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煒浩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化對各個行業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深入各個技術行業的信息化也對企業發展模式產生了變革。對于會計產業發展,信息化趨勢漸漸明朗,信息化的會計工作對企業內部各部門工作也產生了連帶效應。但在發展的過程中也產生了許多問題,需要在不斷的應用過程中去解決。因此,本文分析了我國企業內部控制信息化進程中出現的具體問題,并提出相關解決策略方案,為國內相關領域研究及企業會計行業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會計信息化;內部控制;企業;策略
管理控制工作在企業活動中占據重要地位,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倘若能夠對內控制合理完善可以保證企業高效經營,提高經營效率,保障企業經營預期目標的實現[1]。若其內部管理工作無法科學高效展開,企業整體經濟利益將遭受損失。因此,內部管理對于企業效益十分重要,對會計信息化內部控制的研究應及時展開。
1 企業會計信息化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1.1 對會計信息化的認識不足
在企業管理方面有一種錯誤認知,會計信息系統只是財務人員的工作范疇,是傳統會計工作加入了工具使用及數據處理等簡單模塊。隨著信息化深入到各個行業,傳統企業的發展也逐漸陷入困境。打破這一困局的重要方法便是提升管理水平及管理模式,這一點對于財務處理人員而言,不僅局限于信息支撐與數據篩選,而更應該通過信息化技術對企業會計工作進行統籌管理和控制。
1.2 企業管理風險加大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商業貿易愈發興盛,傳統的會計手段應對越來越多的經濟信息將會顯得力不從心。而信息化對會計系統的更新是信息技術的特殊功能,改變了會計工作的流程及項目,對于憑證、單據、信息輸入、存儲等方面,產生的風險也會同時增多[2]。依照傳統會計處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對現代信息數據安全保障十分有限,不能滿足企業對現代會計的需求,降低企業風險,無法維護企業整體可持續發展。
1.3 數據存在安全隱患
每個企業都有自身的秘密數據,這些商業數據對企業自身生存發展十分重要。為保護自身經濟利益及發展空間,財務軟件一般不設計數據共享環節。隨著互聯網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大數據技術不斷進步,缺乏防范措施的企業會計系統易被竊取或破壞。競爭對手或別有用心的人利用計算機可對商業機密進行竊取,復制,偽造,相對于傳統的會計計算過程,在互聯網中攻擊偽造數據較難被發現,因此對企業信息危害極大。所有,會計系統的信息化進程中應對部分控制部件進行精密的設計,這種難度比較高的工作需依托計算機技術,將企業會計系統信息化水平及安全防護能力進一步提高。
1.4 亟需培養專業的復合型人才
在會計行業信息化發展過程中,將大數據與網絡技術融入會計工作,這對會計人員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會計人員具備在必備的專業素養的同時,仍需對計算機技術有所了解,尤其是對信息管理與安全防護等方面的內容更加重要[3]。然而,當前大多數會計人員對傳統會計工作專業熟練度較好,但對計算機技術運用成熟都不高,某些計算機技術較熟練的員工卻對專業財務技能知識知之甚少,這些對于會計工作的信息化發展造成了極大阻礙。即使現有企業會計人員定期舉行計算機技術培訓,但因其技術不熟練,其對計算機的維護及運用能力仍然較差。
2 企業會計信息化內部控制問題的解決策略
2.1 增強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意識
在企業會計系統信息化升級進程中,為提升信息安全性、系統穩定性,企業需對信息風險管理意識進行提高。在內部開展控制管理活動的同時,重視對風險控制系統的完善。企業可以通過設立有關風險控制部門,加強會計人員信息管控風險意識的方式,保障風險評估工作取得進展,實現企業經濟風險較低,整體利益提高的目標[4]。企業對于會計人員的內部管理綜合控制方面能力提升,可通過定期召開培訓大會,培訓相關專業知識,提高員工責任感的方式,增強財務會計人員對自身工作重視程度,提高對本職工作的責任意識,加強專業素養及敬業精神,對會計信息化理論及實踐進行更好的掌握和更強的控制,并將理論應用于實踐過程,引導實現向科學化、安全化、系統化過渡。
