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吉海
摘要:近年來,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逐漸增多,其安全問題備受關注。要想提升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保證工程質量,提升整體效果,就要做好結構設計研究工作。因此,文章對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要點進行探究。
關鍵詞:復雜高層;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要點
引言:
與普通高層建筑相比,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在施工過程中會遇到更多問題,并且施工難度大、危險系數高,十分容易出現安全事故。這就要求施工單位具備前瞻意識,充分了解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具有的特點,通過合理規劃與科學設計進行規避,確保建筑結構設計的規范性,只有這樣才能起到引導作用,為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施工的順利實施,工程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
1.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影響因素
1.1施工技術和材料因素
不論是何種工程,施工技術和材料都是核心問題,直接影響工程質量和整體效果。對于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而言,如果忽略技術和材料的合理選擇與使用,就會造成較為嚴重的后果,輕則影響施工進度,出現停工、返修等問題,重則產生安全事故,造成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1]。所以說,實施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時,要充分考慮施工技術和材料兩方面內容,給予應有的重視,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建筑結構設計的合理性,提升工程質量。
1.2地基因素
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結構安全性與穩定性,除了與施工技術和材料有關外,還與地基密切相關。我國國土遼闊,不同區域的地質結構與土壤環境千差萬別,為了保證建筑結構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就要了解當地的地勢地形,測試地基的穩定性、承載能力和變形程度,得出實質性數據,合理應用到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當中。
1.3風載荷因素
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要以高層建筑的具體情況,有關要求等選取載荷,細致考量高度產生的多種影響。也就是說,由于建筑物高度較高,甚至超過普通高層,所以在施工期間容易受到風載荷的影響。因此,設計人員進行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時,合理布局、詳細分析,運用有效手段提升建筑物的抗風能力。
2.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要點
2.1合理管控結構設計指標
(1)注重分析軟件的選擇。建筑結構設計可依托信息技術進行,計算機軟件在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的促進下實現了迅速發展,軟件數量日益增多,面對功能、風格迥異的計算機軟件,要求設計人員結合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選擇,避免出現張冠李戴的情況[2]。(2)綜合考慮載荷的作用。開展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工作時,要綜合考慮并系統分析地震載荷、風載荷等因素。對于地震載荷來說,要因地制宜,評估施工現場的地震安全性,然后以評估結果為依據選擇適當的地震波;風載荷設計中,由于風載荷容易影響建筑物的穩定性,所以在設計期間應增加風洞實驗。
2.2合理選擇結構抗側力體系
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中,由于建筑高度不同,所以選擇的結構抗側力體系也各不相同。實施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工作時,要從多層次、多角度進行考慮,如果考慮經濟回報率角度時,對于3550m高度的復雜高層以及超高層結構設計中,要重視框筒核心筒體系的合理選擇,其高度和指數應以實際情況為準。換言之,設計人員設計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結構時,要綜合考慮重能與建筑總高度,確保抗側力體系的設計質量優化,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與穩定性。
2.3重視經濟適用理念的融入
對于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來說,經濟適用理念的融入,不僅貫徹落實國家提出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方針,實現綠色施工,而且能夠使設計質量和效果得到保障。因此,具體設計中,設計人員要重視材料、技術等的選擇,既要綠色環保,能夠重復使用,又要有一定的經濟性,并且在不斷的試驗中進行調整,降低設計圖的難度,使復雜的結構簡單化[3]。如此一來,一方面能夠節約資源,減少成本投入,另一方面能夠保證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質量,為后續施工提供有效指引。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領域中,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較為特殊,具有危險、繁雜、周期長等特征,要想獲得良好建設效果,提升整體質量,保證后期的使用性能,就要做好前期的設計工作。因此,設計人員要充分認識到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特殊性,在設計中從多角度進行考慮和優化,通過科學控制結構設計指標,保證結構抗側力體系選擇的合理性等方式強化結構設計效果。唯有此,才能為工程建設施工提供有效參考,促進工程整體質量的提升。從某種程度上看,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的合理性與規范性,還能推動我國建筑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蔣寶鋒.探討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要點[J].消費導刊,2018,(09):20-20.
[2]張炎鑫.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要點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6,(26):109-110.
[3]毛昉.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8,(05):67-68.
華潤置地(哈爾濱)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