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停
摘 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水利工程建設取得了巨大成績,不管是基礎設施方面還是水利技術方面都有明顯的進步。在這一過程中,水利技術創新是推動水利工程有序實施、降低水利工程建設成本及提升水利工程使用效率的一條重要途徑。新時期,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單位應緊隨時代發展腳步,不斷創新水利技術,提升水利工程管理能力,推動我國水利事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水利設施;新技術;應用要點
對于人們生產生活而言,依法治水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減少臺風暴雨洪水的影響,水利管理部門要積極提升水利技術手段的應用水平,整合具體的技術升級和更新模式,維持水利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保障水利設施安全運行。
一、水利施工技術應用現狀
(一)地基處理技術
地基處理技術是水利工程中較常用的施工技術之一。在水利建設過程中,不同區域的地基情況會存在差異,須根據地基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施工技術,提高地基的承載力、地基強度,確保水利工程后期施工的穩定性、牢固性。現階段,對地基處理技術進行應用時,可利用其他方式對地基進行加固處理。目前,新型技術在地基處理過程中的應用較為普遍,混凝土防滲墻施工技術可有效防止地下滲流、地基沉降變形等問題。加固樁處理技術是當前較為常用的地基加固處理方法,加固樁體可利用分層填入碎石的方式進行振搗壓實,操作過程簡單,且能夠降低地基處理過程中的施工成本,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廣泛。
(二)BIM設計技術應用
為了提升水利工程建設質量,應開展工程項目的相關工作。傳統的設計模式下,水利工程設計工作多采用CAD設計模式,整體設計難度較大。水利工程設計包含較多數學、幾何項目的計算,尤其在幾何項目計算中,各異體型結構單元相互交叉,需要設計人員具有較高的空間分析能力、幾何分析能力,整體難度較高,易影響項目設計的精度。在全新工程建設模式下,BIM技術在水利工程項目設計中得到了廣泛應用。BIM技術具有信息完備性、關聯性和一致性等特征,且可視化、協調性、模擬性的特征較為突出,依托該技術,設計人員可進行設計的優化和出圖管理。在實際設計中,BIM技術創造了一個全新的設計平臺,基于該設計平臺,設計人員可模擬水利工程設施三維模型,在該模型下,可系統展示水利工程基礎建設環境、施工導流、主體建設、工程影響因素等諸多內容,直觀展示了項目設計內容,提升了水利設施的整體設計質量。
(三)數據庫技術與GIS技術
眾所周知,數據庫與GIS這2種技術都主要用于對既有數據的儲存與使用,并構建起數據集中的系統,給后續各項計算工作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就目前而言,數據處理方式在不斷完善,工程測量的數據量規模有所擴張,要想保證數據信息的應用更加科學,就需合理安排這些專業化技術。通過構建數據集中的系統或者借助GIS技術來建立專門的信息儲存與調取體系,若是需要獲取信息,就能在系統的作用下直接調取,這樣能夠避免出現重復作業的現象,而且系統也能隨時提供數據搜索、研究分析及應用等功能,給計算工作奠定良好的數據基礎。
(四)預應力錨固新技術應用
作為一種新型技術,預應力錨固技術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在現階段的水利工程建設中,預應力錨固技術的應用范圍有限,應進行技術應用范圍的進一步拓展。分析技術應用過程,預應力錨桿和預應力巖錨是預應力錨固技術應用的兩種基本形式,兩種技術的配合應用可改變水利工程的受力情況,對水利設施的加固處理具有積極作用。在預應力錨固技術應用中,應注重錨孔和錨索的質量控制。錨束是預應力加載的工具,錨頭、錨固段是主要的受力點。項目施工中,按照造孔、編束、放束錨固、張拉、防護的技術流程實用預應力錨固新技術,可提升該技術的應用水平,確保水利結構整體的穩定性、安全性。
二、水利施工技術的發展與創新措施
(一)嚴格遵循水利工程建設機制
為了提高水利施工新技術的應用水平,促進水利施工技術的發展,應嚴格遵循我國水利工程建設的相關程序,保證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施工技術的規范性、有序性。(1)須做好項目立項、報建、開工、竣工驗收等關鍵節點的質量控制、管理工作,確保各施工階段均具有嚴格有效的規章制度進行約束管理。(2)在施工項目中,上階段工作未完成時,不可批準下一段的工作。施工團隊應根據工程設計審批機制開展施工過程,未獲取批準的項目禁止開工。(3)施工單位須嚴格按照單元分布、單元工程完成質量評定工作,并對水利工程的具體施工質量進行科學評價,未經過質量驗收的工程不可投入使用。
(二)加強水利水電工程建筑中施工技術的監督力度
施工現場的管理工作離不開監督,在施工過程中,需要派遣專門的工作人員與管理人員對施工現場的施工技術進行監督。在選擇監督人員時,要保障監督人員具備較高的施工經驗以及監管經驗。在施工的過程中,不但能夠合理行使自己的監督權利以及管理權力,還要保障施工過程中管理人員能夠為基層施工人員提供技術支持,糾正施工人員的錯誤施工行為,減少由個人原因導致的施工質量問題。另外,還要在施工現場布置監控設備,方便管理人員第一時間發現施工現場存在的問題以及施工人員施工行為中存在的不足。
(三)強化對材料質量的技術控制
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設過程中,其施工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建筑材料質量的影響。隨著我國水利行業的不斷發展,市場上的水利工程建設材料類型與數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加,各種材料的質量標準也存在有一定差異性。因此水利施工企業還要加強對施工材料的控制工作,在進行材料采購與配置過程中還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首先在進行材料采購時,需要就預算或者購置材料的成本控制情況進行明確,其次要保障材料質量能夠達到水利工程的建設需求。在進行材料采購過程中,要求水利施工企業能夠做好采購人員的培訓工作,還需要擁有良好的質量跟價格權衡能力,借此確保材料配置的合理性。在進行材料質量技術控制中,要求在水利工程施工之前能夠做好施工材料的質量檢驗,對于存在質量問題的施工材料嚴禁進入到施工場地中。為了獲得良好的材料質量控制效果,水利施工企業要對現有的質量檢驗技術進行不斷優化與完善,提升材料質量檢驗的合理性,從而獲得良好的材料質量控制效果。
(四)提高工作人員技術水平
施工人員作為工程的實施者,需要具備一定的技術能力。所以對于施工人員的培養和管理同樣重要。根據工作人員的不同分工,對專業能力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要根據工程實際需求,進行人才能力針對性培養。尤其是在一些先進技術和設備的操作使用上,要事先開展培訓工作,同時,還要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安全教育,避免出現安全事故。
三、結束語
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對水利工程整體建設效益具有深刻影響。新時期,水利施工人員應明確工程項目建設中使用新技術的必要性,結合項目實際建設情況,使用多種新技術,并嚴格把控技術應用要點,有效提升水利工程項目施工新技術的應用水平,實現水利工程生態效益、質量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
參考文獻:
[1]姚璐,朱震東,王璐.水利工程岸坡生態防護新技術的應用與展望[J].水利技術監督,2020(5):232-234.
[2]謝運妮.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新技術應用及環境保護的探索與思考[J].信息周刊,2020(27):1.
[3]呂中東.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的新技術應用模式[J].科學技術創新,2020(6):105-106.
[4]顧曉偉,鄭寓,施克鑫,等.新時期水利標準體系收錄原則的探索與實踐[J].水利技術監督,2020(5):7-10.
[5]張艷梅.淺析水利科技推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山西水利,2019,35(9):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