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鵬
摘要: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國內建筑項目逐漸擴大規模。巖土工程勘察工作是各項工程建設開展的基礎,但是,巖土勘察工作的開展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進而導致勘察結果不準確。因此要想保證巖土工程勘察工作質量,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對勘察地區的水文地質情況進行全面了解,明確地下水的具體情況,防止勘察與施工環節出現地質災害問題,為保障工程項目建設的質量與安全打下良好基礎。鑒于此,文章首先對巖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水文地質常見問題進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具體的勘察工作要點,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巖土工程;勘察設計;施工;水文地質;問題探討
引言
在當前巖土工程領域,水文地質對巖土工程勘察和施工環節的影響十分顯著,尤其是地下水因素,是整個巖土工程架構的主要影響因素。因此,勘察單位在實際工程勘察實踐中,必須要高度重視水文地質條件,針對性的做好水文地質因素對巖土工程的影響,確定合理的方案,是巖土工程項目順利實施的關鍵。
1巖土工程勘察工作中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工程項目數量的增多、規模的日益擴大,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基礎與基坑開挖深度日益增大,開挖的難度系數也有所提升。而巖土工程勘察中集成了多種理論,涉及土力學、工程地質、水文地質與工程力學等多學科知識。在這種發展趨勢下,為達到工程建設施工和運行安全的目標,都需重視水文地質勘察工作,切實加強新技術、新工藝的開發與應用。
巖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專業人員須充分利用各種理論知識與技術、經驗,加強對現場的水文地質等各種情況的綜合分析與判斷,將所獲得的各類巖土工程勘察包括水文地質勘察參數及其結果作為工程設計依據,對地基基礎與地下結構進行有效處理與加固,并充分利用現場有利的施工條件,保證施工建設的順利開展,實現工程質量、安全、進度等的有效管理。
現階段,隨著工程領域對巖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質條件的日益重視,我國的巖土工程勘察技術逐漸進步,巖土工程勘察質量不斷提高,水文地質勘察工作重要性也日益得到體現,深大基坑工程及地下工程都需要進行專項水文地質勘察工作。
2巖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水文地質常見問題
2.1地下水動水壓力
巖土工程勘察設計與施工的過程中,發現動水壓力的形成條件存在很大的差異性,最終產生的危害和影響也存在較大的不同。
如果是在自然的條件下形成動水壓力,其造成的破壞力量并不高,只要采取一定的技術措施、技術設備,就能夠在動水壓力的把控力度上更好的提升,而且自然條件形成的問題,對于巖土工程造成的影響非常小,基本上不會產生嚴重的損失。
如果是在人為干預的條件下造成了動水壓力,則造成的破壞是非常嚴重的。例如,水庫大壩的建設是最常見的水利項目,雖然能夠在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上不斷的提升,但是其對于巖土結構、水文條件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原有的條件、環境出現了較大的改變,動水壓力的上升非常明顯。
當動水壓力的具體數值超過了臨界值以后,必定會導致施工區域的地質情況出現嚴重的影響,造成的突涌問題、管涌問題是無法快速解決的,而且在巖土工程的性質上也造成了較大的損失。為此,水文地質問題的解決不能放松,要加強巖土工程勘察設計與施工的科學應對。
2.2地下水位升降危害
地下水位的升降會引發一系列的水文地質問題。潛水位上升會影響巖土內部結構的穩定性,甚至會引起崩塌災害,不利于工程地質的勘察與施工。而且地下水位上升還會減小土質的附加應力,進而降低土質的承載力,出現土壤鹽堿化、地下水污染等問題,如果地下空間被水淹沒,會嚴重影響工程項目地基基礎的穩定性。造成地下水位上升的因素可以分為水文氣象因素、地質因素以及人為因素。例如,持續的降水天氣或是由于人工排水導致的泄露問題,都會引起潛水位上升的現象。與地下水位上升的多因素相比,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人的行為,由于我國城市人口數量的持續增加,部分城市地區出現了水資源緊張的局面,人們大量開發使用地下水,使地下水位持續下降,從而引發了工程地層沉降或塌陷的問題,不利于保證巖土工程的穩定性。
