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麗利
【摘? ? 要】在素質教育全面滲透的當下,高中生的音樂素質教育也備受關注,一方面,高中生即將參加高考,面臨的壓力巨大,需要一些陶冶身心的課程來調節自身壓力;另一方面,這也是全面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師應當關注的重點。
【關鍵詞】高中音樂? 課堂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5.117
伴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推進,教育大綱中明確提出通過學校教育要實現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及心理健康素質的全面發展,使學生能夠成長為符合社會標準、滿足社會需求的優秀人才。音樂課程相比于其他文化課程,在陶冶學生情操、涵養學生精神、洗滌學生心靈方面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能夠給學生帶來豐富的、愉悅的情感體驗,對于面臨高考重壓的高中生而言,學習音樂顯得十分必要且重要。因此,關注并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廣大音樂教師必須重點思考的課題。
一、高中生的狀態
高中生不同于初中生,他們即將面臨人生的一大關卡,就是高考,如何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甚至會影響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這也是備受廣大教師和學生家長關注的一個階段。目前,我國學業競爭激烈,高中生肩負著繁重的課業壓力,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產生一些心理問題或者不良情緒,導致學生呈現出消極的學習狀態,課堂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很多學生在教師和家長的影響下認為文化課程比其他課程更加重要,認為音樂課程的開設非常雞肋,不愿意在音樂學習上下功夫,更愿意在課堂上專注于其他課程的學習,把音樂課程當作擺設,教師的教學工作流于形式,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高中生學習音樂的意義
(一)調節壓力,緩解情緒
音樂課程的學習相比于其他文化課程的學習要更加輕松,學生不會面臨著過重的學習負擔,在課堂上也有更多表現和參與的機會,這就可以調節學生的學習壓力,緩解學生的不良情緒,使學生能夠找到發泄壓力的突破口,由此可以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心理問題和學習困惑,讓學生端正自己的態度,振奮自己的精神,以積極飽滿的姿態應對接下來的學習。
(二)陶冶情操,培養品德
音樂是一門有趣的課程,它可以表情達意。通過音樂,我們可以感知到一些難以用語言來形容和表述的內容。音樂無國界,對高中生進行音樂教學可以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品德,涵養學生精神,塑造學生品質,發展學生個性,讓學生更多地實現文化知識以外的素養提升,從而健全高中生的人格,使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積極的心態,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三觀,使學生能夠從音樂中感知人生、理想、生命等內涵。
(三)豐富知識,掌握技能
通過學習音樂,高中生可以掌握更多的音樂知識,一些在藝術方面有一定潛力的學生就可以借此機會挖掘自己的潛力和發展自己的個性,并掌握一些音樂技能,形成自己獨特的興趣和愛好,對于高中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也是有著積極意義的。我們不應當讓視野局限于學生對基本文化知識的掌握上,更要關注學生的全方位發展,改變過去唯考試成績的傾向,教師一定要具備善于發現學生閃光點的眼光,幫助學生拓寬自己的發展道路,讓學生能夠受到藝術的熏陶,并且可以取得更高的造詣。
三、提高高中音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立足實際,有效互動,激發興趣
現階段的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不應當局限于傳統的教學理念和形式,也不應當將學生的視野聚集在現有的教材之上,在新的教育背景之下,教師一定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學生展開有效的互動,走近學生,了解學生,關注學生對音樂的看法與感受,把握學生對音樂學習的具體需求,在此基礎上結合教學大綱的要求,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夠具備強烈的學習動機,增強其課堂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而能夠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順利地融入課堂,以獲取知識和技能。結合新的教學實踐中有效的教學方法,如,情境教學法、合作學習法、游戲教學法,等等,教師還可以依托于多媒體工具的支持,打造以微課為導向的自主學習課堂,或者以翻轉課堂教學為主的音樂課堂。總之,音樂教師要始終秉承著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將教師的正確指導落實到位。
(二)結合實踐,自主參與,鼓勵創新
現代化教育提倡實踐和理論有機結合,單純依靠理論教學無法讓學生長久地保持專注力,更容易加劇學生對音樂學習的厭惡情緒,那么,音樂教師這時候就需要融入一些有趣的實踐活動,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活動的形式,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深化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完成訓練和鞏固,并鼓勵學生積極創新,融入自己的想法和創意,讓學生能夠在充分消化所學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創造出新的音樂作品,助推學生音樂綜合素養的提升。音樂教師不用只拘泥于傳統的演唱活動,還可以結合音樂表演劇的形式將學生的音樂練習和音樂創新融合到一起,甚至可以借助游戲、競賽等活動來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感。
(三)貼合需求,拓展資源,關注時事
現有的音樂教材雖然經過新課程改革后與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更貼合,但總體而言,僅僅依靠教材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應當注重對現代化教學工具的合理利用,特別是對互聯網中豐富的課程資源的合理挖掘,將其收集、整合,用于課堂教學的豐富與完善,幫助學生拓寬自己音樂學習的視野,使學生能夠更全面地了解精彩的音樂文化,改變學生對音樂學習的刻板印象,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音樂教師特別要注意與時事熱點相結合,學生對于新興流行音樂文化的關注要比對古典音樂文化的關注更積極,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音樂教師就可因勢利導,借助互聯網中一些價值觀積極、內容健康、內涵豐富的音樂作品對學生進行教育。
總而言之,提高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積極意義是非常顯著的,對促進高中生的學習和發展也是大有裨益的。要達成這一目標,必然需要音樂教師以新的理念作為指導,以新的教學方式和手段作為載體,積極對教學內容和教學關系進行優化和創新,致力于為學生呈現音樂學科的魅力和價值,從而讓音樂課堂成為學生釋放身心、宣泄壓力、感受快樂的舞臺。
參考文獻
[1]莊云英.音樂教學中有效提升學生音樂素養的幾點思考[J].當代家庭教育,2019(18):116.
[2]張艷,劉艷香.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中華辭賦,2019(0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