2.2 完善企業會計信息化內部控制的有關制度
在現階段,企業的運行效率與整體收益和會計內部管理程度成正比。為改革監督管理制度,提高監督管理效率,促使企業會計信息化管理更加科學規范,企業內部應從客觀實際出發,依據現實問題對制度進行修改,使其對企業會計工作的合理開展、高效運作有更大的推動作用,以提高會計系統信息化水平,提高經營效率,完成企業內部質量規劃。在企業內部會計管理變革過程中,除了完善制度,支撐整體運行架構外,還應吸納一專多能的信息化會計技術人員。因此,在企業會計系統信息化改造過程中,既要將既有專業水平一般的會計人員充分利用,又要對其進行計算機技術及相關大數據管理控制能力培養,將其建成高專業素養與高技術水平兼備的復合能力人才[5]。管理制度與高質量人才兼備,才能推動企業會計信息化變革工作的成功實施,強化企業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
2.3 強化企業會計信息化內部控制的監督工作
風險控制系統是企業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應對未知風險而建立的控制防范系統建設,以確保企業內部各項運行安全有效。企業在防御控制系統建設過程中,可詳細劃分風險等級,針對不同事物、發生不同進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科學精準的展開發現與識別工作,體現風險控制系統的多單元跟蹤效能,確保企業各項信息管理數據順利存儲整合,有利于在確保信息安全的同時降低企業成本,提高運行效率。在內部管理系統建設進程中,對加密技術的運用十分重要,為提升整個信息系統安全性,對會計系統的信息化改造,安全技術加強十分有必要,加強安全技術對企業信息安全傳遞與溝通有重要推動作用。在此過程中,企業應安排專業工作人員收集會計控制相關信息并加以整理,將企業各項財務信息進行整合,提高運行效率,并防范信息泄露風險,提高自身安全水平,提高風險控制能力,從而促進整體效益的提升。
2.4 健全內部控制系統與風險控制系統
監管機制完善與否事關會計信息化內部控制質量的高低,有效的監督機制可保障企業各項工作順利開展,高效完成。因此企業各個系統各個部門都應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并及時開展相關活動。會計部門通過日常監管確保信息客觀真實性,有利于維護企業整體利益及會計信息科學準確性。在監管過程中,企業還應獎懲分明,對監管機制進行合理變通,對于管理控制表現好的會計人員,可綜合其檢查成果,進行精神表彰及物質鼓勵[6]。對于監管成績不合格及日常管理控制不到位的會計人員,進行適度的懲處,以對其他員工進行告誡。通過獎懲分明的制度鼓勵員工高效工作,加強對內部控制管理。提高員工守規矩,強管理的優秀氛圍。將獎懲制度引入會計系統內部控制,以吸引更多員工參與會計信息內部控制,提高會計信息化水平。
結語
在信息化深入企業各部位的同時,對于會計系統的信息化建設可推動企業自身發展需求得到進一步滿足,提升整體管理能力,健全企業運行體制機制。但與此同時,信息化的發展也對企業信息造成一定風險,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企業內部控制運作。因此,為不斷抓住機遇,克服挑戰,企業應不斷進行信息化建設,通過優化信息化會計系統使企業享受到信息化的福利,保障企業信息財產安全,為企業整體效益提高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歐陽玲.論會計信息化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影響[J].財經界,2021(05):127-128.
[2]李慎之.論會計信息化下的企業內部控制優化策略[J].中國集體經濟,2021(02):53-54.
[3]鄭麗君.會計信息化環境下的企業內部控制研究[J].財經界,2020(36):108-109.
[4]袁丁,張寧.我國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財務管理研究,2020(12):54-57.
[5]陳向向.會計信息化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影響及對策探究[J].時代經貿,2020(30):78-79.
[6]雷盼盼.對企業會計信息化內部控制的探討[J].中國市場,2020(32):194-195.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