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們的綜合素質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對身體健康的關注度在提升,而且在健康戰略背景下,提升人們的對健康的關注,保險在健康管理中發揮的作用比較大,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對于醫療保險基金的重視程度也在提升,希望借助基金提升對健康的保障。但是,醫療保險基金行業發展的影響因素較多,給運行帶來了負面影響,增加了運行的風險,對投資者來說非常不利。對此,需要相關部門以及醫療保險基金企業對運行風險等進行整體分析,盡可能地規避基金運行風險,為基金的可持續運行提供保障。
關鍵詞:醫療保險基金;風險;對策
醫療保險基金是按照法律、法規等相關規定,實施社會保險,保證職工身體健康的專項資金,屬于社會保險基金的重要部分,在社會保險制度中地位非常高。目前,我國正在進行醫療保險制度的改革,在勞保醫療制度等方面也進行了相應的創新,提升了個人的自我保健意識,實現了權力和義務的統一。伴隨著醫療保險制度的不斷改革,需要強化基金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 醫療保險基金運行風險和原因
1.1財務管理水平不足
醫療保險基金的資金量非常龐大,所以對財務管理者的水平有著較高的要求,管理能力不足就會對保險基金的運行活動產生影響,增加財務風險。目前來說,我國基金運行的主要財務問題為:異地即時結報比例低,基金財務監督的職能沒有充分發揮;醫保基金投資保值的增長幅度與社會的需求存在較大的偏差;醫保基金財務管理人員的個人能力以及專業能力不足,無法滿足工作的要求。這些財務問題,都增加了醫療保險基金的運行風險[1]。
1.2制度框架以及政策不健全
對已達退休年齡的職工來說,不需要繼續繳納保險,不繳納基金會增加基金支付的壓力,而且伴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不斷加速,退休人員的占比在不斷上升,導致醫療保險基金收入下降,但是退休人員需要支付的養老金在不斷增加,門診部門的病人也在增多,其中老年人占比較高,增加消費基金的支出數目,所以在大病保險基金中,約70%的支出都用在退休員工。有限資金與參保職工數量的不斷增加,與醫療需求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尖銳。近些年,我國出臺的健康中國戰略,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在提升,醫療需求在上漲。我國醫療保險遵循低水平、全覆蓋,盡可能地保障職工的基本醫療需要。但是我國醫療保險基金的籌資水平比較低,渠道來源比較少,而且隨著參保時間的延長,補繳的人數越來越少,僅依靠在職員工繳納的醫保基金無法維持目前的資金需要[2]。
1.3管理水平不高
我國醫療保險管理經驗不充足,尤其是在管理方法上,都在不斷完善,但是醫療基金的運行包含的知識非常復雜,統計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多領域,各領域交叉形成管理模式,但是我國的醫療保險基金運行體系構建比較晚,在基金管理等方面都缺乏優秀的人才,人才的缺乏就會對基金運行產生不良影響,降低管理水平,在監督上不完善,在基金運行中,無法滿足目前的基金運行需要。在醫保基金中,管理方式不完善,尤其是在藥品、診療、服務設施方面,支付的標準比較寬松,與醫療保險的基本醫療發生沖突。目前政府將很多藥物納入到醫保范圍內,但是對藥品的分類管理并沒有詳細劃分[3]。
1.4醫療服務行為不合理
在我國衛生體制中,醫院收益的主要來源為服務量,所以醫院追求經濟效益的提升,在市場上競爭,占據更多的份額,在這樣的背景下,分解住院方式出現,增加醫院的服務量,但是很多定點醫院在管理等方面,制度不完善,住院標準不嚴格,門診治療患者收治住院,出現小病大醫,對藥品檢查力度不足,材料占比較高,很多醫療機構中的可以抑制的患者轉移到外地治療,導致醫保基金的支付壓力上升[4]。
2.醫療保險基金運行風險的對策
2.1提升財務管理水平
