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連廣
摘 要:為響應國家改革與創新的時代政策,體育教學模式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其中,將傳統文化融入體育教學是目前體育行業的發展方向之一,這不僅能使體育課程內容豐富化,同樣也是在一定程度上繼承與發展傳統文化,契合弘揚傳統文化的方針。本文以小學體育教學為主要研究方向,剖析傳統文化與體育教學的融合發展策略,以此促使學生參與體育活動,并且讓其更近距離地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關鍵詞:小學體育 傳統文化 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5.041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提升,文化水平也在經濟發展的前提下逐步穩健上升,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繼承與發展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優秀傳統文化在滿足大眾多種多樣精神需求的同時,也被教育者引入到小學的體育教學中去,積極推動了我國體育道德新風尚的發展。傳統的體育教學內容單一,使得一些學生喪失對進行體育活動的積極性,而若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體育教學中,使課程內容變得多樣化、趣味化,讓學生的身體得到鍛煉的同時感受到運動的快樂。
一、深入了解學生心理需求與行為特點
在進行體育教育改革時,不能忽略學生是進行改革的重點研究對象,教學內容的進行是否行之有效,關鍵在于是否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面對當前的體育教育內容單一、枯燥無趣的現狀,及時進行調整是明智之舉。在此之前,首先得深入了解學生的行為特點和需求,針對其需求并結合傳統文化制定與調整相應的體育教學內容,讓傳統文化在體育活動中充分展現其魅力,讓學生在鍛煉中時時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使學生的整體素養得到質的提升。當然,教師需得制定較為簡單并融入了傳統文化的課程以便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在這個體育活動中既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個人學識得到一定提升,也在兩者的積極配合下推動小學體育教育事業蓬勃發展,一舉兩得。
二、傳統文化豐富、促進體育發展
新的體育教學機制的改革使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感興趣的體育活動,從而在極大程度上促進學生進行體育鍛煉。而為了使學生在樂意的情況下完成體育鍛煉,教師將傳統文化與實際體育活動相結合,制定一些豐富且有趣的體育活動,使學生在參與中感受體育活動與體育文化的樂趣和內涵,不知不覺中豐富個人見識、提升個人文化素養。現階段我國體育事業發展迅速,但過于注重技能、體質的發展,忽略了文化素質培養,這對于致力于發展全能型人才存在極大影響,也不利于體育事業的國際化發展。因此,借助傳統文化融入小學體育教學的方向性發展,使學生對體育文化有系統性的認知,促進學生身體素質與文化素養的全面提高,開闊學生眼界、豐富學生思想,加速培養全能型人才的步伐。
三、促進融合體育與傳統文化的策略
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意韻深遠、博大精深。但是并非所有的傳統文化都能適用于小學體育教學,故而教師需對民族文化進行深入挖掘,充分發揮文化育人的作用與價值,并結合實地教學情況、基礎設施來制定文化與體育融合的方法,最大限度的滿足學生發展需求。要讓傳統文化充分有效的融入體育教育事業中,不僅需要理論性指引,還需要教育形式的革新。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在體育活動中融入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游戲、表演等多種教學形式,讓學生在游戲中輕松完成任務,同時提高了教學質量。例如,在體育活動中進行“你畫我猜”并規定題目為古代一種運動,一方面讓學生突破自我,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了解更多古代體育文化,增長見識。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傳統文化的融入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這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也是學生個人素養提升的重要保障。故小學教育者應適應學生發展需要、發展創新性思維、提高體育教學融入傳統文化的必要性認知,深入了解學生心理需求與行為特點,推動傳統文化融入小學體育教學,積極促進學生身體素質與文學素養并重發展,大力推進體育教學的創新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羅艷偉《淺談如何將傳統文化與小學體育教學相結合》,《成長》2020年第2期。
[2] 程瑋《小學體育教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研究》,《體育風尚》2019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