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小力
【摘要】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其教學活動進行的理性觀察與矯正,從而提高其教學能力的活動,是一種分析教學技能的技術。通過教學反思能促進教師在教學中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能力,幫助學生真正的掌握和運用某項技術技能[1]。
一、教學設計的背景反思
本課以《課程標準(2017年版)》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為本次課的指導思想,在體育學科目標中指出培養學生的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體育核心素養引領課程目標、教學內容、學業質量、教學方式方法、學習評價等,作為一名一線體育教師能真正的把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好,就是把學生培養好了,也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把體育教學質量提高了[2]。
確定主題思想:
(一)本次課結合深圳改革40周年為大背景,結合“特區精神”突破、熱愛、堅持、奮斗為主題,并結合現在水平四學生的基本學習狀態、面對問題時學生自我分析解決的能力、心理抗壓能力等方面出發,將四種精神細化融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突破(克服困難,努力學習)、熱愛(學習生活,做有心人)、堅持(腳踏實地,跟緊老師)、奮斗(樹立目標,再接再厲),這樣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學生也能對國家時政有個很好的了解,同時也不覺得體育課只是一堂練習課,也可以帶給學生們不一樣的體育文化體驗,把體育核心素養真正落實到了實處。
(二)本次課主題的選擇,利于讓生活資源走進課堂,讓枯燥的籃球胸前雙手傳球教學更具有人文氣息,在本課程中教師嘗試運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對籃球傳接球基本技術的掌握與實踐應用,充分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情景教學氛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練習中,在愉快、輕松的學練氛圍中激發對體育課的興趣,進而提升學生籃球傳接球技術,從中激發學生的合作意識。
二、教學設計反思
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它是籃球運動中最主要的基本技術之一,是初中籃球教學中需要掌握和運用的一項基本技能,傳接球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團隊實力的發揮和戰術配合的質量。教材是有難度的,我設計了探究學習、分組合作學習等,結果都沒有讓自己滿意,就在自己不知所措時,我突然想起了,最近新聞媒體都在報道的“特區精神”,靜下心來分析這四組詞,眼前一亮,我知道我要上什么,這四種精神不論對于學生而言,還是我這個老師而言都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繼承和發揚。
三、教學實施過程反思
第一部分:熱愛
鈴聲響起了,忐忑不安的心情反而沉靜了下來,仿佛這塊場地只有我和學生,一聲口令,言語導入、手語暗示,似乎和學生就這樣毫無維和感的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有的學生在我講到深圳改革40年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時投來了發亮的眼神和吃驚的微笑,我知道孩子們已經開始喜歡這堂體育課了,所以我趁熱打鐵帶著學生進行熱身活動,這里我想說說我的場地,場地四周用竹竿加五星紅旗圍起來,可以豐富學生的熱身活動。帶著學生熱身慢跑,言語引導學生帶動學生主動參與到練習中,防止學生受傷,待學生跑完后,用音樂帶動學生做熱身操,因為之前的導入,學生在熱身操做的也特別的漂亮,這時我及時鼓勵表揚,趁著這個勁我安排了小組探究學習,拿到學習卡片后小組長們帶領著組員熱火朝天的就找地方開始練習了,我在巡視中發現孩子們的學習都很主動,有的組很快的就練上了。我知道這個點一定要快速的給與學生反饋表揚,這時有的組居然主動來問技術動作,這樣我想起一句話“做一名有心的老師,用心關愛學生”一定會在教學中收獲不一樣的幸福和反饋。第一部分“突破”主題的灌入收獲了小小的驚喜。
第二部分:熱愛
籃球運動對于女生來說是比較難得,如何讓學生愛上并熱愛籃球運動,我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我做了這樣的總結“孩子們,咋樣,有沒有對籃球有一點點感情了”,這里我為什么用“感情”呢,因為只有對某一樣東西有了感情、有了學習興趣,學生才會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否則這個學習的主體就不是學生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大打折扣。接著我又說:“當我們熱愛、喜歡我們的學校、我們的城市、我們的學習生活時,我們就會想辦法去克服困難,想辦法把它建設的更好,學習也是一樣的。學生點了點頭,微微的笑了。接下來設計教學環節,也比我預期的要好很多很多,學生的掌握運用程度也明顯的提高了。
第三部分:堅持
一個哨音,把學生集中到莪身邊,笑嘻嘻的對他們說“孩子們,難度要增加了哦,大家準備好了,”看著孩子們好奇而又不安的樣子,我說:“我理解你們,但當我在學習新東西時,大家覺得會不會一帆風順?”學生回答“不會”,我接著問“那我們怎么辦”,學生們用那稚嫩的言語回答道“想辦法,解決它”。在學生鏗鏘有力的回答聲中,我說:“在深圳發展的40年里,如果遇到困難,那么我們今天就看不見這么多的高樓大廈,而是看見的爛尾樓一片片;也用不上高科技,所以不論在學習還是生活中我們都要記住,遇到困難,堅持住,想辦法克服它”。說完這些安排練習,學生又熱火朝天的練了起來。
第四部分:奮斗
在學生能很好的利用基本技術的基礎上,我套用了身體素質練習,在介紹練習方法時,學生對呼啦圈的設置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是因為這一點在開始的練習學生只忙著去呼啦圈那里傳接球,而忽略了去的過程,這時我吹哨停止了訓練,問道“大家覺得練習的怎么樣?”大部分娃娃低頭了,我說:“大家的基本技術掌握的是很不錯,但是有一點我想問問,打籃球光有技術行不行?”學生說:“不行”。對,籃球運動需要有良好的技術,更需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作為保障。在接下來的練習中,練習效果明顯提高了。
參考文獻:
[1]黃僑明.新課程環境中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0年10期
[2]《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