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曾麟
【摘? ?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職業教育呈現出蓬勃的生命力,社會對技術型人才的需求逐漸增大,2019年國務院發布的“職教20條”,明確提出“1+X”證書制度。“1+X”證書制度提出后,受到很多職業教育院校的關注,電子商務課程教學模式面臨新的挑戰。基于此,本文通過分析中職院校電子商務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深入探究了在“1+X”證書制度下的創新改進措施,為“1+X”證書制度的順利實行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1+X”證書制度? 中職學校? 電子商務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5.163
隨著我國電子商務行業的快速發展,電子商務及其相關行業用人需求迅速增多,人才的需求出現了井噴式的擴展。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我國電子商務直接與間接帶動就業人數增長至5000余萬人。電子商務行業的快速發展對人才培養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有創新思維、創業能力,還要滿足職位的用人標準和具備較強的崗位能力,而我國大部分中職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未能達到企業的用人標準。國務院在2019年1月發布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文件(又稱“職教20條”),提出了“1+X”證書制度相關政策,促進中職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的職業化、標準化,推進電子商務行業從業人員的整體水平。
一、“1+X”證書制度的概念及內涵
(一)“1+X”證書制度
“1+X”證書制度是國務院于2019年1月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提出啟動的“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1+X證書)制度。“1”是學歷證書,“X”是指學生職業能力水平的相關證書。“1”反映了學生所接受的文化教育程度,關注學生所掌握的專業必備的理論知識;“X”證書反映了學生對職業崗位的勝任能力,關注的是學生在職業發展中所需要具備的復合型職業能力。“1”是基礎,和“X”證書是相互融合的,兩者的結合是在新時代環境下對受教育者綜合性能力培養的完美體現。
(二)“1+X”證書制度對中職專業建設的意義
1.有利于培養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1+X”證書制度的實施,將根據職業崗位能力需求與專業課程對接來設置等級證書的考核標準。以此作為導向,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得到提升,職業崗位能力達到行業要求,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多元化發展,與我國迅速發展的經濟需要相對接。
2.進一步提升專業師資職業能力。深化教師、教法、教材改革,師資隊伍建設是“1+X”證書制度開展的必備條件,教師應熟悉行業崗位的需求及職業技能證書考核標準,并做好前期培訓,通過對應師資考核。
3.促使校企合作更緊密相連。“X”證書的技能等級的標準,由企業和行業專家根據行業工作任務、實訓要求、專業知識設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企業的案例融入到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體驗項目情境,引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同時企業為教師搭建技能提升和實踐的平臺。
二、中職電子商務專業教學現狀
(一)專業教學傾向嚴重
電子商務行業是“三新”行業,目前中職學校電子商務專業教學中還存在普教化、技能化兩種極端傾向,要么只關注考試課程內容,忽視技能型課程;要么只關注技能大賽項目,關注技能內容,忽視專業教學的系統性、完善性。教師缺乏企業學習的背景和實際操作經驗,教材更新速度慢,學校與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課堂教學內容落后于行業整體水平,最終導致學生學習的效果停留在知識面階段,缺乏創新與應用,不利于學生多元化發展,學生職業方向比較單一,對學生就業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也存在一定的限制,畢業生就業選擇局限性較大。
(二)產教融合深度不夠
電子商務專業的主要能力模塊包括電子商務平臺建設、電子商務運營、網絡營銷、電子商務數據分析。在這幾大類的基礎上,又細化出網店運營、網店推廣、網店客服、網店美工等技術崗位。在電子商務日常教學中,很多學校的硬件設施無法滿足實訓要求,另外有些學校所購買的電子商務模擬實訓平臺并不是企業實際運用的工具,導致學生在畢業后無法完全勝任相關崗位要求,企業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為之提供培訓機會。反映了當前職校校企合作的深度還不夠,學生實踐能力的鍛煉效果有限。
(三)課程評價標準缺乏企業參與,可信度不高
