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樂津
隨著“萬眾創業、大眾創新”概念提出,大眾創新、草根創業儼然已經成為了我國社會的發展新熱潮,在給我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提供了重大助力的同時,對于人才綜合素養與能力的需求也有了新的發展。鑒于此,包括高職院校在內的高等院校只有根據時代發展需要,在重視學生專業能力發展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素養的培養重視程度,才能更好地適應當前社會發展需要。教師作為教育教學效果的重要影響因素,是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有效發展、不斷完善應當予以重點關注的部分。基于此,本文首先對“雙創”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任務目標以及建設過程中的存在問題進行了研究,其次就“雙創”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對策措施展開了探索。
在我國,創新、創業作為兩個相對獨立的概念首次合并在一起提出大約是在21世紀初,“創新創業教育”概念也由此而誕生,并在就其內涵進行拓展完善,具體實踐操作研究的過程中,逐漸為我國學術領域所接受[1]。與此同時,在國家經濟發展轉型、創新戰略制定與實施等外部大環境背景的影響下,創新創業教育開始上升到國家層面,并成為高素質人才培養過程中應當予以重點關注的部分。基于此,包括高職院校在內的高等院校普遍加強了對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在推動了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同時,一定程度上也讓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更為明顯地暴露了出來,亟待解決。創新創業師資隊伍作為引導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有效開展的關鍵影響因素,理應予以重點關注。
一、“雙創”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任務目標
在“雙創”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改革相關意見與管理辦法指出,當前高等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發展應當適應國家的創新發展戰略驅動需要,符合經濟發展轉型要求,推動院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發展完善,于未來的社會生活中、創業就業中,更好地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與重要意義,肩負起時代發展的重擔。基于此,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也應當適時發展,通過完善教師引進辦法、實施教師績效考核標準以及加強創新創業教學培訓等諸多方式,進一步推動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有效發展,不斷完善。
二、“雙創”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制度體系不完善,教學外部發展環境惡劣
高職院校作為專業技能人才的培養搖籃,與普通高等院校是有所區別的,有著自身的專屬辦學宗旨與特點特色,在推動社會各行業領域發展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與意義。在當前社會,各行業領域發展除了需要專業技能人才之外,對創新型綜合人才的需求也與日俱增的“雙創”大環境背景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要想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自然也需要加強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重視程度。在就當前社會發展需求展開調查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相關教學制度與人才培養體系,是促使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有效發展的關鍵。當前很多高職院校雖然于一定程度上認識到了加強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受限于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發展歷史經驗等因素,當前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活動的具體開展很大程度上還是沿用普通高校的固定模式,缺乏適應性的同時,也給教學活動的實際開展提供了相對惡劣的外部環境,不利于創新創業教育的成長與發展。
(二)理念認知不完善,創新創業專業素養欠缺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成長,當前我國已經迎來了經濟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以創新來促進發展是未來經濟發展成長的關鍵,人才的創新能力在其中發揮著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決定了高校需要加強對于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重視程度。當前雖然很多高職院校已經意識到了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具體認知以及理念理解上仍是有所偏差的[2]。它們或是相較于創新創業教育而言,依然更為重視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或是將創新創業教育固定化簡單化,單純地將其看作是學生的就業指導課程、各種形式的創業大賽等等,著重強調創新創業教育的現實意義,過分強調商業利益與賺錢能力,缺乏對于創新創業知識的傳授的同時,也無法有效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導致了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活動的具體開展效果不盡理想,很多學生的創新創業專業素養仍是十分不足,嚴重影響其未來的發展與就業。
(三)教師數量不充足,師資隊伍構成參差不齊
當前不管是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師數量嚴重不足,據教育部調查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高校專職創新創業教師僅有不到3萬人,很難滿足正常教學活動需要的現實狀況;還是我國創新創業教育起步發展較晚,相關專業開設尚不完善,教學內容尚不完備,需要進一步發展的現實狀況,都于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與成長,降低了教育教學活動的實際開展效果。與此同時,很多高職院校受限于自身實際狀況,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活動從業人員只能由其他專業教師亦或是行政管理人員暫替[3],導致了創新創業教師來源構成相對復雜,于年齡狀況、學歷層次、專業教學能力等等方面嚴重參差不齊的現實狀況,也會于一定程度上給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活動的實際開展效果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
