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艷 王士剛
摘要:針對遼西地區建平縣農村養殖業的現狀,分析了農村養殖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系統的改進對策。
關鍵詞:遼西地區;對策,問題;養殖業
遼西地區包括朝陽市的全部,錦州市的部分、盤錦市的部分。遼西地區屬于農業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優勢區域,近年來,由于政府推動,企業聯動,部門狠抓,農戶配合,養殖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好勢頭。但是,在不斷發展的同時,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也逐漸顯現。為此,本文針對遼西北地區農村養殖業存在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優化改進對策[1]。
1.農村養殖業存在的問題
1.1養殖業沒有實施合理性規劃
在遼西地區農村養殖業產業發展過程中,個別農戶的養殖場是經過有關部門批準、按照有關規定建設的,大多數養殖場是養殖者在自己家院子里的房前屋后搭蓋修建的,有的甚至把養殖場修建在農田里,屬于典型的亂占耕地行為。由于違規修建,相應的亂搭亂接電線、場舍之間空隙少、離易燃物近等現象突出,一旦發生火災后果非常嚴重。
1.2畜禽排放廢棄物尚未得到合理利用
畜禽糞便是天然肥料,施用于農田比化肥更加環保。可是很多養殖戶沒有很好地利用這種天然肥料,只有1~2 家把畜禽糞便運到農田里用作肥料。筆者在走訪調查過程中與當地養殖戶進行交談,得知因為沒有地方傾倒, 很多養殖戶只能將畜禽糞便倒在林帶、道路兩旁和壕溝里,或者倒在沒人管理的地方。由此可以看出,問題的癥結在于養殖者缺乏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 有關部門也缺乏對畜禽糞便處理的重視,沒有制定相應的措施,沒有建立糞便處理點。
1.3病死畜禽處理存在安全隱患
養殖戶的疫病防治意識淡薄,有時候將病死的畜禽隨意丟棄,有關部門的防疫監管工作不到位,容易導致疫病暴發。筆者在調研期間,距離調研地不遠的某市某養殖場出現了“非洲豬瘟”疫情,導致大量肉豬死亡。可見我國的畜禽疫病防治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
1.4新型科學先進的養殖技術尚未普及
遼西地區農村的養殖場大多數還是采取人工飼養的方式,養殖技術落后,機械化程度比較低。筆者發現,農村養殖場只有少數養殖戶配備了自動上水上料、自動清理糞便和定時開關燈設施。大多數養殖戶缺乏研究創新精神和品牌創建意識,技術措施和管理觀念也相對落后。
2.促進農村養殖業發展的建議
2.1對養殖廢棄物實施無害化處理
嚴格按照《病害動物和病害動物產品生物安全處理規程》的規定,無害化處理病死畜禽的尸體,不得隨意丟棄和掩埋,更不能將生病及病死的畜禽流入市場售賣。嚴格按照《獸禽糞便無害化處理技術規范》的規定,不能隨意堆放糞便,更不能排入河流中。樹立健康、環保的養殖理念,實現糞便資源化合理利用。鄉鎮有關部門及村民委員會要做好宣傳工作,多組織相關的講座和座談,以此提高農民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意識。鄉鎮管理部門要加大管理力度,爭取在每個村興建畜禽糞便集中處理點和畜禽尸體集中處理點,并且有專人管理,以提高使用效率[2]。
2.2加強對養殖行業的技術培
鄉鎮動物衛生防疫監督部門要有創新思維,組織有關專家和專業技術人員定期對養殖戶進行養殖技術培訓,提高養殖戶的科學飼養水平。培訓內容要由淺入深,語言要通俗易懂。有條件的可將養殖戶積累的經驗收集起來,寫成小冊子,作為本土養殖的知識寶庫,供附近養殖戶借鑒使用,以促進科學養殖效益的提高。有關部門要出臺優惠政策,積極吸收養殖專業的技術人才和鼓勵大學生回鄉創業,提升農村養殖的科技含量。鼓勵養殖大戶注重學習,積極訂閱相關的書籍和雜志,吸收最新的科技成果,并將好的技術普及全村,以此提高全村的科技養殖水平。
2.3積極串通和保障農民融資暢通
目前困擾農村養殖業良性發展的最大瓶頸就是資金問題。盡管國家和地方有關部門為發展農村養殖業出臺了很多扶持政策,一些金融機構也提供了很多優惠政策,但是由于農村養殖戶普遍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很難獲得足夠的貸款資金。因此,建議有條件的地方可以設立政府擔保機構,幫助農民得到貸款上的支持,保障融資暢通[3]。
2.4強化農村養殖業保險法的推廣實施
隨著農村養殖業在農業經濟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高,完善養殖業保險就顯得格外重要。養殖業保險是以經濟動物為保險標的,被保險人支付給保險人約定的保險費,保險人在保險標的遭受意外事故、疾病以及災害等保險范圍內的損失后,對被保險人進行相應的經濟補償的保險業務。有關部門可以號召養殖戶參與投保,當養殖戶飼養的畜禽出現自然災害、意外事故或者疾病造成損失時可以按照保險合同約定的內容申請補償,一方面能夠預防事故發生,另一方面當發生事故時可以得到經濟補償,降低養殖風險。
參考文獻:
[1]喬書玲.淺談現代畜牧業發展現狀及擬解決辦法[J].中國畜禽種業,2019,15(11):22.
[2]唐宇.基層畜牧業發展策略淺析[J].南方農業,2019,13(32):135-136.
[3]賈好濤.畜牧業與養殖業融合的結構優化[J].畜禽業,2019,30(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