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就像溫暖的春風輕輕拂過教育事業的花園,而鄉村園林卻沒有享受到這溫暖的春風。這是農村教育的缺陷,導致學生素質不斷下降,同時學校的教學條件也很差,嚴重制約了教學的發展。在農村教育中就出現了“邊緣學生”,“邊緣學生”是教育中的“貧困學生”,是每一位教師的課堂上重點關注和指導的對象。這些學生是否進步,關系到綜合素質教育能不能全面提高。因此,要思考農村中學教學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辦法。
【關鍵字】農村教育;邊緣學生; 解決教育問題
【正文】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改革和深入發展,新舊經濟體制有時會發生矛盾,從市場經濟的角度來看,“金錢至上”的觀念,影響著人民的人生觀價值觀。特別是大多數年輕的農民為了獲得大量的勞動回報不得不離開農村外出工作。而農村外的豐厚報酬也吸引著在農村收入微薄的父母,而對于孩子的學習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從而導致出現邊緣學生,甚至是輟學學生。因此,在當前市場經濟環境下,中小學生尤其是農村普通中小學學生懈怠學習,他們厭倦了學習,不想獲得滿足感和閱讀成功感,因此對學習有一種逃避的態度。學生沒有一種學習意識,厭惡學習、學習沒有動機、學習興趣不強,學習態度不明確、不能準時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沒有一個積極的學習態度,因此沒有一個好的學習成績,甚至出現不尊重老師的現象。
一、教育教學工作在農村中存在的問題
1.1農村的學校留不住學生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九年義務教育全面免費政策的實施,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年夫婦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便把孩子送到遙遠的城市學校去學習。還有一些學習優秀,品質好的學生被縣城的中學招去,而那些不愛學習又調皮搗亂的學生都留在了農村學校中。然而,學校對那些違反校規校紀的學生又不能給予嚴重的處理,這不僅增加了教師教學和管理的難度,也增加了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難度,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大降低,導致家長也不信任農村教師。
1.2在農村的教育教學中缺少有精力的教師
教師隊伍薄弱,教學任務繁重,農村學校教師年齡普遍偏高,沒有足夠的精力,教師素質不高。還因為農村學校的年輕教師教一年或兩年,他們劉回到自己的家鄉里或是進入縣中學工作,同時,農村父母為了生活不得不去外面工作才能掙到更多的錢。所以生活在農村里的孩子大多數都由祖父母照顧,成為留守兒童,因此農村留守兒童在家庭教育這一塊得不到良好的教育,還有長輩的溺愛和放縱,使得學生越來越難管,因此這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責任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二、對于農村學校中存在的現象以及建議
2.1農村學校沒有一個良好的辦公環境以及良好的學習氛圍
農村學校由于地理環境、教育發展不平衡等因素,造成了當前學校師資力量短缺,而農村地方政府,家長,對當地的教育關注度低,甚至農村和縣域教師的待遇大相徑庭,有的教師缺乏激情,沒有良好的教學習慣,難以集中精力投身到教育事業中去。而農村的學校又很難實施有效的激勵機制,教師無論好好干還是混日子結果都是一樣的,在農村學校教學的教師缺乏競爭意識、危機意識、緊迫感、責任感,對現狀感到滿足,不重視學習,不注重自身文化和專業知識的提高。在這樣的環境中,即使有優秀的教師也不是農村學校能夠留住的。因此,農村學校要有所改變。
例如,學??梢韵虍數卣从超F在學校教學情況,引起當地政府的重視,學校還可以通過向教育局反映農村教師資源匱乏的問題,引起當地教育局對農村學校建設的重視,學??梢越⑾嚓P的獎勵和懲罰方式,用來激勵農村學校教師的教學積極性,讓教師有競爭意識,有危機感,從而能更好的工作。學校要積極鼓勵教師與學生家長溝通,將學生在學校的生活學習情況向學生家長說明,讓學生家長也重視起學生教育的問題。學校要有明確的校規校紀,以及違反校規校紀的處理方案,對那些自己不努力學習還影響其他學生學習的學生進行嚴肅處理,從而為想要好好學習的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這還有助于那些“邊緣學生”改過自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努力學習。
2.2學生無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
農村學生的基本知識普遍較低。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方法,對學習也沒有興趣,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在生活中更是調皮搗蛋,不團結同學,奢侈浪費,嗜好打架,整天將心思沉浸在小說、網絡中。這類一天天不思進取的學生,更是拉幫結派,對學校的校規校紀沒有敬畏之心,無視學校的規章制度,隨心所欲。因此,教師要對這些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
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逐步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學生需要老師的建議,包括學習問題,生活問題以及如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教學過程,教師必須平等對待每個學生,耐心的幫助和啟發他們。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教學,并嘗試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幫助每個學生進步和發展。因為邊緣學生的基礎和紀律都很差,因此,他們需要教師更加耐心的去教育去引導,教師最好是可以和學生有著良好的關系,教師要真正的理解到學生的困難,并不遺余力地幫助學生。
【結束語】農村中學邊緣化學生的教育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它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家庭的和諧和社會的發展。希望家庭和社會的“邊緣化學生”能夠更快地走出困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蘇彩霞.淺談農村初中邊緣學生的教育問題[J].學周刊,2015(29):15.
[2]周超.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2):67-68.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太華初級中學 葉善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