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摘要]全息影像技術在數字媒體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為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提供了全新的發展方向,提高和增加了設計質量及設計元素。全息影像技術可以為觀眾營造一種身臨其境的奇妙觀感,其所產生的影視作品,能夠強烈刺激觀影人的視覺、聽覺、感覺,最大程度提高藝術設計的效果和質量。基于此,本文將對全息影像技術對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的影響展開研究,合理分析全息影像技術的使用價值,以期為全息影像技術有效地應用于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詞]全息影像技術;數字媒體;藝術設計
隨著我國當前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新技術的融入給經濟、社會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諸多便利,也為人們的娛樂活動提供了全新的感知刺激。全息影像技術就是在當前科技快速發展下的重要產物,并且其已經開始逐漸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中,其應用效果十分突出,特別是在數字媒體藝術設計過程中,如果可以合理使用全息影像技術,那么就可以全面提升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的質量和藝術效果,進而提高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的綜合水平。
一、全息影像技術概述
(一)概念
全息影像技術是當前影視技術在發展中所產生的一種全新技術理念,該技術的含義是影像中包含全部信息。簡而言之,全息影像技術是能夠將原有完整的圖像更加有效展現的一種方式,并且全息圖也能夠完整地記錄物體的振幅、外形、相位和亮度特征。這樣觀眾在裸眼的狀態下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三維立體圖形。這對現代數字媒體藝術設計來說是一種全新的發展方向,其為藝術作品注入了全新的生態活力,開拓了全新的發展空間[1]。
(二)技術原理
全息影像技術涵蓋六種技術類別,見表1。佩珀爾幻象反射原理為45°鏡面水平光源反射成豎直的,使光線平行進入人的視野范圍中,而人的大腦無法追蹤到光線的來源,便會產生視覺停留效應,從而會將所看到的影像認為其是懸空在空氣中,具體如圖1所示。Holo膜投影技術原理則是將現實中的三維制作影像與顯示介質的透明效果相結合形成的全息影像。Kino-mo公司展示的Hypervsn 3D全息投影設備的主要構成部分包括發光二極管、磁鐵、芯片、螺旋槳葉片投影機,葉片轉動時能投射出效果逼真的全息影像。空氣投影技術則是根據海市蜃樓的原理,將圖像投射在水蒸氣上,由于分子振動的不均衡,從而形成具有較強立體感的圖像。自由空間立體是將圖像投射在高速旋轉的鏡子上,從而產生3D立體影像。全息激光技術原理是氧氣和氮氣在空中散開時,混合成的氣體變成灼熱的漿狀物質,并在空氣中形成3D影像。
二、全息影像技術在數字媒體藝術設計中的應用
全息影像技術所能記錄的內容更加廣泛,其改變了影像藝術中聲光電的局限性,讓人們獲得更加真實的情感體驗。所以,隨著全息影像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數字媒體藝術設計迎來了諸多創新與改變[2]。
(一)在攝影藝術中合理應用全息影像技術
全息影像技術的特征是能夠將被拍攝物體的光線器完整的底層記錄下來,隨后再根據使用需要實際表現的一種特殊記錄方式。全息影像技術的應用為攝影藝術帶來了全新的表現形式,觀眾對攝影藝術作品的情感體驗將會更加真實。例如,在當前的博覽會上,大量展館使用全息攝影技術將所需要展示的作品或文物展現給參觀者,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有效地避免文物在運輸過程中存在的損壞風險,還能夠讓觀眾以更加直觀的方式遠程觀看其他地區的文物珍寶,可以說其是一項一舉多得的技術。
除此以外,在當前的互聯網環境下,為了能夠讓互聯網用戶更加真實地觀看物品的實際表現,我們可以在互聯網中為觀看者展示運用全息投影的數字媒體藝術設計作品。觀看者可以按照個人需求點擊觀看實際物體內容,這樣的表現形式更加真實、科學。
(二)全息影像技術在影視作品中的應用
當前,全息影像技術在影視作品中的應用最為廣泛,其可以讓觀眾在裸眼的狀態下直接體驗到立體的影像感知,特別是在電影放映時,其可為觀眾營造身臨其境的感覺,增強觀眾的觀看體驗。全息影像技術在影視作品中的應用最早可追溯至蘇聯時期的電影。這一時期的全息電影技術相對復雜,需要擺設各種激光設備,而使用激光有可能對演員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所以當時能夠保存下來的影視作品不多。但是在當前激光技術逐漸成熟的背景下,全息影像技術在影視作品中的應用得到了更為廣泛的關注,特別是在舞臺表演過程中,使用全息影像技術可以為觀眾構建全新的舞臺,其將虛擬與現實相結合,提高了舞臺表演的豐富度。當前,全息影像技術在影視作品中的應用已經極為普遍[3]。
(三)全息影像機下產生的3D電影
看電影已經成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娛樂方式之一,而看一場3D電影更是一種影音視覺享受。20世紀50年代已經出現了3D電影的雛形,其主要是運用偏光原理來打造三維立體電影。而目前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打造一部3D電影的技術已經極為成熟,觀眾使用特殊的偏光鏡即可讓電影呈現立體感,但是一部3D電影的制作周期和后期制作方面耗費都相對較高,電影制作時間漫長,投資收益風險較高。