質量評價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內容,企業是用人單位的主體,也要參與到人才教育評價上。畢業生專業技能掌握的質量評價需要企業親自參與,同時也需要引入有公信力和認可度的權威職業技能評價組織參與。盡管職業院校都在推行校企合作模式,但企業參與質量評價的意愿不高,無法準確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
三、“1+X”證書制度下中職電子商務專業教學創新及改進措施
(一)重新制定課程標準,優化教學內容
以“1+X”證書考核指標為知識目標,互聯網+新媒體的背景下,借助先進的教學輔助設備,如虛擬仿真平臺、多媒體展示設備等;創新教學方法,如企業工作室模式,把企業搬進課堂的形式進行相關專業的課程教學。增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不斷提升學習能力,不斷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學團隊要根據電子商務專業課程的特點,不斷搜集整理出符合行業需求的教學資源(互聯網+視頻資源、信息化教材資源、新媒體專業資源等),并與專業相關企業的崗位要求結合,做到學生向職業化轉變的無縫對接。
將職業技能證書相關內容融入到專業課程的教學中,結合自身的專業特色,企業的實際生產工藝以及生產流程的需求,重新制定課程標準,診斷優化教學內容。如在《網絡營銷》的課程中融入網絡營銷師職業技能證書的培訓考取內容,《電子商務基礎》的課程中融入電子商務師職業技能證書的培訓考取內容。圍繞崗位模塊所形成的職業技能證書,制定教學設計,將理論知識融合實踐運作技能應用的教學理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學習,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課程標準的建設從課堂延伸至實訓室、企業,使學習途徑多樣化。
(二)深化校企合作,提升產教融合的品質
“1+X”證書制度下,不斷促進電子商務專業在校企合作中的各個維度的深化。堅持教學中理論和實踐的充分結合,將現有校企合作的各方面資源與培訓評價組織共同開展教學與相關技術技能的培訓。激勵專業教師定期到企業進行再學習,了解企業的動態發展形勢,將新技術、新業態、新方式納入教學內容中。
教學時根據企業的人才需求制定教學內容,引進企業真實項目,讓學生參與實戰,達到培養學生的電子商務運營能力、推廣能力、銷售和綜合能力的目的。共建實訓基地,共享資源,深化校企合作,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不僅強化學生理論知識,更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
根據企業的人才需求情況,參照職業技能證書的標準,結合學校自身情況,企業與學校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將職業技能證書標準融合到專業技術建設中,以專業建設為主線,構建“1”和“X”型深度融合的人才培養方案。企業導師和校內教師共同教學,培養滿足企業需求的人才。
(三)加強教師隊伍能力建設,滿足師資需求
在開展電子商務教學工作的時候,首要從打造職業化、結構化的師資隊伍出發,對接“1+X”證書職業標準,通過舉辦專業師資培訓、組織教師進入企業實踐的方式培養學校現有專任教師,如教師深入電子商務企業進行調研,了解市場的變化和企業的需求;引入企業兼職教師,讓企業兼職教師與校內專任教師團隊有機融合,共同服務人才培養工作;加強建設專兼職的教學團隊,全面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術能力和教學能力,促使“1+X”證書制度得到相應的發展。
教師能夠在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將“1+X”證書制度理論應用到課堂上,促進學生群體的有效發展與提升。教師從學生的需求出發,對其開展政策的解讀、激勵制度的應用、培訓資源的開發、教學環境的改善等工作。能夠讓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與“1+X”證書制度實現有機結合,進而全面開辟教師發展空間,推動師資隊伍建設的新高度。
綜合全文,中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的教育,通過“1+X”證書制度的實施,一方面深化產教結合,促進校企合作,提高了院校教學質量,另一方面對學生進行深入教學與引導,提升學生的個人專業知識水平,推動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引導學生建設職業規劃思維,保障中職院校課程教學和專業技能證書標準的有效契合,保障提升學生的就業機率。
參考文獻
[1]唐秋妹.基于“1+X”證書制度的中職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究[J].廣西教育,2020(18).
[2]狄冬豐.“1+X”證書制度改革下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問題與對策[J].綠色科技,2020(17).
[3]朱萍.“1+X證書制度”下中職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學改革研究[J].才智,2020(21).
[4]孫慧婷,董娜.以1+X證書制度為導向的教學診斷與改進——以電子商務專業為例[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