推動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并對基金財務監督進行完善,提升監管水平。異地就醫結算能給職工等群體提供更大的便利,減輕醫保辦事機構的壓力,方便基金運行實現強化;提升醫保基金的增殖速度,擴大財務收益,對醫保基金來說,需要對投資手段進行優化,增加投資的渠道,提升投資收益;對財務管理人員需要做好培訓工作,提升職業道德以及個人能力,對財務風險實時甄別,并對防范體系實現完善和更新。
2.2完善保險基金運行制度
醫保基金需要擴大收入,提升基金對風險的抵抗能力,所以要增加收繳的力度,并對就業人員拓展參保的比例,并加快參保的進程,實現對參保結構的優化和完善。醫保經辦部門需要與人社、財政等部門進行聯合檢查,對應當補繳的保險,需要征收。對籌集的資金進行調整,對個人繳納和政府補助進行完善,提升結構占比的合理性,對老齡化醫療負擔較大的人群,需要增加籌資的渠道,提升醫療救助,實現醫療基金渠道的拓展。籌集資金劃入個人賬戶的方法進行調整,實現統籌共濟,分擔資金壓力。對支付機制進行完善,醫保基金主要來源于人民,所以在支付中,需要具備完善的支付制度,可以采取收定支的方式降低基金運行的壓力,要重視醫保對醫改的影響,在總額預算中,需要根據疾病類型、住院時間、付費等多方面因素,對醫保支付方式進行完善,并制定出服務協議,做好差別化支付,提升分級診療的合理性。對醫療機構來說,應轉向價值醫療方向,借助基金的杠桿效應,促使醫療機構提升自我壓控的費用,更好地體現出風險共擔,降低支付的風險[5]。
2.3完善監管服務
對藥品庫、診療項目等需要重新規劃,基本醫療保障為原則,對藥品和診療服務的支付范圍和標準進行明確規定,定點醫療機構以及定點零售藥店需要強化自身的管理,對騙保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對違法行為需要進行嚴格的監督,提升查處的力度,做好日常檢查、專項檢查,并增加檢查的力度,做到全范圍覆蓋,形成高壓的形勢,減少違法行為的出現。定點醫療機構以及定點零售藥店需要強化溝通和聯系,定期開展座談會,做好走訪工作,交流相關工作,對醫保機制進行協調,在醫、保基金控制等問題中,找到共識。在檢查、查處等標準中需要進行強化,保證相關工作的執行標準,提升執行的質量,并建立相應的投訴制度,對騙取醫保基金進行舉報,提升社會監督的作用[6]。
2.4做好三醫聯動
三醫聯動改革對藥品以及材料的招標進行規范,招標范圍擴大,尋求更多的優惠提供給參保人員;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需要建立良好的作風,做好醫德醫風建設工作,在診療服務中需要提供最合適的服務;提升基層以及社會醫療服務水平,借助政策和經濟杠桿讓參保人員在基層就醫,并減少醫療支出。
2.5重視計算機網絡
計算機網絡技術在各個行業都能發揮出作用,對醫療保險管理來說非常復雜,需要借助先進的管理工具來完成,建立計算機網絡管理,對醫療行為實現監督,對醫療行為實現全程監控,并完善計算機網絡的程序化和規范化,避免個人行為出現隨意性,在相關執行上需要有效。
3.結語
醫療保險基金運行中存在的風險較多,需要相關部門提升對其重視程度,對醫保基金管理部門需要對風險進行甄別,做出詳細分析,找到風險出現的原因,并根據實際情況等多方面因素制定出風險解決方案,提升基金運行的效率。
參考文獻:
[1]王連軍.醫療保險基金運行存在問題及監管對策分析[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理論版),2019(02):1.
[2]同夢娜,范秋硯.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基金運營"收不抵支"風險及應對策略——基于2010-2014年度統計數據的分析[J].保險職業學院學報,2020,34(01):79-84.
[3]馬丹旦.醫療保險基金管理與風險防范[J].財經界(學術版),2020(08):54-55.
[4]黃麗紅.影響醫療保險基金風險控制的幾大因素[J].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2019(01):63.
[5]張瀚心.從收支平衡看醫保基金運行風險及其管控改革措施[J].商訊,2019(11):132-133.
[6]蔣曉燕.醫療保險異地就醫基金支付風險及其管控對策[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0(04):73-74.
作者簡介:宋麗彩(1982-),女,漢族,河南新密人。主要研究方向: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