3水文地質勘察問題與解決對策
3.1保證水文地質資料的準確性與完整性
在巖土工程勘察及水文地質勘察中,最為關鍵的就是要保障資料和數據的準確性與完整性。相關人員在實際勘察工作過程中須明確了解場地水文地質條件及其變化特征與變化趨勢,充分掌握水文地質相關參數及其可能的變化特征與變化趨勢,在保證勘察質量的基礎上提出各項有效的建筑設計、施工與防護建議,保障巖土工程勘察成果與工程需求相一致,將勘察結果作為后續設計、施工的重要技術依據。
在實際的地下部分施工作業前,相關部門須對勘察成果資料進行全面分析并準確利用水文地質參數,保證工程施工和運行安全。在巖土工程、水文地質勘察中,最為關鍵的就是要保障數據的準確性與完整性,如開展有效的地下水在基坑開挖后的突涌分析與預測問題。
3.2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檢測巖土工程環境
可以通過信息化的手段對水文地質環境進行檢測,從而通過監測及時獲取地下水位的變化和土壤巖性的變化。相關部門可以通過信息化手段及時獲取信息,進行緊急的治理措施,避免地面沉降塌陷造成的地質危害和環境的破壞,對巖土體的穩定性造成威脅。除此之外,還需要通過信息化技術開發一些巖土工程環境檢測的軟件,及時發出預警。
3.3水文地質勘察報告的復核
在水文地質勘察工作中,須加大場地地質情況的勘察力度,減少水文地質所產生的不利影響。而實現這一目的,首先須明確勘察人員的工作目標在進行勘察過程中召開專題工作會議,對勘察的重點和難點進行分析和討論,要求參與勘察的工作人員按規范、按要求進行勘察工作,其次勘察人員須結合場地地質條件和特點針對性地開展勘察工作,如勘察場地的氣候特點和地質特點針對性地開展勘察工作,依據水資源分布特點選擇有效的勘察工藝方法,當完成勘察工作后,要對勘察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分析,全面掌握場地內的水文地質情況。
完成勘察工作之后,為了保障勘察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需要做好報告的符合工作,在進行勘察報告的符合過程中,邀請專業人員對勘察的水文信息及各項數據進行分析,判斷勘察結論是否合理,當出現數據不準確或出現漏查的情況,就應該對所有的勘查數據進行核實和更正,確保結論的準確性。勘察報告的復核不僅僅能夠幫助員工及時地查漏補缺,彌補工作上的不足,同時也有助于讓工作人員正確認識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加以改正以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3.4加強勘察規范中的水文地質勘察技術
在巖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勘察技術規范是影響勘察效率與質量的重要因素。由于地下空間的大量開發與利用,當前巖土工程勘察工作中水文地質勘察需求日益重要,相關人員要在切實加強對先進水文地質技術的學習和應用基礎上,加強勘察規范中水文地質勘察部分的更新和調整,并明確巖土勘察工作項目中水文地質勘察的技術方法和評價方法,提出解決問題的技術方法和預防方法,做到有法可依,同時應充分發揮水文地質參數的作用。
結語
總而言之,在巖土勘察中,水文地質勘察是必需的,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巖土勘察的安全性和準確性,才能夠保障勘察人員的安危。采用水文地質勘察可以提高巖土勘察效率,所以,這種勘察方式應廣泛應用于巖土勘察中。
參考文獻
[1]吳杰.巖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質問題與對策探究[J].中國金屬通報,2020(11):237-238.
[2]徐立亮.巖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質問題分析[J].資源信息與工程,2020,35(5):64-66.
[3]白俊本.巖土工程勘察設計與施工中水文地質問題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2020,5(19):211-212.
襄陽市漢江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湖北 襄陽 44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