(四)專業結構不完善,與社會實際需要脫節嚴重
“雙創”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具有自身的獨特屬性,一方面它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學術性教學活動,相比較理論知識傳授而言,更加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鍛煉與培養,另一方面它也不同于高職院校的傳統課程教學活動,相較于專業知識能力傳授而言,它更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培養,對教師的能力素養有了新的更高的發展要求。當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社會各行業領域對創新型人才需要數量日益增加的大環境背景,在有效推動我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發展的同時,也對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新的發展挑戰。當前很多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師由于缺乏相關實踐經驗,導致的知識結構與能力素養不完善問題,對于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具有很強的負面影響,嚴重脫離社會實際發展需要。
三、“雙創”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對策措施
(一)完善制度體系,創造良好的外部教學發展環境
制度體系建設是促使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基礎保障,能夠為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教師專業教學能力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應當予以重視。于當前的“雙創”背景下,進一步完善制度體系,為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以及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教學發展環境,一方面可以在關注外部經濟發展狀況與實際需要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發展當前的創新創業教學內容與體系結構。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借鑒高校創新創業教學經驗的過程中,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應當結合自身的實際狀況予以取舍,有效避免照搬高校教學經驗帶來的不相適應性。
(二)加強理念理解,進一步完善創新創業專業素養
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理念認知是否成熟完善既是影響“雙創”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活動能否有效開展的關鍵,也是影響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效果的重要因素。鑒于此,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既要避免受傳統教學思想影響,只關注專業知識技能傳授,忽視創新創業教學,也要避免將創新創業教育簡單化,單純固化為就業指導課程與創業大賽,忽視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培養。基于此,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師應當在加強自身對創新創業相關理念的認識與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自身的創新創業專業素養培養,在借助相關創新創業大賽培養學生實際創新創業能力的過程中,注重理論知識總結與概括,引導學生進一步發展自身的創新創業精神。
(三)適當增加教師數量,進一步規范師資隊伍構成
鑒于創新創業教育師資是“雙創”環境背景下影響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活動能否有效開展、取得良好教學實效的關鍵,高職院校一方面應當在完善相關師資引進標準的基礎上,適當增加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專職教師數量,避免由其他專業教師亦或是行政管理人員暫替帶來的師資隊伍構成參差不齊,嚴重影響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效果的情況狀況發生,為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活動有效開展打下奠定基礎[4]。另一方面,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應當進一步豐富教育教學內容,完善相關教學課程開設,進而保證相關教學活動得以有效開展。
(四)完善教師專業結構,與社會的實際需求相適應
“雙創”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所具有的獨特屬性決定了,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既需要有專業的理論知識,注意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關注學生實踐能力鍛煉與發展。鑒于當前很多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師實踐經驗相對缺乏的現實狀況,高職院校可以引導教師走出校園,于企業之中進行實踐經驗累積的方式豐富自身的實踐動手能力,完善教師專業結構的同時,也能促使課程教學活動與時俱進,與社會的實際需求相適應。與此同時,還可以邀請創業實戰經驗豐富的專家學者來進行相關指導,有效彌補以往教學過程中的不足指出,推動教師與學生共同成長發展[5]。
綜上所述,師資隊伍建設是“雙創”環境背景下影響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效果的關鍵所在。基于此本文對“雙創”環境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問題與對策措施展開了探究與探索,以求為今后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完善與發展提供些許參考。
(作者單位: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高成瑨.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現實困境與突破路徑[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7(04):71-74.
[2]于芳.地方高校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探索[J].科技導刊,2019(28):83-84.
[3]孫翠艷.新木桶理論視角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研究:以廣西高校為例[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14):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