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洪偉
摘 要:為了進一步發展交通事業,拉近各個地區的經濟往來,基礎設施建設中隧道工程施工規模不斷擴大,通過隧道施工連接各個區域。由于各個區域地理環境的差異性,開展公路施工工程時會面臨各種阻礙,采用隧道施工技術,將噴錨支護施工用于公路橋梁隧道等復雜工程中,可以保障工程進展順利,提高工程施工效率。有必要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在施工中對混凝土噴射和支護等步驟妥善處理,從而保障施工質量。
關鍵詞:噴錨支護施工;公路橋梁隧道;混凝土支護
0 引言
一直以來隧道工程屬于建設規模大且施工復雜的工程,不僅施工工序繁瑣,施工耗時較長,在施工中會用到先進的技術,這對施工隊伍提出嚴格的要求。由于隧道內的地質結構復雜,為了保障土體穩定,維護施工環境安全,將噴錨支護方式用于工程施工,發揮錨桿與混凝土對圍巖結構的加固作用,突出技術的支護效果,從而對實際施工起到安全保障。
1 噴錨支護施工技術概述分析
我國地域遼闊,山區面積較大,在修建公路橋梁時難免遇到隧道工程,與其他項目建設相比,隧道工程施工對圍巖有極高的穩定性要求,一旦出現坍塌事故,后果不堪設想。因此,提高圍巖結構的穩定性至關重要,噴錨支護技術是圍巖支護技術的一種,該技術整體效率比較高,施工成本比較低,施工時不會占用過多施工面積與設備。噴錨支護主要分為錨桿支護與混凝土支護兩種形式,前者以錨桿為核心,依靠錨桿的錨固作用穩定發生破碎的巖石巖體,防止碎石掉落,并在錨桿和巖體間形成組合巖梁,打造可供承載的巖拱,后者就是提前拌和混凝土,使用相應的噴射設備在圍巖中噴射混凝土,通過混凝土的凝結與圍巖形成結構體,提升圍巖結構的承載力。在隧道硬巖層中使用錨桿支護方式可以防止巖石脫落,使用混凝土噴射方式可以防止破碎的巖石掉落,同時保護巖石受風化傷害,對整個隧道施工和運行起到安全保障作用[1]。
2 噴錨支護施工實踐應用
2.1 做好施工前準備工作
2.1.1 科學確定噴射混凝土原料的使用比例
施工前需要確定噴射混凝土的比例,合理配比,在保障原料達到強度等級的同時,結合當地地質環境與氣候條件,保證混凝土材料符合抗滲性要求,盡可能地提高混凝土抗凍性能,防止氣溫降低混凝土回彈。對于低溫早強的氣候環境條件,在噴射混凝土時應合理控制水灰比,最好控制在0.4左右,確保每1 m3的混凝土中有400左右的水泥量。噴射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建議混凝土水泥、碎石、砂等原料的比例在1:1.61:2.35左右,通過有效的比例設計提高混凝土強度[2]。
2.1.2 科學進行噴射原料的配合比設計
隧道工程施工中噴射的混凝土以水泥、粗細骨料以及外加劑作為原料,要求這些原料必須滿足質量等級要求。比如,工程施工中,水泥強度等級應當超過32.5R,在選擇水泥材料時建議使用硅酸鹽水泥或含堿性略低的水泥,水泥細度應當低于4.1%。當水泥含水量達到26.5%時,此時水泥稠度剛好符合施工要求,水泥初次凝固需要1.5小時,終凝需要3.5小時。添加外加劑時需要對水泥合理配比,選用速凝劑作為外加劑,或者將速凝劑與復合外加劑結合起來,加快混凝土硬化速度,防止材料回彈造成損失,保證混凝土可以在潮濕環境下的隧道施工中應用。對于粗細骨料的配比,一般多使用非堿性碎石和卵石混合的材料作為粗骨料,但其中不能有泥塊物質,含泥量需要控制在0.6%以下,壓縮指標在7.6%左右。
2.2 噴錨支護技術施工過程
2.2.1 妥善清理工程開挖基面
如果完工的基礎面出現了出渣的情況,可以根據其凈空變化現狀做好測量標記,及時取出穩定性不夠好的巖石碎塊,隨后展開開挖處理。清理開挖基面時應重視基面是否存在軟弱地區,必要時需要人工處理,如果基面的硬度比較大,開挖時建議使用補炮,保證開挖的凈空尺寸可以滿足相關要求,符合工程施工特點。
