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一帆 王曉芳 方征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5-050-02
摘? ? 要? 本文以發展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的民族體育旅游產業為研究背景,運用文獻資料法、田野調查法、專家訪談法等研究方法對保亭當地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發展過程中體育旅游缺乏專業化規范化、品牌效應差等問題進行分析整理,剖析民族體育旅游發展滯緩的原因。最后以民族體育旅游的多元化發展為目標,塑造具有保亭特色的民族體育旅游品牌,驅動民族體育旅游產業,助力保亭縣經濟的發展及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傳承,并且提出引進人才、打造康養小鎮、開發特色產品等促進保亭縣民族體育旅游發展的策略與建議。
關鍵詞? 海南自由貿易港? 民族體育? 體育旅游? 策略
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支持海南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自由貿易港,并對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做了全面部署,這為海南經濟貿易發展與規劃指明了方向。近年來,保亭縣提倡特色文化資源的挖掘、保護和傳承,并鼓勵將黎苗族傳統文化和特色體育項目融入旅游業,推進少數民族體育文化與旅游業的融合發展。經調查,該縣于2019年4月實現貧困縣“摘帽”,但是經濟總量和人均指標在全省各市縣中均處于中下水平,不少指標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表現為工業基礎薄弱,投資后勁不足,居民消費意愿不強,經濟發展結構不合理,民族特色文化旅游業發展動力不足等問題。因此,通過研究保亭縣的民族體育文化,將其和旅游業更好地融合發展,探索出一條以民族體育旅游為導向的轉型發展之路,以在保護和繼承黎苗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同時提升保亭縣的經濟核心競爭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的講話中指出,在海南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自由貿易港是“著眼于國際國內發展大局,深入研究、統籌考慮、科學謀劃作出的重大決策,是彰顯我國擴大對外開放和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決心的重大舉措”。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為我國與相鄰國家之間的區域交流合作提供了平臺條件,為海南省著眼于東南亞市場,推進國際旅游島的建設創造了良好機遇。
一、發展民族體育旅游產業的社會背景
(一)自貿港建設為民族體育旅游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契機
旅游業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重要產業構成,內接國內大陸旅游市場,順應國民旅游需求,有著龐大的游客數量;外接東南亞市場,獲得大量進出口貿易機會;對接南海周邊區域,可加強與南亞國家在旅游業及港口方面的協作。這些條件對海南島旅游業的發展來說意義重大。自貿港的建設會引進大量相關旅游人才的定居與就業,帶動房地產和酒店服務業的投資建設,同時還會有各企業商家前來觀摩學習,帶來多樣化的民族體育旅游理念。從產業發展上來看,自貿港的建設能夠進一步擴大民族體育旅游市場規模,引進大型體育賽事活動有助于延長產業鏈,優化民族體育旅游產業結構,提升游樂氛圍,最終實現走持續發展的環保道路。
(二)保亭縣民族體育具有深厚的文化價值
美國社會學家丹尼爾·帕特里克·莫伊尼漢認為,文化作為人類在實踐過程中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能夠對時代進步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本身就是一種復雜的社會文化現象,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中黎族是保亭的世居民族,民族風情古樸、濃郁且獨特,多種類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背后有著豐富多樣的民族體育文化。這些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起源與當地各民族長期的節日習俗和生產生活方式息息相關,如三月三、七月七、健身娛樂、宗教信仰、自身防御、婚嫁等。豐富多彩的民風民俗和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寶貴資源,相關的民族傳統體育活動是黎苗同胞對民族文化傳承與發揚的見證,由此可見保亭縣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
(三)保亭縣民族體育的社會價值
保亭縣民族體育項目歷經黎族代代相傳,練就了強健的體魄和靈活敏捷的身手,這些本領不僅體現在民族體育項目比賽中,還在日常生產生活中也有所體現。黎苗族傳統體育活動是群眾通過長期的生活實踐逐漸發展的寶貴遺產,在保亭縣有著雄厚的群眾基礎,也有著極為深厚的社會影響力。這些體育活動的舉辦能夠很好地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促使人際關系的融洽;對游客來說有益于朋友之間更加坦誠相待,有益于親子家庭關系更加和睦。如此可更好地構筑和諧文明的保亭縣,促進民族友誼和民族團結,增強民族地區凝聚力。
二、保亭縣民族傳統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狀況
(一)民族傳統體育旅游缺乏專業化和規范化
