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霈嵚
1 前言
NBA現在好像進入一個重攻輕守的年代,大比分比比皆是,但是我認為NBA現在的對防守的要求更高了,尤其是側翼鋒線的防守。籃球運動是靠投籃(進攻)得分決定勝負的,可失分的多少要靠防守的成功與否來保證,在現代籃球運動中防守沒有一定的效果即使進攻再好也只有平局,單純的依靠進攻手段想要戰勝對手已顯得十分困難,一個隊如果之重進攻,表面上看進攻成功率顯得很高,然而一旦遇到有力的防守進攻的成功率就明顯下降,最后導致比賽的失敗。針對小前鋒在球場上的特殊性,以美國男子職業籃球聯賽中猛龍隊和雄鹿隊小前鋒球員作為分析目標。找出兩隊小前鋒球員防守技術的差異,從而分析出不同球員的防守特點。小前鋒是比賽中的重要位置,防守技術不可缺少的因素,防守技術也是當今籃球運動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通過研究NBA優秀小前鋒位置球員的防守技術可以對我國籃球防守技術的培養和籃球運動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2 2018-2019賽季NBA東部決賽兩隊防有球技術對比分析
2.1 2018-2019賽季NBA東部決賽位置防投籃技術對比分析
經過東部決賽的6場比賽,猛龍隊防對手投籃次數為105次,而雄鹿隊防對手投籃129次,防投籃次數相差24次;在6場比賽中猛龍隊防投籃成功次數為35次,雄鹿隊防投籃成功次數為57次,雄鹿隊防投籃成功次數領先22次;猛龍隊的防投籃成功率是33.3%,雄鹿隊防投籃成功率是44.2%,兩隊防投籃成功率相差10.9%。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無論是在防投籃次數還是在防投籃成功次數上,雄鹿隊都要高于猛龍隊,通過對比賽錄像的觀察分析,雄鹿隊小前鋒位置球員的身體天賦更加出色,在防守方面雄鹿隊相對猛龍隊在干擾投籃方面相對更加輕松一些。
2.2 2018-2019賽季NBA東部決賽兩隊防無球技術對比分析
2.2.1 2018-2019賽季NBA東部決賽兩隊防擺脫技術對比分析
東部決賽的6場比賽下來,猛龍隊防擺脫次數為12次,雄鹿隊防擺脫次數為15次,兩隊在防擺脫上相差7次;猛龍隊在防擺脫成功次數為5次,雄鹿隊在防擺脫成功次數為4次,兩隊在防擺脫成功次數上相差1次;猛龍隊防擺脫成功率為41.7%,雄鹿隊防擺脫成功率為26.7%,兩隊在防擺脫成功率上相差15%,通過上表數據可以看出,兩隊同位置球員防擺脫次數以及成功次數都極其相近。
2.2.2 2018-2019賽季NBA東部決賽兩隊位置防空切技術對比分析
在防空切的次數上,猛龍隊次數為12次,雄鹿隊次數為9次,兩隊在防空切次數上相差3次;在防空切的成功次數上,猛龍隊成功次數為4次,雄鹿隊成功次數為4次,兩隊在防空切成功次數上相差0次;在防空切的成功率上,猛龍成功率為33.3%,雄鹿隊成功率44.4%,兩隊在防空切成功率上相差11.1%,觀察上述數據,可以看出猛龍隊雖然在防空切次數上要比雄鹿隊更多,但是在成功率上要少于雄鹿隊11%,充分說明猛龍隊在防空切方面做的并不徹底。經過對錄像的反復觀察,猛龍隊在防空切時,很多時候就是簡單的干擾,防守強度并不是很大。
2.3 2018-2019賽季NBA東部決賽兩隊搶后場籃板球技術對比分析
通過東部決賽的4場比賽,猛龍隊總共搶到后場籃板球44個,場均次數為7.3,雄鹿隊總共搶到后場籃板球64個,場均次數為10.7個,雄鹿隊在搶后場籃板球上要比猛龍隊領先10個,平均每場領先3.4個。通過數據分析,雄鹿隊在后場籃板球上要比猛龍隊做的更好。通過錄像分析雖然猛龍隊小前鋒位置后場籃板少于雄鹿隊小前鋒,但是猛龍隊小前鋒位置隊員更多是承擔進攻任務,猛龍隊其他球員會積極拼搶防守籃板球。
3 結論
雄鹿隊在不僅防投籃次數要高于猛龍隊,雄鹿隊在防投籃成功次數上也要高于猛龍隊。表明相對于猛龍隊而言,雄鹿隊給予對手更多的投籃干擾,這不僅降低了猛龍隊的得分效率,也增加猛龍隊投籃時的心理壓力。雄鹿隊在防傳球次數和防傳球成功次數上都要高于猛龍隊。無論是在防突破次數還是成功數上,猛龍隊都要比雄鹿隊多,并且在防守策略和強度也要更高,這也是猛龍隊獲勝的原因之一。兩隊防擺脫次數和防擺脫成功率相差特別小,但猛龍隊防擺脫次數少,成功率更高。在防空切技術上,猛龍隊防空切次數要比雄鹿隊多出3次,但是在防空切成功率上,兩隊相同,充分表明雄鹿隊在防空切效率上要做的更好,防守強度也比猛龍隊更高。猛龍隊在防接球的次數上要略高于雄鹿隊,但是在防接球成功率上,只相差1.1%。在防搶、打、斷球方面猛龍隊和雄鹿隊同位置數據相差較大,在次數上猛龍隊小前鋒場均比雄鹿隊小前鋒場均多了一次。同樣搶、打、斷球技術表現在比賽的許多關鍵球防守上,猛龍隊要比雄鹿隊做的更好,這對比賽的最終結果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4 建議
(1)雙方在比賽時應該利用自身優勢,利用身體條件或者豐富的比賽經驗。
(2)投籃方面應當提高命中率,對于雄鹿隊來說,罰籃命中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3)增加傳導球的速度,更加合理的分享球。
(作者單位:天津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