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麗君
摘要:針對遼西地區朝陽縣農機農藝融合發展的現狀,分析了農機農藝融合發展的必要性和存在問題,在此基礎上,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優化措施。
關鍵詞:遼西地區;農機農藝;融合發展;問題;措施
位于遼寧省西部的朝陽縣,是一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重點市縣。隨著農業現代化發展不斷推進,農機農藝融合推廣工作已顯示出巨大的產業效益。因此,積極引導農戶積極加強對農業機械以及農業技術的認知,進一步擴大機械化在農業生產的應用,實現農機農藝進一步融合,是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必然趨勢。為此,本文針對遼西地區朝陽縣農機農藝融合發展的現狀,分析了農機農藝融合發展的必要性和存在問題,在此基礎上,對存在問題的改進提出了優化措施。
1.農機農藝融合發展的必要性與存在問題
1.1農藝農機融合發展的必要性
現代農業生產的目標是高產、高效、優質,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就要從農業生產的規模化、區域化、農機的研發與靈活使用入手。農業生產的規模化體現在農藝的布局上通過集中管理和培育大大降低人力物力的損耗,減少農機的投放量,提高機械工作效果;區域化則體現在不同地方的自然環境和地理特點不同來設計不同的耕作制度和機械化作業要求。農機的研發與靈活使用體現在技術經濟對整個農業生產效益的影響上,農機研發本身存在周期長、投資大的特點,所以要強調農藝的適應性;要注意農機的機動靈活以及耐用性和可靠性,保證農機在不同的環境中能順利工作,獲得預期的效益[1]。在農業機械化快速發展的現在,朝陽縣的農業管理部門也特別出臺和相關的管理法規和意見對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進行了科學的規劃,鼓勵農機裝備和農藝技術的研發與推廣,扶持農業技術的培訓與服務,加快農機農藝的融合。
1.2農機農藝融合面臨的主要問題分析
1.2.1農戶對農機農藝融合的認知度較低
在傳統的農業生產過程中,農戶的認知比較單一,單戶種植是常見的農業生產模式,農作物生產規模較小,在生產過程中采用人工操作,機械化普及程度不高。使用機械化生產可以提高生產效率,擴大生產規模,但是農業機械推廣又與農民的意識有很大關系,農機推廣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農民,比如農民對農機推廣的認識不足,農民的知識水平較低等,這項都會影響農機推廣工作的效率[2]。當前我國城鎮化進程不斷推進,農村的青壯年大多外出務工,農村呈現老齡化和幼齡化現狀,從事農業生產的大多是老人,老年人對農業機械、農業新技術和新知識的接受程度較低,尤其是在一些信息比較閉塞的鄉村,農民依舊采用傳統的耕作方式,不利于農機推廣,也不利于各種農業生產技術的推廣。
1.2.2農機農藝融合存在偏差
農機與農藝融合發展是提高農業生產水平的關鍵,在實際生產過程中,農業機械的推廣與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沒有完全實現同步和統一,同時,農機農藝推廣過程中的服務工作不到位,最終導致農機推廣受到影響。
2.農機農藝融合優化的措施
2.1要積極推進農機農藝融合的力度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農機農藝技術推廣優勢互補,是實現農機農藝融合的重要途徑,農機農藝融合發展的關鍵在于將農業機械生產與農業技術同時推廣,兩者共同發力,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因此,在推廣農業機械的同時也要進行農藝推廣,首先,可以外派推廣技術人員對農作物生產機械進行學習,在對機械工作原理進行了解的過程中,還應該一些重點環節,尤其是農作物播種、管理、收獲等環節中的重點步驟的機械使用技巧進行學習,從而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對農業機械設計進行更新,以更好地適應當地的農業生產[3]。其次,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以及農作物的播種收獲技術要求,制定農作物生產機械化的農機農藝技術流程,對農作物生產過程中的主要機具以及農業機械化生產的作業標準進行確定,從而有助于農業機械和農業技術的深層次推廣。第三,農業技術部門與農業機械部門共同發力,在農業技術推廣站中,要將農業技術推廣部門與農業機械推廣部門融合成為一個部門,共同發力,不同專業的人員從事農藝和農機的分別推廣,同時又要注重融合,及時深入到基層,對農機農藝進行推廣。
2.2加強對農機農藝融合的技術指導培訓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農民入城務工人員比例加大,當前農村的農民主要是老年和幼年,對新技術和新機械的接受水平不高,為了實現農機與農藝的融合,推進農作物種植實現全程機械化生產,則必須要加強農民的引導教育,使得農民能夠對各種農業生產機械的使用方法進行掌握,對農業生產技術進行掌握。首先可以營造農機農藝推廣的良好氛圍,通過各種媒介形式,例如報紙、電視、雜志、廣播、通告欄等媒介,對農機農藝的優勢進行宣傳,循序漸進地引導農戶改變對農機農藝的認知,了解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的重要性,從而可以更加高效地對農業資源進行利用,提高生產效率[4]。其次,要深入到基層,對農民進行深刻的講解教育,尤其是一些復雜的農業機械以及生產技術,必須要進行詳細講解,確保農戶掌握生產技術。在講解過程中,要從耕、種、中耕、收獲等關鍵環節著手對農戶進行講解和教育,可以在一個鄉或者幾個鄉集中連片進行推廣教育,加強農戶之間的交流學習,并且集中統一種植模式,形成局部優勢,實現農機和農藝的推廣。
2.3加強農機科技成果的研發與推廣
在現代農業生產過程中,技術創新是實現農業發展創新的重要途徑,農業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是建立在機械設備功能不斷完善的基礎上的,在現代農業生產過程中為了實現農機農藝融合發展,還必須要積極加強對農作物生產機械的研發,針對現有的農機設備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局限性和不適應性,要及時進行技術研究,對這些問題進行改進。農業技術推廣站要發揮主動性,積極爭取上級的政策扶持,積極加強與生產單位的溝通協調,對農作物生產機具進行改進、研發,從而為農作物播種機械的推廣奠定堅實基礎,使得各種機械具有更強的適應性。
參考文獻:
[1]李世武,陳志,楊敏麗.農機農藝結合問題研究[J].中同農機化,2011(04):11-16.
[2]康麗清.農機農藝融合助推農機化發展[J].農業工程,2012(12):10-12.
[3]宋純軍.淺談農機科技創新中的農機與農藝的結合[J].科學與財富,2011(0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