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立秀 杜亞南 王艷華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行剖宮產手術的產婦施行舒適護理的效果。方法:在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間本院產科收治的行剖宮產生產的產婦中抽取80例納入觀察對象,通過隨機數表法將所有的產婦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0例,對照組產婦行常規護理,實驗組產婦行優質的舒適護理,對比兩組產婦的焦慮情況、新生兒知識掌握評分、依從性、預后護理滿意度。結果:實驗組產婦在接受舒適護理后,和對照組相比,患者的心理狀態顯著改善,焦慮狀況減輕、患者的新生兒知識掌握評分、依從評分和護理滿意度均顯著更高,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剖宮產產婦積極開展舒適護理的臨床效果突出,能夠進一步促進產婦的恢復、緩解產婦的焦慮、提升滿意度,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剖宮產;舒適護理;母乳喂養率;依從性;婦產科
大量研究結果顯示,剖宮產后仍然有較高幾率出現產后并發癥,危害到產婦的身心健康,不利于產婦積極開展母乳喂養,違背了醫療事業發展的初衷[1],由此可見,做好產婦剖宮產過程中的臨床優質護理具有現實價值。本次研究分析了行剖宮產手術的產婦施行舒適護理的效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間本院產科收治的行剖宮產生產的80例產婦納入觀察對象,通過隨機數表法將所有的產婦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0例,對照組產婦年齡19-34歲,平均年齡(26.14±1.12)歲,孕周31-37周,平均(36.21±1.22)周;實驗組產婦年齡20-36歲,平均年齡(26.15±1.22)歲,孕周31-37周,平均(36.22±1.15)周。所有產婦中經產婦34例、初產婦46例,納入標準:所有產婦均符合剖宮產指征[2];無嚴重妊娠并發癥;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曉研究內容;本次研究通過了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排除標準:合并感染疾病或重度臟器功能性疾病;順產產婦;產后大出血產婦;多胎產婦。本次研究選擇的兩組樣本產婦的基線資料對比無顯著性差異,可以進行對比研究(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產婦行常規護理,包括體征監測、健康教育、心理護理、起居指導等內容,實驗組產婦行優質的舒適護理,如下:
大多數產婦會因擔心自己和孩子的生命安全而感到焦慮、悲觀。甚至會由于長期處于緊張狀態中會引發大出血[3]、產后抑郁等并發癥。這不利于產婦的身體康復,因此需要手術室護理人員做好產婦的心理疏導,向產婦和家屬介紹院內的婦產科醫療服務內容和醫護人員安排概況,讓其對手術流程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并提高信任感,加強與產婦及其家屬的溝通、交流,耐心服務患者,了解患者的具體顧慮和焦慮狀況,幫助產婦排解心理障礙、提高配合醫生工作的依從性。為患者營造良好的手術環境,保證溫度、濕度的適宜[4],當產婦出現疼痛不適的狀況時候,可以通過握手、撫摸等方式獲得安慰患者,胎兒出生后及時告知產婦胎兒的性別、體重、健康狀況等,讓產婦安心,手術結束后做好產婦的臨床觀察和交接工作,做好后續護理工作。在產婦剖宮產手術結束后六個小時平臥期間,護理人員要及時給予產婦左右腿驅動治療,同時聘請專業人士給予按摩,并鼓勵產婦腿部有知覺后適當活動,六小時后適當搖床坐起,24小時拔除尿管后,鼓勵產婦進行適當的下床活動,促進下肢深靜脈血液回流,改善產婦的體內微循環。
1.3 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通過對比兩組剖宮產產婦的焦慮情況、新生兒知識掌握評分、依從性、預后護理滿意度得出最終結果[5]。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涉及統計學相關數據資料均通過利用SPSS21.00軟件進行進一步處理和結果計算,其中計量相關數據資料選擇卡方檢驗進行處理、計數相關數據資料采用t檢驗方式進行處理,當計算結果得出P<0.05之時,則代表差異具有一定統計學上的意義,存在研究價值。
2 結果
2.1兩組剖宮產產婦的焦慮情況對比
表1可見,實驗組產婦加強舒適護理后,和對照組相比,患者的心理狀態顯著改善,焦慮狀況減輕,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剖宮產產婦的新生兒知識掌握評分、依從性對比
表2可見,和對照組產婦相比較,實驗組剖宮產產婦的新生兒知識掌握評分更高、護理依從評分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剖宮產產婦的預后護理滿意度對比
表3可見,和對照組產婦相比較,實驗組產婦及其家屬的護理滿意度均顯著更高,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隨著社會的持續發展和國家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6],我國的妊娠率有所提高。剖宮產和順產是臨床常見的分娩方式[7-8],剖宮產手術相對順產而言,手術創傷較大,產婦會因為對手術的恐懼產生負性情緒,不利于優化母嬰結局。由此可見,做好剖宮產術中產婦的優質護理十分重要[9],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產婦在接受舒適護理后,與對照組相比較,患者的心理狀態顯著改善,焦慮狀況減輕、患者的新生兒知識掌握評分、依從評分和護理滿意度均顯著更高,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針對剖宮產產婦開展積極的舒適護理的效果突出,能夠緩解產婦情緒、提高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王義會,王惠琳,李穎.剖宮產術后十二點式母乳喂養姿勢的臨床效果評價[J].護理管理雜志,2020,20(6):429-433.
[2]蔡賢華,儲燕.剖宮產術后產婦主觀幸福感與母乳喂養自我效能、母親角色適應的關系分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9,25(30):3908-3912.
[3]李智敏.二胎嬰兒母乳喂養的影響因素分析與護理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4):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