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利用中國家庭金融調查(CHFS)2011年和2013年兩期的數據采用雙重差分DID的辦法研究了2012年的延遲退休政策的宣告對于城鎮家庭風險金融資產配置的影響,結果顯示:延遲退休政策的宣告提高了我國城鎮家庭風險金融資產的配置比重。這對于我國促進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發展都是極好的,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延遲退休政策的出臺是很有必要的。
關鍵詞:家庭風險;資產配置;分析
金融投資是居民增加財產性收入的一個重要途徑。但是,現實情況是,我國家庭對金融市場的參與率并不高,特別是在風險較高的金融市場上,那里存在著“有限參與金融市場的神秘現象”。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越來越嚴重。數據顯示,到2020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的比例達到16.1%。延遲退休政策呼之欲出,并在2012年6月14日的發布的《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中首次確切說明: “研究彈性地延遲領取養老金年齡的政策”,我們也把此時間節點看作是延遲退休宣告的時間節點。雖然延遲退休政策到目前還未實施,但由于宣告效應和預期沖擊的存在,依然會對居民家庭的金融投資產生一定的影響。延遲退休的宣告一方面可能會使得居民由于預期養老時間的延長而降低對風險金融資產的持有;另一方面延遲退休的宣告可能會使得居民由于預期收入增加,收入風險的降低而增加對風險金融資產的持有。鑒于此,本文以延遲退休的宣告為切入點,研究延遲退休宣告對城鎮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的影響。
1.延遲退休宣告對城鎮家庭風險金融資產配置影響的實證分析
1.1數據來源
本文的數據取自中國家庭金融調查(CHFS) 數據庫,它是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進行的一項關于各類家庭微觀金融信息的全國性的調查。本文選取的是 2011 年和2013年兩期的CHFS的數據。首先根據家庭成員的年齡計算來確定家庭中的勞動力人口,再根據社會保障中的保險方式和現行的退休制度來確定家庭中已經退休的人口。用退休人口的數量除以家庭勞動力人口的總數得到退休勞動力人口比,當這個比率為1時說明該家庭不受延遲退休政策的影響為控制組,其余為實驗組。自從2011年上海率先試行“延遲退休”政策以來,上海樣本就被排除在外了。最后,剔除存在缺失值的樣本,最終得到 5127個有效樣本。
1.2模型構建
本文研究的主題是延遲退休政策的宣告對于城鎮家庭風險金融資產配置的影響,我們可以把延遲退休政策的宣告看作是一項干預政策,那么這一研究的主題就可以近似的看作是延遲退休政策的宣告對于城鎮家庭風險金融資產配置影響的政策凈效應研究。于是我們引入雙重差分計量模型DID,將對照組作為實驗組的參照系,將對照組政策干預前后的差異看做純粹的時間效應,綜合兩個差分的到雙重差分估計量(DID estimator),對政策的凈效應進行評估。此研究的樣本數為5127,采用的是雙重差分DID模型來看2012年6月14日的延遲退休政策的宣告對于我國城鎮家庭金融風險資產的影響。具體估計方程如下:
Y=α+β1Mi+β2Ti+ΓMiTi+Xit+ε? ? ? ? ? ? ? ? ? ? ? ? ? ? ? ? ? ? ? ? ? (1)
其中,Y是被解釋變量家庭風險金融資產配置,α是截距項,Mi是分組虛擬變量,Ti是時間虛擬變量,β1和β2分別是政策虛擬變量和時間虛擬變量的回歸系數。Γ是我們最關心的DID系數,也就是雙重差分估計量,即政策效應,ε為隨機擾動項。
為了盡可能地避免由遺漏變量引起的估計偏誤,本文在回歸模型中引入一系列控制變量Xit主要包括: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保險、風險態度、家庭收入。
在使用DID方法進行估計時要求滿足分組外生性。本文采用家庭成員并未完全退休的家庭作為處理組。相應的控制組則為成員全部退休的家庭。一般情況下,在我國是否退休并不是自己可以選擇的,而是依據法定退休辦法實施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延遲退休政策宣告與家庭成員的退休狀況可以認為是無關的。
1.3實證分析結果
回歸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家庭金融風險資產(1)是沒有加入控制變量的估計結果,家庭金融風險資產(2)是在加入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保險、風險態度、家庭收入這些控制變量之后的估計結果。在不加入控制變量時,延遲退休政策的宣告對城鎮家庭金融風險資產的影響為0.3918,并且是顯著的。在加入了控制變量之后,延遲退休政策的宣告對城鎮家庭金融風險資產的影響為0.1699,結果也是顯著的。結果顯示,在加入控制變量之后,年齡、受教育程度、收入、保險都顯著影響城鎮家庭金融風險資產。
2.研究結論
本文利用西南財經大學發布的中國家庭金融調查CHFS2011年和2013年兩期的數據,利用雙重差分DID的方法研究了延遲退休政策的宣告對于我國城鎮家庭金融風險資產的影響,發現延遲退休政策的宣告提高了我國城鎮家庭金融風險資產的配置,其中較可能的原因為延遲退休增加了家庭的預期收入,而家庭收入對家庭風險金融資產的配置是正的影響,所以延遲退休政策的宣告提高了我國城鎮家庭金融風險資產的配置。
參考文獻:
[1]李建軍,田光寧.我國居民金融資產結構及其變化趨勢分析[J].金融論壇,2001,6(11) :2-8
[2]林義.我國退休制度改革的政策思路[J].財經科學,2002(5).11—13
[3]楊璟.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必要性分析[J].特區經濟,2008(2).18-21
[4]康傳坤.提高繳費率還是推遲退休?[J].統計研究,2012,29(12):59-68.
[5]劉渝琳、李宜航:延遲退休年齡是否會帶來二次人口紅利?[J]人口與發展,2017(5).18-21。
[6]劉璨,凌晨,鄒紅.延遲退休政策宣告與城鎮家庭儲蓄率變動[J].財貿經濟,2019,40(04):130-145.
[7]楊博. 社會保障對家庭風險金融資產配置的影響[D].集美大學,2018.
[8]彭川.收入結構對家庭風險金融資產投資的影響——基于CHFS數據的經驗分析[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18,26(01):63-70.
[9]趙梓涵. 家庭人口結構與家庭風險金融資產選擇[D].西南財經大學,2017.
[10]David Ansong,Gina Chowa,Rainier Masa,Mathieu Despard,Michael Sherraden,Shiyou Wu,Isaac Osei-Akoto. Effects of Youth Savings Accounts on School Attendance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a Youth Savings Experiment[J]. Journal of Family and Economic Issues,2019,40(2).
[11]李卓,譚江濤,陳江紅,王琪.新一輪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效果評估——基于雙重差分模型的實證分析[J].價值工程,2019,38(11):19-22.
[12]孫林,胡玲菲,方巧云.中國自由貿易區戰略提升中國進口食品質量了嗎——基于雙重差分模型[J].國際貿易問題,2019(05):54-68.
基金項目:本文屬于北方民族大學研究生創新項目《延遲退休宣告對城鎮家庭風險金融資產配置的影響分析》(編號:YCX20041)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多春梅(1995—)女,漢族,云南大理人,單位:北方民族大學經濟學院,碩士研究生學歷,中國少數民族經濟專業,研究方向:地區投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