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顯
摘要:由于傳統應試教育的長期發展史和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以及各種教育機構強調培養學生要趁早的觀念,導致小學高年級的學生背負著沉重的成績包袱,導致部分小學生具有嚴重的心理壓力,使其產生焦慮、不愛交流、學習積極性降低等情況。針對這種現象,新課改明確規定將小學語文教學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為學生的身心發展保駕護航。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在新課改大背景下,教育教學也逐漸開始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尤其針對小學高年級階段提出明確的教學目標,要求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以此來緩解同學們的心理壓力,促進其健康快樂成長。對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響應改革,合理轉變教學觀念設計課程,認真研讀教材,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還要了解同學們的內心世界并合理引導。
一、培養積極心態
小學高年級是學生從小學過渡到初中的重要時期,可以說是其發展的重要轉折點,對學生的未來起著決定性作用。但是由于受到網絡附屬下的各種多元文化的侵入,不乏一些消極思想和不健康內容,使得學生的發展偏離正軌。除此之外,家長們的思想觀念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以學習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標準,致使他們給自己的孩子帶來了不少的壓力[1]。面對家庭和升學的雙重壓力,使得同學們總是以消極的態度面對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又無處傾訴,消極的心情得不到釋放,只能通過網絡抒發內心的郁悶,一些小學生也由于看到別人的訴苦而感同身受,進而形成惡性循環。針對這種現象,教師要合理設計課堂內容,將教學知識注入積極健康的思想,改善同學們的消極心態[2]。
例如在小學語文五年級《七律·長征》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播放《長征》的片段和一些紅軍經過的艱苦地帶來幫助大家理解建國前的艱苦歷史,并進行深情導入:“同學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戰士們利用兩年時間進行兩萬五千里的長征,一路跋山涉水、沖過四道防線、四渡赤水、巧渡金沙、爬雪山、過草地,最后翻閱岷山,完成了這史無前例的壯舉。如今80年過去了,那些遠征者的足跡早已消逝在歷史的長河,但是長征精神永存,在今后的生活中,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希望大家都能具備紅軍的素養,攻克一切困難,積極的面對人生。”緊接著讓大家一起帶著感情大聲朗讀《七律·長征》,激發大家的情懷,感受祖國建立初期的艱辛與不易,使其能夠用積極的心態面對未來的困難。
二、塑造良好品格
小學高年級階段是學生走向青春期的階段,這個時期的學生往往有較強的獨立意識,具體表現為自我、不愛交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對于一些煩惱和問題也獨自解決,不愿與老師和家長訴說,不接受別人的意見,甚至出現厭學的情況,導致其成績直線下滑。很多家長片面地認為這些同學成績降低是由于貪玩、打游戲等,不去了解他們的內心,就沒收手機進行批評,并嚴加管教,這使得同學們面對壓力沒有了發泄渠道,加劇了他們的心理問題,嚴重者則會出現暴躁、易怒、傷害同學等惡劣行為。針對這個階段的學生,教師要認真觀察,及時發現問題,并在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創設積極健康的班級環境,用更多的關懷來讓大家感受到周圍人的熱情與友善。教師要在日常的教學中認真觀察每位同學的狀態,積極鼓勵大家傾訴,使同學們在課堂中感受到安全感和歸屬感,進而學會控制情緒來緩解壓力。
例如在小學語文六年級《為人民服務》的教學過程中,向大家灌輸合作與奉獻精神。首先讓對大家進行自主學習,對課文有大致的了解,并總結每每段的主旨,加深同學們對文章內容印象。通過大家的總結可以歸納出:第一方面,具體介紹我黨和人民軍隊的宗旨是為沈敏服務;第二方面,人的死亡有兩種意義;第三方面,為人民服務要改正自身錯誤,堅持正確道路;第四方面,講互相幫助團結協作的重要性;第五方面是講開追悼會的目的。教師可以在第四方面進行拓展,培養其良好的品格[3]。希望同學們能夠追隨我黨的領導,友善待人,多于同學朋友交流,珍惜小學階段的友誼,形成優秀的品格。
三、教學生活化
健康的心理是教育的基礎,除了通過課文進行引導外,教師還可以尋找生活中的資源來完成教學任務。對此,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具備良好的心理健康知識儲備,深度挖掘教材內容,樹立積極的教育理念,在日常的教學中融入生活化元素,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
比如在小學語文寫作:《有你,真好》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講述有關自己的真實實例,比如自己的父母、朋友、老師等,聲情并茂地向同學們講述他們對自己的影響,并讓大家回憶自己的經歷,是否在某一刻也產生過對一個人的感謝。教師可以發放統一的精美小紙條,讓大家在紙條中寫下自己要感謝那人的名字,例如:某某某,有你真好,喚起大家心中的感激與友愛,并將小紙條交給那個人。通過這種方式,讓大家沉浸在愉快的環境中,使學生愿意與人交流,促進其身心的全面發展。
結束語:綜上所述,將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學生緩解心理壓力,使其能夠在快樂的氛圍中完成學業,促進同學們身心健康發展。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手段,豐富課堂,確保每位同學都能在和諧的氛圍中展示自我,為日后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起到助力作用。
參考文獻:
[1]聶桂珍.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幾點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0(11):39-41.
[2]馮榮花.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作文質量[J].作文成功之路,2020(20):56.
[3]代家中.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試題與研究,2020(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