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珍平
摘要: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課程,要求學生廣泛涉獵各科知識,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將課堂向學校、家庭、社區拓展延伸,但目前小學生普遍學業負擔比較重,知識儲備有限,社會活動不多,社會實踐不深入,引發了學科本身的高要求與小學生認知現狀之間的矛盾。文中對如何設計“開放式預習記錄單”、如何應用“開放式預習記錄單”進行了分析探討,為解決該矛盾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開放式;預習記錄單;道德與治治;應用研究
課程標準中指出:小學道德與法治(以下簡稱道法)課程具有綜合性,知識覆蓋面寬泛,涉及政治、歷史、地理、法律、科技等學科;道法課程同時還具有實踐性,注重生活體驗,要求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在生活實踐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質。目前,小學生普遍學業負擔比較重,社會活動不多,社會實踐不深入,知識儲備有限,引發了道法學科本身的高要求與小學生認知現狀之間的矛盾。開放式預習記錄單的應用為解決這一矛盾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一、開放式預習記錄單的內涵
開放式預習記錄單(到下簡稱記錄單)是指教師根據授課內容,有針對性的設計以開放式提問為主,讓學生圍繞問題,進行思考、探索和實踐,并將結果記錄下來的一種預習單據。記錄單的主要作用是:學生圍繞開放式提問,在課前通過查閱資料、實地查看、親身體驗、采訪談話、談心交流等方式,獲得相關的知識、體驗與經驗,為課堂教學提供知識、體驗與經驗儲備,保障課堂教學高效進行,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開放式預習記錄單的設計
(一)設計原則
開放性。以開放式提問為主,打開學生思路,促使學生深入社會生活,收集相關信息;時間性。一定是在課前設計,給予學生充分思考與實踐的時間,一般提前2天就應設計制作完成,并發放到學生手中;現實性。要結合學生的學情、心理認識特點以及當地的人文社會環境來設計,切不可天馬行空、任意想當然;服務性。記錄單是為課堂教學服務的,要認真研讀教材,圍繞教學內容進行設計,優化課堂教學。
(二)記錄單的內容與形式
1、記錄單的內容,主要包括題目、學生信息、正文、注意事項等內容,也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刪欄目。(具體樣式見“記錄單的形式”)
2、記錄單的形式
(1)問答式:根據課程內容進行提煉,精心設計1-4個問題讓學生回答,問題不宜過多,否則會導致學生無法完成或無法保證質量。
(2)表格式:如涉及一個問題的多個方面,或幾個問題進行比較,一般采用表格式比較好,表格式的優點是一目了然,清晰明確。
(3)其它形式:教師依據課程內容,進行創意設計。比如:思維導圖式、圖文式等,這些形式比較新穎。
三、開放式預習記錄單的具體應用
(一)應用于小組交流合作學習。比如:上述六年級上冊第6課《人大代表為人民》一課設計的記錄單《我的建議書》,了解到不同學生采用不同方式完成,有的是自己親身經歷,有的是錄求父母的幫助,有的向老師請教等等。發現的問題多,并且具有代表性,涉及到小區停車位不足、公交車線路少、生活環境污染等,針對發現的問題學生提出了建設立體停車場、架設天橋、增加公交線路、垃圾分類處理等相對應的解決辦法,針對性強,具有操作性。學生在小組與全班交流匯報中,積極踴躍,百花競放,異常精彩。
(二)應用于知識、體驗、經驗儲備。例如: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我們的守護者》的內容全部為法律法規,主要有憲法、刑法、民法、勞動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物權法等等,這些法律與我們的生活聯系緊密,卻又陌生,對于學生來說耳熟,但了解甚少。這時我們可以設計預習記錄單,讓學生課前學習相關法律。記錄單上的問題設計為:你知道的法律有哪些?你最感興趣的法律是哪一部?說說這部法律讓你印象最深刻的條款是哪些?為什么?通過這樣的設計,學生會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主動積極查閱資料、詢問專業人士等,獲得法律知識,在課堂小組、全班交流中,匯聚全班的學習成果,就會讓學生獲得大量的法律知識,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
(三)應用于社會實踐活動。比如:上述六年級上冊第6課《人大代表為人民》的“活動園”內容為:選擇一種方式了解一名人大代表的故事,和同學說說他是如何履行職責的?學生對“人大代表”這個概念比較模糊,更不知道身邊的人大代表,這個問題可以讓學生尋找身邊的各級人大代表,與人大代表面對面交流、電話交流,或者通過第三人轉述、網上查資料等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了解身邊的人大代表,收集人大代表的故事。
總之,預習記錄單簡單易操作,有利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團隊合作精神,有利于開闊學生視野,增長知識,有利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豐富閱歷,是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和延伸,可以廣泛應用于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新疆布爾津縣布爾津鎮白湖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