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這些為人所熟知的四大發明外,中國勞動人民憑借著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頭腦,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總結經驗、發現新事物,實現了更多的發明創造,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作出了貢獻。
養蠶技術
相傳養蠶技術是由黃帝的妻子嫘(l9i)祖發明的。在黃帝與蚩尤大戰勝利后,黃帝成為部落的首領,帶領部落發展生產,馴養牲畜、主持農耕,嫘祖則被安排去制作衣冠。在制作過程中,嫘祖發現了蠶,并發明了養蠶抽絲的方法,用蠶絲制成絲綢制衣,取代了獸皮制衣,制出的衣物不僅輕便,也更加精美。根據考古資料顯示,在新石器時代,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就已經懂得養蠶采絲了。在漫長的歷史時期里,我國是世界上唯一掌握此項技術的國家。
你覺得養蠶技術是不是嫘祖一個人發明的?
水稻種植
中國是粟和稻的故鄉,一萬多年以前,湖南道縣一帶就已經開始種植水稻了。原始農業也是在這個時候興起的。到了漢代,水稻已經廣泛種植。稻米熱量高,是優質的主食,還能釀酒、制糖,莖稈還可以養活畜類,是非常有意義的經濟作物。隨后,中國的水稻種植向西傳播到印度,又在中世紀時傳入歐洲南部。
瓷器
最早的瓷器可以追溯(s&)到商代中期,是由陶器演變而來。不僅種類多樣,而且色澤鮮艷美麗,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作為用具,也可作為觀賞品。我國的瓷器在歲月長河中得到積淀,制造技術不斷向前發展,是人類歷史上的寶貴財富。
水車
最早的時候人們在耕種中需要澆水的時候,是以人力提水的方式運水。這樣的運水方式非常勞累,工作效率也不高。古代勞動人民發揮了偉大的智慧和創造力,研制出能夠汲水、運水的工具,這就是水車。據記載,最早的水車是東漢畢嵐制造的,被命名為翻車,可以取河水澆灌田地,大大提高了耕種灌溉的效率,為人們廣泛發展農業奠定了基礎。
你有沒有發明東西的想法?說說你想發明什么。
摘自化學工業出版社《了不起的中華文明》第二季《你好,四大發明!》,由化學工業出版社授權選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