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科技領域加入了更多資本的環境下,一大批金融科技公司拔地而起。金融與科技的結合為金融科技這一行業注入了無限的生命力。在金融科技的影響下,傳統金融業開始了源源不斷的改革與創新。金融科技對金融業務、金融產業以及宏觀調控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其中,金融科技助力銀行轉型一項無疑是促進中小商業銀行貸款業務轉型升級的重磅優勢。隨著金融與科技的切實結合逐步完善落實到具體業務中,必能促進金融領域的長足發展。
關鍵詞:金融科技;貸款業務;轉型升級;人才戰略
1.金融科技背景下中小商業銀行貸款業務發展機遇
1.1對金融業的影響現狀
在當今社會,以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及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興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壯大,科技與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的關系更加密切,交融更加深刻。作為發展社會經濟的重要陣地,金融行業也在科技的引領下不斷革新。其中,金融科技助力銀行轉型一項無疑是促進中小商業銀行貸款業務轉型升級的重磅優勢。隨著金融與科技的切實結合逐步完善落實到具體業務中,必能促進金融領域的長足發展。
1.2對中小商業銀行貸款業務經營的影響
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一直是傳統融資模式下其發展道路上一塊巨大的絆腳石。這時,商業銀行貸款對這些企業的金融支持就顯得尤為重要。而銀行貸款,則是對其金融支持的最基礎項目與理論依據。對于以增加利潤和回避風險為核心的中小商業銀行,貸款業務主重國有企業、自主定價能力缺乏等都是限制其業務升級的關卡。
在金融科技的高新技術手段引領下,中小商業銀行可以獲得更多有效信息,在對信息進行精準分析后,可以有效篩選出值得出資的領域與企業。這些有效信息對外包括中小企業的借貸信用、私營企業的營業模式及現狀等;對內包括對商業銀行本身經營模式的分析與改進、對掌握新技術與理念人才的引進等。
1.3基于swot分析法,分析金融科技影響中小商業銀行貸款業務成因
1.3.1優勢Strengths
金融科技的發展在給銀行帶來巨大挑戰的同時,也刺激了銀行的轉型與升級。在金融科技革新的環境中,銀行不斷提高改進,增強競爭力,向數字銀行、智慧銀行升級。金融科技重點偏重于科技,在科學技術不斷進步下,服務業也掀起了變革的浪潮。
1.3.2劣勢Weaknesses:
金融科技作為新生產物,一方面具有廣闊的前景和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人才的短缺在短時間內也不可避免。中小商業銀行由于規模及融資模式的限制,以趨利潤避風險的理念為核心,不利于其拓展業務及服務對象,限制其轉型升級。另外,中小商業銀行的傳統經營模式也存在金融科技應用能力不足、產品創新能力有待提升等短板。
1.3.3機遇Opportunities:
隨著大量中小型企業的落地生根,它們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持,傳統融資模式已滿足不了它們的需求。是以,中小商業銀行可利用金融科技技術進行分析,在這些中小微企業中發現可行客戶。另外,我國對金融科技的迫切需求也是利用其升級的大好時機。
1.3.4危機Threats:
首先,在信息爆炸的當今時代,商業銀行對待信息數據不敢共享、不愿共享的態度,不利于金融科技的應用與發展。其次,金融科技的發展一方面可為商業銀行所用,另一方面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各種網絡借貸金融產品也在和中小型商業銀行爭搶客戶。另外,中小商業銀行本身對金融科技的應用能力也有待提升。
2.蚌埠農村商業銀行發展概括
2.1蚌埠農商銀行
蚌埠金融辦2012年工作計劃其一,完善金融組織體系,確保農村商業銀行成立營業。2012年9月26日,蚌埠農村商業銀行在安徽銀監局的批準下得以注冊營業。蚌埠農商行是經時代演變,由蚌埠市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改制更名而來。發起人組成是企業人和自然人,并在法律承認的情況下成立的股份制銀行。其初始注冊資金達6億,股本總額也高達12.96億元。總行坐落于蚌埠市朝陽路576號。
2.2金融科技背景下蚌埠農村商業銀行轉型發展實踐