目前,全息影像技術不斷成熟,3D電影在新技術的支持下獲得了全面的發展,將全新技術與傳統電影相結合,就可以讓觀眾在不佩戴眼鏡的前提下能夠擁有觀看立體事物的體驗。當前的動作電影和紀錄片等影視作品都受到了全息影像技術的影響而快速發展。例如雙鏡頭的雙光柵數字攝影機就是全息影像技術發展下的重要產品,該攝影設備能夠為3D電影的后期制作提供便利,使后期的制作時間縮短。全息3D也是目前全息影像技術發展的重要趨勢,其在諸多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四)全息影像技術在藝術作品中的應用
全息影像技術為當前的藝術設計行業注入了全新的發展渠道和發展活力,結合我國的經典藝術發展史來看,2009年就出現了經典藝術與全息影響技術結合的展出作品,領域涉及繪畫、雕像等經典藝術形式,例如《最后的晚餐》《蒙娜麗莎》等名貴經典藝術作品都在藝術展中得以展現。對此類不允許向外借出展覽的經典藝術作品,利用全息影像技術的方式進行展出可以絲毫不失真地展現一幅作品的全面性,同時還能夠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在全息影像技術之上加入語音互動、3D技術等多元化的藝術表現形態。這樣就為藝術作品帶來全新的生命力與活力,讓對經典藝術作品興趣較為欠缺的年輕人也可以逐步理解藝術作品的核心魅力。
某展會曾經展出高約兩米的維納斯女神像,其就是借助全息影像技術而實現的。該實例已經說明,全息影像技術在經典作品中的應用不僅可以讓藝術作品獲得新的發展空間,還能夠讓藝術作品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在大眾面前。利用全息影像技術,我們可對已經無法修復的藝術作品進行修復整理,將藝術作品融入日常生活中,增強藝術作品與觀眾的互動性。這樣觀眾的參觀感知介于虛擬與現實之間,最大程度提升藝術作品的感染力。
(五)全息影像技術在廣告作品中的應用
廣告作品也屬于藝術作品的范疇,而全息影像技術在廣告中的應用較早,擁有較高的商業價值,同時其也擁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全息影像技術在我國的應用時間不長,但是在美國等西方國家中,其應用極為廣泛。
20世紀末,美國汽車博覽會的相關工作人員就利用全息影像技術制作出汽車模型全息圖。汽車模型全息圖不僅是一種感光材料,其與現代廣告藝術相結合的產物更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表現手法,具有極為真實的色彩和表現能力,能夠讓觀看者以更加真實的方式貼近實際作品,但是又與實際事物展覽有所不同,其能夠進一步提高廣告效應。廣告作品就是虛擬現實產品的雛形,相對傳統廣告作品來說,廣告作品全息圖由于其特殊的藝術表現形式,可以為廣告觀看者帶來更大的觀察視角,加強廣告的視覺沖擊性,吸引大眾目光。對概念性產品來說,全息影像技術是一種重要的展示方式,一些概念性產品由于技術不達標或者沒有量產等原因,無法在廣告上進行展覽,而全息影像技術則可以將這些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產品或者正在設計的未來產品搬上展覽臺,使得廣告能夠更加貼近主體消費人群,讓消費者可以更好地觀察產品,而生產廠家也可以根據事先展覽的情況來分析該產品的優勢和劣勢,從而調整產品屬性[4]。
三、全息影像技術在數字媒體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發展趨勢
目前,全息影像技術是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在某些條件下,其可以進一步拓展設計人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真正為群眾構建出真實的虛擬世界。一方面,當前VR技術的快速發展,多種虛擬世界游戲被開發,玩家可以通過使用各種設備更加真實地在游戲中感受戰斗和射擊體驗,滿足當前人們對虛擬現實的追求。另一方面,全息影像技術能夠滿足人們由二維轉向三維的藝術發展追求。
但同時,全息影像技術在數字媒體藝術設計中的廣泛應用也存在一定的阻礙。首先,該技術是一種綜合技術的結合體,會受到其他多種技術發展的影響,所以在實際操作中,很可能會出現科學技術無法滿足設計人員需求的問題。其次,全息影像技術必須要在特定的環境和光線下才可以實現,所以就目前的技術來說,其應用場景不多。
四、結語
總之,全息影像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下的重要產物,也是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發展的主要方向。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受到全息影像技術的諸多影響,其在目前的發展趨勢環境下面臨全新的挑戰與機遇。筆者結合全息影像技術的特點,分析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的發展方向,以期為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的發展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楊卉.探析視覺影像藝術設計對新媒體發展的影響[J].藝術科技,2019(11):92.
[2]張懿丹.全息體驗情境下新媒體藝術交互邏輯研究[D].合肥:合肥工業大學,2017.
[3]王樂,任小甲.全息影像技術對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的重要影響[J].藝術研究,2020(01):122-124.
[4]高仝.全息影像技術在現代商業廣告設計中應用的思考[J].美術大觀,2017(09):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