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娜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涉及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貫穿整個教育教學過程,在各個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基于此,本篇文章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進行研究,以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引言
現如今,對學生健康的定義不僅指強健的體魄,從另一方面來說,心理健康更應被重視。因為,心理健康與一個人的生命軌跡、生命活動、心理發展等都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在當前校園的教育生活中,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課堂教學之中,已是有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之勢了。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要運用適合的方法。小學生們的年紀較小,思想心理都還未成熟,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應遵循以下幾點原則。第一,要將心理健康教育做到潛移默化。語文是一項重視思維的課程,在此過程中將心理健康教育潛移默化地進行融合能實現理想的教學目的。在實際過程中可以通過教學內容進行閱讀思考,讓學生思考文章中的思想,提升學生欣賞能力的同時也做到了心理思維的引導。第二,針對性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學習中小學生的年齡相對較小,對事物的認識還不夠全面,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心理承受能力都存在一定差異性。所以老師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要重視學生們的差異存在,讓心理健康教育能變得更有針對性,讓不同學生都能得到良好的提升,也讓心理健康教育有良好的教學效果。第三,樹立榜樣作用。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和學習能力是很強的,在教學中老師可以以自己為榜樣,為學生傳遞正確的思想觀念,端正小學生的言行舉止,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意義。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方法
2.1中華傳統文化的學習
正所謂,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例如,小學課文中所學習的,“人之初,性本善”,又如“凡出言,信為先”。這些名言警句、詩詞諺語教授廣大學子為人誠信、善良的道理。從方方面面去培養學生優秀、善良、謙虛、誠信的美好品質,不斷地健全他們的人格。除了學習名言警句、體會優秀的文化精神外,我國歷史上不少的英雄人物與英雄事跡也值得學習,教師可以通過播放英雄事跡短片、電影、情景再現等靈活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英雄事跡,從而令學生能學到英雄美好的精神與品格。例如,學習黃繼光的故事時,教師可以播放黃繼光革命烈士的相關短片或影像,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再借助革命先烈的故事,讓學生進行適當的思考和寫作,讀后感或心得體會就是學生表達感想的很好形式。當然,教師還可以舉辦更豐富的活動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感想,如手抄報、吟誦優秀歷史人物精神等靈活的表現方式來展現自己的思想與情感。也可以通過人物傳記《愛的教育》閱讀,讓學生學習到人物傳記中的高貴品質,學習其明事、正理,教師也可以展開品讀會,與學生一起品讀故事,引導學生學習主人公的高貴品格與優秀精神。
2.2根據游戲教學,加強學生的心理建設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在給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的時候,可以結合游戲教學,以此來促進學生心理建設的發展。對于小學階段的教學工作來說,游戲教學可以說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和方式之一。所謂的游戲教學實際上就是指教師在給學生推進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通過結合一些知識趣味小游戲的方式,來引導學生掌握課程知識的同時,實現學習興趣上的提升與發展。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這一年齡階段都是比較貪玩的,教師通過結合游戲教學的方式來落實對學生的教學工作,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知識學習的魅力所在。除此之外,學生在進行課堂教學學習的過程中,會對知識形成極大的學習興趣,并保持一種積極進取和高昂的精神。這樣一來,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建設工作,也能夠帶來極大的好處,從而是實現學生學習意識和能力上的提升與發展。
2.3關注現實生活,重視心理發展
小學生處在一個持續發展、不斷成長的過程中,在這一階段,他們有著極強的接受水平與模仿能力,因此在一些不利因素的影響下,小學生很有可能出現階段性的心理健康問題,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應該只關注于教材內容進行教導,更應該在日常生活中給予更多關注,重視學生心理健康。并且以合適的教學內容作為契機,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從而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以此達成有效的教學目標,并且將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實處。“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描寫了母愛的真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寫出了詩人對母親的深情,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父母親的無私奉獻和愛,教育學生要懂得感恩父母之情。現在幸福的孩子們很難體會到家庭經濟的困難和父母的辛勞,五年級課文“慈母情深”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一個很好素材,在教學中要是要注意引導學生仔細體會文中作者母親的辛勞和作者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喚起學生敬愛母親的情感。“父愛之舟”這篇課文讓學生在吳冠中回憶父親的場景和細節描寫中,體會深切的父愛。老師要借助課文細節,讓學生感受父母無私、深沉的愛,體會作者對父母之愛的感悟,聯系實際說說自己的經歷,尋找生活中讓自己感動、心疼的場景。老師要讓學生懂得父母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愛著我們!我們更應該多點體諒,多點懂事,就像作者一樣。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現代小學語文教育過程中,教師除對學生進行必要的知識教育外,心理健康的培養與發展同樣不可或缺,在實際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與必要性。通過創新方法、結合有效途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將心理健康教育滲入小學語文教學中,在潛移默化中影響每一位孩子的心理健康,幫助孩子正確認識世界。幫助孩子在提高成績的同時,引導孩子樹立集體意識,遇事不沖動的優秀品格。自信、熱情、大方的同其他同學和睦相處。
參考文獻:
[1]葸金鳳.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滲透[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1(02):123-124.
[2]南根喜.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21(02):88.
[3]譚莉.淺議小學語文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J].讀寫算,2021(02):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