蚌埠2012年金融辦計劃開展小額貸款保證保險試點工作,在中小型企業融資困難的局面下,對貸款流程進行細化,引進保險保障機制,在全省率先先試點“小貸險業務”。此舉讓信貸過程中的不誠信客戶數量得到一定程度的削減,保障了銀行的穩定發展。在2013年到2015年內,蚌埠農村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尤顯突出,其中令人深思的是,2015年的銀行不良信貸率竟是2014的2.5倍。為推動蚌埠農商行不良貸款化解等工作,2018市金融辦開展地方性的不良信貸“降壓行動”,旨在堅決阻止區域性系統性金融問題的發生,并建立金融風險評估會商制度和聯合處置機制,協助推進涉及多家金融機構不良貸款化解工作,根據《2018年7月份7月份市政府重點工作情況的通報》,6月29日,蚌埠農商行2018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成功召開并順利通過《蚌埠農村商業銀行2018年增資拓股方案》,蚌埠市元方圓律師事務所委派律師全程見證并簽字蓋章確認。經協商,目前已初步確定市級國資企業入股蚌埠農商行具體比例、省農信聯社安排的系統內農商行認購比例及認繳到位時間。確保所有金融活動監管全覆蓋,蚌埠農商行風險化解已取得實質性進展,正在加緊落實增資擴股工作。在我國經濟發展的這幾年,蚌埠農商行依然本著間接融資與直接融資同行的策略,貫徹落實保持存蓄和活用流動增蓄的原則,在保持重點領域持續發展的同時加大自身弱點的扶持力度,加快普惠金融的發展。響應政府號召,持續進行金融改革,下大力推進金融防控的建設。種種舉措也讓銀行社會融資實現了平穩增長,并于2019年榮獲蚌埠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單位的前三名。
3.中小商業銀行貸款業務轉型升級對策研究
3.1進行戰略定位
有一個明確的戰略導向將會讓中小銀行的發展更加迅速。對于此類中小型商業銀行來說,老套的單一核心業務已經不能滿足當前日新月異的市場,更遑論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發揮充足的效益。因此我國中小商業銀行應遵循以求異為主跟隨為輔的市場戰略。緊跟市場變革,不能因為單一求異而錯失由于政策和技術變化所帶來的定位機會和新型業務。將自己獨特的業務體系融入到競爭對手的業務體系中,形成屬于自己獨特的新興業務。
3.2進行風險管理
由于中小銀行本身規模的原因導致其具有法人組織結構不健全、缺乏現代經營理念的管理者和人員素質不達標的管理風險;投入資金少、資金流動困難和極少對產品市場研究的市場風險。正是由于這些隱蔽的風險讓信貸業務的發展受到限制。所以,想要進一步轉型升級,這些中小銀行最好進行以下方面的管控:1.建立與客戶之間的長期信貸關系。2.加強貸后管理。貸后管理是信貸監督的最后一道關卡。任何銀行管理層都必須高度重視,完善貸后監督制度。在貸款流程中的負責人要定期上門查看受貸人公司產品生產以及銷售情況,定期評估信貸資產風險。倘如企業出現巨大經濟變動要及時上報銀行管理層進行重新評估。
3.3進行人才建設
由于貸款業務具有高風險的特點,所以相關業務也極度考驗銀行管理人員以及在職人員的專業性。一方面,商業銀行要制定完整的獎懲考核制度,鼓勵員工工作之間的相互配合,增加信貸人之間的交流;另一方面,對在崗人員進行嚴格的培訓,加強對財務專業知識的掌握。引進培養具有專業財務管理技能的人員,全面提高管理層的專業素質。只有緊跟上社會市場的發展步伐,不斷發掘新的業務領域,中小商行轉型才能成功實現。
3.4提高客戶服務
商業銀行貸款的本質依舊是對客戶的服務,因此給予客戶良好的服務體驗也是轉型中的重要一環。中小銀行的轉型要求它們要能夠快速對于市場的需求進行快速的且準確的反應,自身也要能夠滿足多樣的服務需要,商業銀行也要設計多元且個性的服務項目。塑造出綜合多樣的服務體系,中小型銀行的核心競爭力也會隨之提高,同時銀行也能在服務中完成轉型進而不斷壯大自身規模。
參考文獻:
[1]陳健.論互聯網金融創新:基于第三方支付支付寶視角[J].中國市場.2014(2):63-65.
[2]高漢.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及其法制監管[J].中州學刊2014(2):57-6.
[3]張波,任新利,網上支付與電子銀行[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12:162-165.
[4]謝平,鄒傳偉,劉海二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必要性與核心原則[],國際金融研究,2014(8):3-9.
[5]付俊平.第三方支付對網上銀行業務發展的影響探析[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2(10):116-118.
[6]葉純敏,“三馬”的互聯網金融生態環境啟示[J].金融科技時代,2014(1):34-37.
本文系安徽財經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資助,項目編號:202010378050。
作者簡介:方晴(2000-),女,漢族,安徽蕪湖人,安徽財經大學金融學院,2018級本科生,投資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