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仁亮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改革,初中學校的教學模式受到了很大的變革,體育課程的教學也和以往有所不同。如何促使初中學生主動參與體育課程、如何提高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如何營造輕松愉悅的體育教學氛圍成為了初中體育教學的難點和關鍵。因此,初中體育的教學模式需要不斷地創(chuàng)新,提高學生體育課堂參與的積極性,促進中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初中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體育課一直不受到重視,隨著應試教育的改革,越來越多的教師注重學生體育課程的自主參與程度。因此,體育課程的創(chuàng)新應該結合初中生的年齡特點,制定體育教學計劃和方案,從而培養(yǎng)學生個性的同時,激發(fā)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1 傳統(tǒng)初中體育的教學模式
傳統(tǒng)的初中體育課,一般都是由教師帶領學生做準備活動,練習廣播體操,或者進行耐力跑、籃球、排球等體育考試科目的訓練。體育課的教學步驟往往枯燥單一,并且不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所有訓練過程統(tǒng)一。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完全按照考試要點進行練習。并且體育課程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老師講解要點,學生自我練習的時間不夠,很難掌握真正的本領和技巧,久而久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降低,大部分學生在自由練習時間站著聊天,進行休息。天氣逐漸轉涼的體育課,大多數(shù)女孩子都不愿意動;然而天氣炎熱的時候又不想出汗站在那里,等到教師走過去只是裝模作樣的進行練習,導致體育課堂的教學成果并不理想。
2 提升學生自主性策略
2.1 激發(fā)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興趣上升,參與的積極性隨之提高。初中教師結合學生年齡的特點,提升課堂的趣味性,營造輕松愉悅的體育課堂教學氛圍,提升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例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不同的興趣,建設不同的體育小組,進行體育項目的教學。在課前,教師為學生講述相關的體育文化知識,體育歷史或者展示一些新奇有趣的體育視頻,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近距離的觀察體育比賽,增強學生視覺上的沖擊水平,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2.2 豐富教學內容
教師需要不斷豐富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從而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體育教學內容的多元化,需要教師和學生通過實踐,不斷完善和優(yōu)化教學的模式,幫助學生提高參與積極性的同時學會體育技能。因此,初中體育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的過程中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豐富教學的模式。
例如,籃球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三人制籃球對抗賽,在比賽的過程中,增強學生對于籃球比賽規(guī)則的掌握,熟練運用籃球技巧等等,將原本單一枯燥的三步上籃、罰球線投球、繞桿運球的訓練通過實際的籃球比賽進行訓練,豐富籃球教學的內容,也有利于學生團隊意識的培養(yǎng)。
2.3 讓學生成為主體
初中體育課堂的主體由教師轉變成學生,教師成為體育課堂的引導者,能夠從根本上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這樣子的教學模式能夠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學生主體意識不斷地提高,課堂參與的積極性隨之提升,從而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并且教師能夠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自由活動和自主練習,幫助學生掌握體育技能,實現(xiàn)“教”與“學”相輔相成。
例如,教師在示范之后,應該組織同學自由練習,讓學生通過實踐掌握體育技巧,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度。教師在學生自由練習的時候觀察學生的練習狀態(tài)及時的進行輔導和糾正,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短暫的時間,讓學生熟練的運用和掌握技巧。
2.4 注重個性化教學
每個學生的個性各不相同,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避免教學的方式單一,沒有針對性,導致體育課堂呆板單一。教師在開展個性化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挖掘每個學生的優(yōu)點,不斷根據(jù)學生實際掌握情況調整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
例如,足球課程普遍學生的參與程度較低,主要是由于學生的協(xié)調性不高,足球需要掌握的技巧較為復雜。教師在學生訓練的過程中觀察學生的個性,不斷調整教學的內容,利用足球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釋放初中生的天性,緩解學業(yè)中的壓力,通過足球游戲課程的培養(yǎng)完善學生個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身體協(xié)調能力。
2.5 引入評價體系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初中教師逐漸重視對于學生的綜合評價,幫助學生尋找到自身的不足及時糾正,鞏固和掌握動作要領;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的特長,建立自信心,從而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并且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評,學生自評等方式,更加全面、科學、合理地評價每個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升體育核心素養(yǎng)。
3 結束語
教師在進行初中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需要以長遠的眼光進行課程內容的設計,根據(jù)教學要求,結合學生的天性,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自主參與的積極性。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引入全方位的評價系統(tǒng),能夠幫助學生意識到自身的不足,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初中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作者單位:廣西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下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