀主要采用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以及對比分析法;港航需求水平的預測綜合運用回歸分析、彈性系數等計量經濟模型和其他多因素影響下的動態聯立方程,進行定量預測和綜合分析;綜合運用SWOT分析法,提出適合常州市港航發展定位的目標和重點任務,并通過必要的調查、勘察、研究,借鑒相關研究成果,進行多方深入論證。
6.3 組織專家咨詢研討
在研究過程中,充分依托行業專家的知識、力量做好項目研究工作。邀請相關專家對研究的框架體系、方法與思路、重點與結論等進行研討和把關,充分保障研究成果質量。在研究過程中,還將充分征求港航相關部門或企業、地方行業管理部門等的意見,確保研究方案合理、可操作。
7 存在問題
(1)港航發展的外部制約因素越來越強,制約了重點項目的順利推進。土地、環境、資金等外部資源制約因素越來越強,制約了港航基礎設施建設的順利推進。通江口門德勝河航道受制于基本農田,前期工作推進進度不是很理想;沿江港口受政策環境制約,基本以保護為主,難以開展規模化開發利用;內河港口也是以整合、退出為主導方向,建設利用較為困難。
(2)內河水運受關注程度較低,養護資金投入不足。與養護需求相比,養護資金的投入較少,養護資金主要用于船閘的保養、航道疏浚及護岸維護,還處于應付航閘保暢和保障安全運營的階段,無暇顧及航道沿線的綠化、景觀、文化建設或改造,離航運現代化的差距還較遠。
(3)人才保障力度還需加強。現狀人才梯隊、結構等不是很合理,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引進力度與當前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
8 結束語
“十三五”以來,常州港航在建設、發展、轉型、管理等各方面都做出了積極努力,取得了顯著成效,但與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相比,與“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等國家戰略和交通強國、江蘇自貿試驗區建設等新形勢新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進行深入總結和分析。因此,編制好《常州市港航“十四五”發展規劃》是對常州市港航未來五年發展的系統性謀劃,是年度規劃和專項規劃的依據,是中長期發展規劃的階段性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參考文獻:
[1]李蕾蕾,張秋平.融入“一帶一路”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的優勢分析[J].商業經濟,2021(2):132-134.
[2]高磊,黃良艷.海南自由貿易港背景下航運新特征對海事管理的要求及對策研究[J].中國海事,2021(1):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