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
摘要:黨校教師隊伍建設是黨校工作的重點,要注重提高教師的政治素養、不斷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推動黨校教師參與實踐鍛煉、擴大教師隊伍規模、加強學科建設、切實保障教師的權益等。
關鍵詞:黨校;教師隊伍;建設
黨校教師是我們黨不可多得的一支理論力量,黨校教師隊伍建設是黨校事業發展的關鍵,對提高黨校培訓工作的質量、打造一流干部教育培訓基地至關重要。
一、注重提高教師的政治素養。
黨校是黨員干部教育的神圣基地,黨校姓黨的根本原則,對黨校教師提出更高的標準和更嚴格的要求。除了需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功底和教學科研能力外,黨校教師還必須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包括堅定的政治信念、敏銳的政治鑒別力、可靠的政治忠誠度等。黨校教師要更加嚴格黨性鍛煉,堅定政治信仰,對馬克思主義要真懂真信,站穩講壇牢牢守住意識形態主陣地,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武裝黨員干部,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把理想信念浸入黨員干部的靈魂。要堅持用學術講政治,把黨的理論背后的學理支撐、邏輯關系講清講透,努力做到上“接天線”下“接地氣”,推動黨的理論入腦入心,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二、不斷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
“師為高學”,黨校教師要在課堂上立得住,就必須始終站在思想理論的前沿,領先一步準確把握黨和國家的發展戰略和政策措施。要加強學習交流和培訓輪訓。進一步明確對教師外出學習、研討交流和培訓輪訓的投入支持,中央和省級黨校應切實擔負起基層黨校師資隊伍培訓任務,制定規劃并正式納入教學培訓計劃,適度增加舉辦黨校師資培訓班、研修班等班次,定期輪訓,比如每3年輪訓一遍。要注重對青年教員的培養,特別是要做好青年教師骨干的選拔與培養工作。
三、推動黨校教師參與實踐鍛煉。
要將黨校教師掛職鍛煉納入組織部門的統一工作安排。習近平總書記在黨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出:“要加大黨校教師到黨政機關或基層掛職鍛煉力度”。要形成制度,以增加黨校教師接觸實際的機會,增加實踐的經驗,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進而增強黨校教學科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咨政服務能力。要落實黨校教師交流的規定。《條例》規定:各級黨委要支持和幫助黨校做好優秀人才選調工作,建立黨校干部內外交流制度。總書記進一步提出:“加強黨校同其他黨政機關和單位干部交流的力度。”因為受體制等因素的影響,現有基層黨校教師只有進口沒有出口,久而久之教師隊伍固化,不利于年輕教師的成長。要改變這種 “一潭死水”的現狀,必須進一步落實《條例》規定和總書記的講話精神,給優秀的教師提供更多渠道的成長機會,形成開放式的人才交流模式,調動教師提升綜合素質的積極性。此外,還要形成參加黨委政府工作例會制度、專題調研制度等。
四、擴大教師隊伍規模。
現有的大黨校格局,承擔了原來黨校、行政學院、社會主義學院、機關黨委黨校、市區黨校等干部教育機構的教學、科研等工作任務,工作量驟增,每年舉辦的各種主體班次、培訓人數是過去的十幾倍,科研任務也增加了很多。但作為市地級黨校,教師隊伍的人數并沒有增加,仍然是原有的編制規模。這種矛盾帶來的后果是教師授課及科研任務繁重,疲于應付,沒有精力因班施教,無法做出科研精品,咨政服務能力也很難得到提高,直接影響了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質量提升。應根據目前干部教育事業發展的實際需要,研究提高黨校教師隊伍的比例,適當增加與工作量相匹配的編制和崗位設置。要嚴把入口關,在現有教師編制有限、隊伍固化的條件下,嚴把入口關尤為重要,招錄的教師如果不能勝任,無法流動到黨校的其他崗位,無形中加大了其他教師的工作量。
五、加強學科建設。
學科建設是加強黨校教學科研工作、提升師資水平、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建設,是體現黨校辦學特色、地位和作用的關鍵環節。要抓住黨的基本理論和黨性教育這個黨校學科體系建設的“牛鼻子”,特別注重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學科的建設,制定學科建設規劃,明確主要目標,著力培育重點學科。要優化教師隊伍的學科結構,形成由學科帶頭人、學術骨干和后備人才組成的學科隊伍,注重各學科中青年教師骨干的選拔與培養。要推動實施“名師工程”,著力培養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知名教師,培養造就一批忠誠于馬克思主義、在學科領域有影響的知名專家,發揮示范引領和帶動作用。鼓勵教研部教員依托學科優勢,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積極開展咨政服務。
六、切實保障教師的權益。
要明確黨校教師的待遇保障。《條例》規定:黨校教師享受國家規定的有關教師的各種待遇。但實際中黨校教師的待遇既不同于中小學教師,也不同于高校教師,究竟享受哪類教師的待遇沒有明確具體的規定。要形成科學的薪資待遇制度體系。黨校是個參公人員、專業技術人員、事業管理崗人員和工勤人員編制“四合水”的單位,工作人員待遇規定呈現多元化格局,由于各類人員的待遇規定不同,調整不同步、不同幅,以往曾有過相互間的相互攀比,形成比較微妙的心理落差,挫傷了大家的積極性。現階段也同樣存在類似的問題,比較敏感,應明確適度向教師傾斜,增強教師崗位的吸引力。要形成尊師重教的氛圍,只有政治上受重視,工作上受重用,生活上受關愛,才會激發教師愛崗敬業、追求卓越的工作熱情,提升使命感、榮譽感和成就感,才會從內心熱愛、安心黨校的教育事業。
參考文獻:
[1]石靜文. 堅持黨校姓黨加強黨校教師隊伍建設[N].光明日報. 2016年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