2.2.2 混凝土噴射工作
噴射混凝土前應清除異物或粉塵,用水沖洗表面,使用攪拌機將水泥、和粗細骨料等原料混合攪拌,并按照一定的配比加入水,要求水量在混凝土的20%,再對混合物充分攪拌,加入速凝劑,要求速凝劑占水泥重量的5%。施工時會用到混凝土噴射機,設備壓力在0.4 MPa左右,第一次噴射混凝土時建議采用潮噴的方式,以此降低隧道內粉塵對施工的污染影響。建議合理劃分噴射面,每段噴射面長度在5 cm左右,選用螺旋形的噴頭,噴頭和噴面之間保持1 cm左右的距離,噴射方向和巖面之間夾角10°即可,建議將噴射厚度控制在3 cm。
2.2.3 準備相應材料和錨桿
設置錨桿前要對施工所需材料提前加工,固定錨桿的時候需要用到水泥錨固劑,保證錨固強度在56 MPa強度以上即可,錨固劑固化需要一定時間,應控制為10分鐘之內。
利用高壓風將孔中的雜物及時清除,鉆孔施工時可以用水讓錨固劑提前濕潤,再將錨固劑放到三分之二的孔深位置,使錨桿與錨固劑之間沒有縫隙,達到緊密接觸的狀態。應用統一規格的鋼筋網,將鋼筋網與錨桿焊接在一起,按照噴面的具體形狀安排鋼筋網,鋼筋網鋪設距離應在3 cm左右。
除了需要用到鋼筋網,還需使用格柵,鋼筋是錨固焊接時的主要材料,使用鋼筋螺栓與格柵相連,格柵尺寸在500 cm左右,采用點焊的方式將主筋焊接起來,連接筋長度在100 cm即可。鋼架制造完成后,使用螺絲在洞中連接鋼架,再定位鋼筋,將鋼筋設置在安裝位置上,初噴時需要在凹槽內打入木楔,為鋼架的安裝提前預留連接板,初噴之后焊接牢固并定位鋼筋鋼架,使用混凝土將鋼架中間填平。接著,在拱腳兩側設置鎖腳錨桿,并與隧道的中線保持垂直,斜度不宜超過2°,牢固焊接鋼架錨桿,盡可能地提升鋼架強度。可以在鋼架縱向位置連接鋼筋,鋼筋的安裝也需要做好焊接,焊接后需要噴射混凝土,讓混凝土將整個鋼架完全覆蓋,使鋼架與混凝形成整體,一同應對來自外部的荷載。
2.3 混凝土支護
在隧道工程混凝土支護施工中,需要注意以下要點:(1)素噴混凝土。做好前期準備工作,選用細度模數差高于2.5的硬質結晶砂和粒徑為5 mm~12 mm碎石,將其與硅酸鹽水泥混合攪拌均勻。(2)噴射混凝土施工。噴射初期將斜噴頭微微傾斜,分段對墻后拱部采用螺旋施工方法,將螺旋直徑控制在30 cm,連續且不間斷的對噴頭做圓周運動。當混凝土終凝1小時后,清水沖洗施工表面,再次施工,混凝土終凝2小時后展開混凝土表面的養護處理,需至少養護14小時。(3)涌水區域的施工分析。按照隧道周圍的地質環境和水文條件確定涌水區域,將地下徑流比較大的地區涌水作為本隧道工程涌水量,即38 810 m3/d,最大涌水量是該值的2.5倍,也就是97 025 m3/d,對水泥砂漿混合比做出調整,按照從遠到近的方式展開施工。由于隧道巖面結構容易滲水,可以在其中使用速凝劑,讓砂漿噴射到位,及時處理巖石表面凹凸不平的位置。
3 總結
總而言之,隨著公路橋梁隧道工程的發展,隧道施工會對隧道內原有的土體產生擾動,打破土層平衡性。為了保證隧道圍巖穩定,避免土體失衡,有必要做好圍巖支護工作。采用噴錨支護施工方法,發揮錨桿的支護作用,利用混凝土噴射方式提高結構強度,按照工程施工實際情況制定錨桿支護方案,盡可能地發揮技術效果,合理使用格柵與鋼筋網等材料,保障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王義春.噴錨支護施工技術在隧道工程中的應用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20(18):214+225.
[2]李偉權.噴錨支護施工在隧道工程中的實踐應用[J].中華建設,2019(3):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