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旖
【摘要】鋼琴作為一種歐洲文化沉淀與延伸的成果,在中國得到了更加深入而又廣闊的發展。然而在實際的教學與演奏過程中,很多學生并沒有得到有效的延伸,在音樂孕育的過程中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鋼琴音樂作品”應景而生。下面就來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對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的教學與演奏展開研究,希望本文的發表能夠為廣大同行業從業教師帶來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中國鋼琴音樂作品;教學;演奏;探究
鋼琴藝術是一門泊來文化,中國的鋼琴演奏家、音樂教育家以及文藝工作者、文藝愛好者都在不斷深入地對中國民族特色鋼琴音樂體系進行提升和建立,特別是在進行音樂作品的教學與演奏過程中,每一名從業者和愛好者都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對世界各國的鋼琴流派、鋼琴發展歷程以及鋼琴演奏風格進行養分汲取,這種做法同樣也為中國鋼琴音樂作品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礎保障。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更是要從對學生動鋼琴音樂作品學習與演奏的角度,促進學習者的理解和認知,以此為契機不斷提升自身的民族音樂素養,以一種更加飽滿、積極、向上的態度投身于日后的發展和學習中。因此,結合教學實際,對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的教學與演奏進行研究。
一、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的研究意義
“一部作品的創作及演奏是多變的,就像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以及當時所處的社會和時代背景的不同,都會孕育出多樣化的音樂作品。”到如今,鋼琴演奏藝術在中國人民的音樂生活中已經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與我國人民的休閑娛樂等活動息息相關。在中國的鋼琴教學中,有很多的教學元素來自西方鋼琴音樂的傳統,當然中國的音樂家也創作出了一系列的優秀的鋼琴音樂作品,這些音樂作品當中飽含民族特色與現代技術,其中具有標志性的是由趙元仁先生所創作的《和平進行曲》。迄今為止,鋼琴音樂藝術在中國的發展已近一個世紀。中國鋼琴音樂的發展以及中國近現代音樂史的發展,都反映了很多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音樂文化之間的問題,包括民間音樂、對于不同風格的把握、民間傳統音樂和西方音樂文化與審美觀念等,甚至關系到社會和政治方面,因此,我們在研究實踐教學體系和發展中國鋼琴音樂文化的同時,應該努力促進中西文化交流,促進民間音樂能夠積極作用于鋼琴音樂文化。隨著經濟的發展,世界文化越來越多元化。我國鋼琴音樂采用西方鋼琴音樂的方法和經驗:女性探索和中國音樂家結合中國觀眾的審美,創作了大量的中國元素,使之具有中國音樂文化的特征。輝煌的中國民族樂器的音質和音色,也使中國鋼琴音節獨具特色。進入新世紀以來,文化多元化發展趨勢日益明顯,更凸顯出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這一著名論斷的正確性。特別是對于鋼琴藝術來說,其本身就是一種外來文化,所以更需要對其進行民族化改造,使其為中國觀眾所喜聞樂見。中國鋼琴作品的誕生,正是鋼琴民族化改造的重要成果,集中展示著中國音樂工作者對世界鋼琴藝術發展作出的獨特貢獻。所以應推動中國鋼琴音樂的創作、演奏和教學,讓這個“樂器之王”在中國獲得新的發展。具體來說,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價值和意義首先是有助于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從 20 世紀初開始,中國音樂工作者就開始了鋼琴的民族化改造歷程,特別是在中國鋼琴創作中,曾對民族民間音樂進行了大量的借鑒,如很多改編曲,其原型都是民歌或民間器樂。進入 21 世紀后,伴隨著文化的多元化發展,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承和發展也遇到了多方面的阻礙,而通過對中國鋼琴作品的傳統和推廣,則可以開辟出一個新的傳承渠道,推動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其次是有利于學生鋼琴演奏技法的提升。在傳統鋼琴教學中,都是以演奏西方音樂作品為主,所以學生在技法掌握上相對固定和單一。而中國鋼琴作品在創作中,采用了諸多新的形式和技法,演奏這些作品,可以有效帶動學生演奏技術的豐富和提升。以《梅花三弄》為例,作品中為了模仿出古琴的聲效,在觸鍵方面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最后是有助于學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培養。鋼琴本身是一門西方樂器,加之長期以西方作品為主,讓很多學習者的價值觀出現了偏差,陷入了“唯西方論”的誤區。殊不知中國鋼琴作品同樣有著豐富的藝術魅力,集中展示著中華民族特有的品質和風貌。如鋼琴協奏曲《黃河》,被譽為 “中國鋼琴的最強音”,表現出了革命戰爭時期中國人民爭取民族自由和獨立的壯舉。相信每一個聽過和演奏過這首作品的人,都會被這種民族精神所打動,一種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中國鋼琴音樂教學的現狀與薄弱環節
“一部作品的創作及演奏是多變的,就像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以及當時所處的社會和時代背景的不同,都會孕育出多樣化的音樂作品。” 一方面 , 我們可以看到中國音樂已經逐漸走向世界。另一方面 , 我們也可以看到 , 中華民族要站在世界民族文化的軌道上 , 就必須大力弘揚民族文化和強調中文教育。鋼琴作為中西音樂文化融合的產物 , 雖然傳入中國只有 400 多年的歷史 , 但著實已經深入人民的生活當中,給人民帶來了無限的樂趣。中國鋼琴演奏與教學水平在過去的很多年里有著驚人的突破和巨大的飛躍。隨著鋼琴學習者數量的不斷增加,鋼琴和學習者家長面臨著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學習鋼琴的目的是什么?在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后,估計很多人會說:為了獲得鋼琴的等級證書,要有一種技能或愛好,要獲得知名度成為關注的焦點。看來,學習鋼琴是一個獲得等級證書或一個使人出名的游戲。但與此同時 , 我們不能忽視鋼琴專業的學生在中國鋼琴文化當中所發揮的作用。當前的國內鋼琴專業課教學當中,外國作品仍占有很大的比重,這就使得演奏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的學生數量很少,使學生學習中國鋼琴音樂的積極性下降,即便有人能夠彈奏這些鋼琴音樂作品,也往往領會不到其中的含義,不能體會到其中的要領,導致中國鋼琴音樂沒有好好地得到體現和發展,使獨特的中國音樂的魅力一直局限在小角落里,未能得到發展的機會,不過好在 , 這個問題已經慢慢地被中國鋼琴教育界所意識到。深感于當前我國音樂的這種形式,為了了解我國高校學生鋼琴的練習和演奏水平現狀,作者決定開展相應的調查。
結語
“對任何國家與民族來說,只有在認真對待外來音樂文化的同時高度重視自身民族音樂,建立相應的音樂文化,才能促進自身健康長久發展。”通過上面的調查能夠得出結論,我國的鋼琴作品以及相關教學活動當中仍然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和局限之處,我國鋼琴音樂文化的推廣仍然需要將我國與外國文化進行充分吸收結合,取長補短,逐漸走出一條屬于我國特色的鋼琴藝術道路,希望我國的鋼琴藝術能夠在未來的無限可能當中走出獨特的道路,能夠成為世界藝術殿堂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廣西藝術學校 ?5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