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中圖分類號:G807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4-033-02
摘 ?要 ?九年一貫制學校具有連貫性的特征,便于學校一體化管理。但在學校體育大課間活動的開展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學校領導的組織意識缺乏、大課間體育活動效率低鍛煉效果差、大課間體育活動缺乏特色、大課間評價體系欠缺等。本文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實踐對策,以期提高九年一貫制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的質量。
關鍵詞 ?九年一貫制學校 ?大課間 ?問題 ?對策
現如今,大課間體育活動不僅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學校對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正常開展不僅具有增強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功效,更有豐富校園特色體育文化的價值。九年一貫制學校具有連貫性,便于學校一體化管理,但是也存在一系列問題,如學校年級跨度大,學生涉及9個年級,教師中小學融合,管理難度加大等,這些都給學校體育大課間活動的開展帶來了諸多問題。為此,只有不斷提高學校體育大課間活動的整體效能,才能真正服務學生。
一、九年一貫制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存在的問題
既然是九年一貫制學校,實行的必然是一體化管理。對于體育大課間活動而言,最難之處就在于此。學校年級跨越九個年齡段,要保證每個年齡段都得到充分發展實則不易。
(一)學校領導的組織意識缺乏
對于大課間體育活動,學校領導的重視與否以及是否在學校領導的管理范疇之內,這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經決定了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發展情況。如果學校領導沒有對體育學科進行分權,那么大課間體育活動就會處于效能低下的狀態,這體現在:一方面,任何領導都可以對大課間體育活動提出個人看法,體育組究竟聽誰的指示?另一方面,沒有分管領導,教師群體不會重視大課間體育活動,從而直接導致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雜亂無序。
(二)大課間體育活動效率低、鍛煉效果差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首先是班主任以及部分教師的不夠重視,如在學生進行大課間活動時,班上沒有任何教師跟隨;部分教師存在拖課現象,占用大課間時間,由于年級數多,每個班都拖拉的話,大課間體育活動將處于被動狀態。其次是大課間體育活動規劃設計不合理,如進退場往返路線設計不到位、鍛煉內容乏味、運動負荷不足、場地器材的使用混亂等,這些都會造成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效率低、鍛煉效果差。
(三)大課間體育活動缺乏特色
大課間體育活動是學校對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如果活動沉悶無趣、缺乏特色不僅不會給學校帶來宣傳與展示的積極影響,還會造成全校師生的消極對待。九年一貫制學校具有連貫性,孩子在這所學校中學習和生活,各個方面都會對他們產生深遠的影響。有些學校的體育大課間活動沒有學校特色,缺乏生機,不僅難以讓學生感受到校園體育文化,還會阻礙他們的身心發展。還有些學校盲目跟風,不根據本校學生的身體素質、人數、器材場地、年齡段等之際情況開展活動,只是為了開展而開展。這樣的大課間體育活動開展得毫無意義,因此突出特色才是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必經之路。
(四)大課間評價體系欠缺
許多學校沒有將學校體育大課間活動納入考核評價體系中,認為體育教師的口頭評價和日常管理就能夠保證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正常運行。很明顯這種想法是不切實際的。沒有管理評價體系,大課間體育活動的質量不僅會受影響,全校師生也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無視大課間體育活動,這對學校體育的發展是相當不利的。
二、九年一貫制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實踐對策
(一)優化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領導組織體系
大課間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從什么角度,大課間體育活動必須納入學校領導的管理范疇,這樣才能保證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正常運行和有序開展。學校領導進行扁平化管理,分管校長直接領導體育組。九年一貫制學校涉及的年級多,更需要這種組織結構,這樣不僅能提高效率,還能讓分管領導直接發現大課間體育活動所存在的問題。另外,體育組教師也要及時向分管領導匯報體育工作的各項情況。
(二)提高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效率
開學初,學校領導就已經安排了統一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時間,便于體育組教師設計大課間體育活動。要提高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效率,需做到以下幾點:班主任參與大課間管理,與學生同跳一套操、同運動;教師不得有拖課現象,音樂一響,全員出動,全體教師參與,大課間不僅是學生的活動時間,同時也是教師的身體活動時間;體育教師上下一體,同心協力,在開學初的體育組會議中就要根據班級與操場的遠近,設計好學生往返活動路線,做到各年級、各班級互不影響;體育組長要對體育教師進行分工,明確職責,以年級為單位將教師分配到各個練習場地。
九年一貫制學校實行的是一體化管理,學校人數較多,由此會顯現出場地和器材的問題。這需要體育組教師根據本校的情況對大課間活動的器材和場地使用給予合理安排。現如今,許多學校都安排了學校特色大課間體育活動內容,九年一貫制學校更是需要,設計的內容還需滿足9個年齡段。關于運動負荷的問題,季瀏教授在《學科核心素養下中國健康體育課程模式的理論與實踐》一文中提出中國健康體育課程模式的關鍵點,其中一點就是要有體能練習。因此,在大課間體育活動中安排一些素質練習是很有必要的。
(三)突顯大課間體育活動特色
大課間體育活動不僅成為學校對外展示的重要窗口,也成為“一校一品”活動的重要平臺,突顯校園特色是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必經之路。有的學校設計了兩套大課間體育活動方案以適應不同季節條件下的練習,有的學校根據體育課階段的劃分精心設計活動方案,還有的學校將足球、籃球或傳統武術等融入大課間體育活動,這些都體現了校園特色體育文化。本校采用的是全校師生同跳花球啦啦操,啦啦操屬普及型規定動作,可以算是準備活動,在跳完之后進行包括原地快頻率跑、原地高抬腿、深蹲跳、仰臥起坐、背起、立臥撐等素質練習,以保證運動負荷。由于學生有年齡差,素質練習在質量以及時間方面的要求有所不同,如小學1~2年級仰臥起坐的要求是15個,初中部的要求則是30個甚至更多。另外,當天氣漸涼,學校會設計好跑操路線,進行跑操活動,后進行啦啦操調整。或者是在班主任的帶領下,學生領取器材到各自的場地進行活動,每個星期會輪換練習內容,如這個星期練長繩、下個星期練球類等。這樣全校就形成了一個大循環,讓每個班級都能夠練習更多的體育項目。
(四)加強大課間體育活動的考核評價體系
對大課間體育活動進行考核與評價是保證大課間有序運行的基本手段,只有運用積極、有效的評價方法,對各班級在大課間體育活動中的表現進行考核,才能提高大課間活動的效能。例如,每天大課間時安排值周學生進行考評,同時安排導護教師進行評分,主要考查各班的出勤率以及進行大課間活動的質量;將大課間考核的結果不僅計入班集體的考核,還用于對班主任的考核;為了激勵全校師生參與大課間,體育組還可以定期通過班級比賽的形式來提升體育大課間的質量。
三、結語
隨著九年一貫制學校的不斷增多,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內容、形式等會被不斷創新,所出現的問題也會不斷減少,希望本文提出的一些實踐對策能夠提高九年一貫制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德剛.學校體育大課間活動的問題與對策[J].體育教學,2018,38(01):25-27.
[2]季瀏.學科核心素養下中國健康體育課程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第四屆全國學校體育聯盟(體育教育)大會主題報告摘登[J].體育教學,2018,1(38):6-9.
[3]趙超君.每天兩個大課間 確保鍛煉一小時——河南省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發展實踐[J].體育教學,2018(01):22-24.
[4]黃道榮.九年級學生大課間身體素質的趣味化訓練[J].體育教學,2018,38(0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