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玲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國對土地資源的利用也不斷擴大,要切實地保障土地資源實現合理及科學利用和規劃,尤其是要做好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但是環境影響評價的過程當中,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大部分工作人員往往只是生搬硬抄,在沒有進行實地測評和考察的情況之下盲目將國外一些項目的模式引用到國內土地規劃當中來,這會導致不配套的現象,產生諸多缺陷和問題。為了能夠促使這樣的局面得到有效的改變,需要相關人士能夠做到因地制宜,要求結合我國實際土地開發情況制定合理以及科學的環境影響評價策略,讓環境影響評價達到理想的效果。
關鍵詞:土地規劃利用;問題
引言
土地規劃利用,又稱土地規劃,是指在土地利用過程中,根據土地開發利用的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歷史基礎和實際情況等,對一定范圍內的土地資源進行合理調節、分配與控制,其具有長期性和規劃性。我國國土面積廣大,資源豐富。但由于人口眾多,人均土地資源占有量少。因此,人多地少是我國的基本國情,而且土地資源空間分布不均勻,人與耕地的矛盾尤其突出。
1土地規劃管理原則
1.1集約節約用地原則
在構建新型城鎮化的過程中,保護耕地是必須遵守的原則之一。人多地少是我國的基本國情之一,構建資源節約型社會是我國的發展目標,因此,必須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推進生態友好型社會的構建,將集體節約用地作為土地規劃管理的重點內容開展。在進行土地規劃制度的創新時,應從土地的節約利用出發。我國在實現城鎮化的同時,也必須做好土地的集約利用。目前,我國農村人口大幅度地降低,但農村建設用地的數量仍然在持續增長。因此,土地規劃不僅應做好城鎮化過程中城鄉兩頭用地蔓延趨勢的控制,控制新增建設用地的數量,還應提升目前城鎮中已有建設用地的活力。強化政府土地展開集約管理,并做好市場的激勵作用。當地部門可對城鎮內的居民進行集體搬遷或土地整治,以更好地提升農村建設用地的使用效率,運用市場將農村建設用地的結余指標向城鎮轉移,保證城鎮化科學建設的同時,給予農村居民相應的支持。
1.2科學規劃原則
生產和生活都離不開土地,因此,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做好土地規劃工作,實現更好的開發和運營。土地屬于不可再生資源,良好的土地規劃能夠更好地促進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土地規劃過程中必須構建完善的協調制度,分析規劃過程中各個環節的關系,制定完善的管理手段,更好地調節土地規劃。在進行規劃的過程中,應當針對土地整治情況制定整體安排,明確相關目標、規模、范圍等內容,構建科學可行的任務目標。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土地規劃整治內容也在逐漸朝著綜合化、多元化轉變。
2城市土地利用規劃存在的問題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發展中出現了與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的現象,并導致一系列問題,如資源浪費、環境污染、人口密度過大、交通癱瘓等,都是城市發展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在土地規劃中,因認知水平與受發展水平制約,還存在著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
2.1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
土地利用規劃作為城市規劃的關鍵點,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完善,缺乏具體規劃標準,標準不夠明確。其原因一方面是相關規劃與策略不夠完善;另一方面在已有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相關部門監督執行力度不夠,沒有將土地利用規劃運用到實際的城市規劃當中。
2.2城市發展與規劃不平衡
由于我國經濟發展迅速,致使城市規劃進程與經濟發展速度不相適應,出現了發展與規劃的不平衡。相關的規劃文件,如土地利用規劃與城市規劃分屬于不同的部門,規劃文件制定的出發點不同,采用的標準也不同,兩者之間的差異加劇了城市土地開發利用的諸多矛盾與不足。城市用地不足與耕地用地不足加劇了用地緊張的情況,舊城區的改造導致空地浪費大量存在,郊區廢棄建設用地沒有被合理利用。
2.3信息數據不夠完善
目前,我國的城市化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對土地利用掌握不夠到位,不明確已經利用土地面積與可利用土地面積,并且存在大量的不合理利用情況。需要建立并完善城市土地利用數據庫,對土地利用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有據可依。只有數據完善,才能進一步合理規劃未利用土地,改善已利用土地的使用情況。
3新時期土地資源管理的對策
3.1創新土地規劃利用方式,提高土地資源管理質量
新時期,為做好土地資源管理工作,必須創新土地規劃利用方式,提高土地資源管理質量。一是可將定性分析方法改進為定性和定量結合的分析方式;二是可采用動態分析法。在早期土地規劃利用過程中,通常利用數據來說明問題。而土地規劃的計算是針對土地資源管理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通過建模和分析的方式,用數學關系式等展現出來,這就是定量分析法。在利用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式時,人們應注重結合當地土地規劃的實際情況,并加以推算,確保土地資源管理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進而推動土地規劃利用工作的開展。靜態分析法是根據既定的外生變量求內生變量的分析方法,即針對特定時間、特定區域的土地資源情況進行規劃分析。而動態分析是對土地變動過程進行的分析。由于土地資源管理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因此,為提高土地資源管理的質量,應采取動態分析的方式,充分把握土地規劃過程中的變動情況,及時發現土地規劃利用過程中的突發性問題,并進行整改,規范土地規劃管理,確保土地規劃利用的順利開展,進而提升土地規劃質量。
3.2完善土地規劃管理體制,推動土地資源管理的規范化
新時代,為做好土地資源管理工作,必須完善土地規劃管理體制,推動土地資源管理的規范化。在土地資源管理過程中,應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強化責任監督。要加強監管,發揮人民群眾的監督作用,及時對“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等問題進行處理,切實保證土地利用率的提升。要嚴厲打擊非法使用土地資源的情況,確保土地資源得到科學利用,穩步實現土地資源管理目標。與此同時,還應順應新時代社會發展的要求,完善規劃管理領導責任制,并不斷探索土地資源管理的新方式、新方法,簡化土地資源管理流程,拓寬土地管理渠道。要加強土地資源管理的全過程監管,保證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土地規劃管理者是確保土地規劃質量的重要人員,在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保證土地規劃利用的科學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土地規劃管理過程中,為增強干部職工合理規劃土地資源的意識,相關部門必須大力開展土地規劃管理學習活動,豐富其專業知識。要結合本地區土地部門基礎業務建設情況,加大職工培訓力度,使其了解土地規劃相關的專業知識,構建專業的理論知識體系,提升專業能力與業務素質,提高土地規劃管理水平。土地規劃利用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如果沒有相關法律制度的支持,就會產生市場交易混亂、土地資源浪費等問題。當前,在土地資源管理過程中,相關部門應重視制度效應,積極與其他管理部門協調。要積極引入評估機制,做好土地資源的管理與利用,提高土地規劃利用的科學性。要制定和完善土地規劃利用制度,平衡好工業用地、商業用地等和耕地之間的關系,全面提高土地利用率,避免土地資源的不必要流失及環境污染等問題,最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結語
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使城市發展進程不斷加快。城市發展離不開城市規劃,而城市規劃中土地利用規劃是重要環節。只有對土地資源進行科學規劃,才能使城市規劃更加合理高效,從而進一步推動城市化發展,加快現代化建設進程。
參考文獻
[1]王健.城市土地管理中土地利用規劃的作用及其措施[J].農家參謀,2020(14):12.
[2]單皓.從管理土地建設到管理土地利用改變———探討深圳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中的規劃概念[J].城市發展研究,2020,24(2):104-112.
吉林省紅石土地房地產評估咨詢有限公司 吉林省 長春市 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