民族傳統體育旅游,關鍵在于“體育”二字,它作為人類的一種社會活動,是以娛樂為目的的游戲發展而來的。其最明顯的特點就是競爭性,有競爭就會有勝負,在競爭過程中就難免會出現各種棘手問題。保亭縣黎族傳統體育競賽還處于初級階段,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僅僅是在特殊節日或一些活動情況下舉辦民族體育競賽活動,在比賽過程中還缺乏一定的規范性,基本競賽規則和管理尚不完善,缺乏專門的組織機構和裁判體系。此外,有些項目并未完全熟悉掌握,未能向游客開放,導致在競賽過程中難以保障和提升游客參與民族體育活動的體驗感。
(二)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傳承后繼乏力
如今,由于受到現代生活方式和城鎮流動趨勢的沖擊,有不少的黎族傳統體育項目面臨著瀕臨失傳的尷尬困境,呈現出日漸衰落的趨勢,甚至消失的狀況。經調查,盡管近兩年因為疫情保亭縣未能舉辦各種民族體育賽事活動,但是從以往來看,參與人群也是日漸少齡化和老齡化,人數也日趨減少。現如今,部分民族體育項目漸漸失傳,種類逐漸減少,難度也隨之下降。對民族體育旅游來說,就是缺失了其中一部分歷史悠久且經典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削減了當地民族體育的特色,這給民族體育旅游建設帶來的損失顯然是巨大的。
(三)民族體育旅游品牌效應差,旅游項目同質化嚴重
在保亭縣文化旅游區中,每逢特定的節日都會有一些民族體育賽事在景區舉辦,且主要以表演性項目為主,基本屬于觀光型低層次旅游產品,規模較小,不能滿足游客親身參與。例如,在五指山市至保亭縣的公路上,有一段路兩側會有幾家不知名的黎苗風情旅游村寨,是目前海南省較為集中再現少數民族體育資源的旅游景區,游客可在此觀賞具有民族特色的跳柴舞和雙刀舞。由此可見,目前保亭縣的一些民族體育資源僅停留在觀光型旅游產品層面,主要用來展演,滿足游客的觀賞需求,缺失體育旅游的根本特性,并沒有形成真正的體育旅游品牌。
三、海南自貿港建設背景下保亭縣民族體育旅游發展方向
(一)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優化投資環境
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為整個海南省的旅游業都帶來發展契機。優惠的政策,良好的港口交通條件有利于國際旅游島的快速發展。在國內,青島港繼續推進“中國氫港”建設,建設世界一流“綠港”。廈門港注重綠色能源管理和清潔能源實用,節能減排技術運用,推進綠色生態港口建設。而三亞市可以著眼于“低碳出行,綠色旅游”的口號,將三亞市打造成為“東南亞綠色康養港”,使保亭縣充分發揮“三亞后花園”的作用,從而借助三亞旅游市場為保亭縣旅游業的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平臺。
(二)制定優惠政策,加強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和培養
人才是任何產業發展的核心力量,民族體育旅游業亦是如此。保亭縣相關部門應當制定優惠政策,引進高層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和民族體育專業人才,為保亭縣的民族體育旅游發展獻計獻策,進一步助力體育旅游業的發展。另外,還應加大本地人才隊伍培養的力度,提高從事旅游業的人員素質,做好年輕一代和從事本民族體育行業相關人士的思想工作,形成以傳承本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為榮的思想意識,自覺擔負起繼承民族體育項目的重任。積極開展有關民族體育旅游知識的培訓,這樣才可以為游客提供優越和諧高品質的旅游環境。
(三)打造特色康養小鎮,提升旅游品牌知名度
保亭縣有著保存較為完整的熱帶雨林生態環境,負氧離子含量高達8200個/立方厘米,宛如天然“氧吧”。經調查,保亭縣民眾練習太極拳的氛圍濃厚,且得到普遍推廣,還成立有太極拳養生協會,該協會常年組織太極拳活動,獲得了群眾的一致好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針對保亭縣的實際情況,當地政府應借鑒其他特色旅游小鎮的經驗,擴大太極拳和健身氣功的影響力,把多種體育項目和旅游形式緊密結合,建立特色的太極拳或者健身氣功康養小鎮,通過多種媒體手段進行宣傳,吸引更多游客前來修養和調整身心,以此形成康養小鎮旅游景區,達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將當地黎苗族傳統體育項目與自然風景旅游區相結合,把黎苗族特色的人文資源融入其中,讓游客在參與傳統體育項目的過程中感受到少數民族的文化底蘊和風土人情,最終形成獨具特色的旅游品牌。
四、結語
在新時期下,研究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十分有必要,它是我國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它與旅游業的融合發展蘊含著巨大的潛在價值,有著無限的發展前景。海南省作為正在建設中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其地理位置優越,旅游資源豐富,民族特色顯著。保亭縣鄰近南部三亞中心城市群,應抓住發展契機,依托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將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與旅游業深度融合發展,積極探索體育旅游發展新模式,創新民族體育旅游發展路徑,助推“大三亞”旅游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為保亭縣增加旅游產業的經濟收入,以及促進低碳綠色可持續性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波.海南自貿港的區位優勢與產業發展方向[J].人民論壇,2020(27):30-33.
[2]靳光濤,黃抒田,唐榮.國際先進經驗視角下海南自貿港創新發展路徑[J].國際貿易,2021(02):30-37.
[3]王珍珍,趙富蓉,梅紅.中國自由貿易港建設的現代供應鏈釋義[J].東南學術,2021(03):156-164.
★科研項目:2020年度中央民族大學交叉學科研究專項項目“海南省保亭縣民族健康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研究”,課題編號:2020MDJC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