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
【摘? ? 要】在當前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的效果顯得非常一般,學生上課的興趣不足,課堂活躍度不夠,師生之間缺乏必要的互動和溝通。為此,采取必要的措施,切實提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果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高中歷史? 課堂教學? 效果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4.001
高中歷史不同于其他學科,其有著自己鮮明的學科特點。歷史學科比較枯燥,具有真實性很強的特點,這就造成很多學生對歷史這門學科產生不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也沒有正確認識到歷史學習的價值所在;一般都是為了應付高考升學考試的壓力而被迫進行學習,且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教師在日常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往往受制于傳統落后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再加上多年來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很多教師都只片面地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單純地向學生傳授歷史的基本知識,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并沒有真正向學生傳輸歷史學習的價值,也沒有注重學生歷史學科素質教育的提升。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顯得非常呆板,課堂氣氛不夠活躍,過于凝重,學生學習的過程也顯得非常壓抑,學習興趣和勁頭明顯不足,這些都造成當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果普遍不高的現狀。
在當前新課改理念的要求下,在國家大力強調和推行素質教育的前提下,活躍課堂氛圍,重視歷史價值的研究,切實讓學生明白歷史學習的價值,注重歷史學科素質教育的實行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些都需要積極提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效果才能得以真正實現,本文試就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結合本人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深刻體會,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和見解。
一、積極有效地激發學生的高中歷史學習興趣
歷史不同于其他學科,它的知識點比較死板,缺乏一定的靈活性和變通性,大多由基本的歷史事實堆積而成,這就讓很多學生覺得歷史這門學科顯得枯燥乏味,再加上高中生本身的學習負擔和學習壓力都很大,他們往往把更多的時間花費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上。如果沒有興趣的支撐,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難有效得到切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顯得不足,高中歷史課堂的教學就很難取得明顯的積極效果。為此,要想切實有效地提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效果,作為一名合格的高中歷史教師,就必須要行之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開展相關的歷史課堂討論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討論,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也可以讓學生明白學習歷史的重要性和價值。
歷史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歷程,學生作為一個國家和民族的一分子,了解自己國家過往的歷史,并從以往的歷史中吸取必要的經驗和教訓,為以后的個人成長和發展提供一定的借鑒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采取必要的措施,學生的歷史學習積極性才能得到切實有效的調動和激發,也只有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切實有效地激發,學生才會更加主動、積極地投入到歷史課堂教學中,才會在歷史課堂學習的過程中保持持久的專注和極大的熱情,有效地提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果才會有現實的可能和基礎。
二、進一步發揮學生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教學活動本來就是教與學相輔相成,所謂教學相長就是這個道理。在當前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由于多年來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依然根深蒂固,很多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顯得比較落后和呆板。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依然占據著主導地位,教師對學生的整個教學活動統籌過多。學生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往往處在一個極其被動的局面,只能單純地接受知識。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歷史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自然也就無從發揮。學生在歷史學習的過程中往往顯得比較呆板,對歷史知識也只是強行死記硬背,這就造成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效果非常低。
為此,要想切實有效地提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效果,教師應當改變以往傳統落后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改變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定位,注重學生主體學習地位的明確和確立。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發揮自身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行之有效地解決問題,鼓勵學生針對相關的歷史事件有針對性地提出自己的個人見解,形成自己的歷史評價。在高中歷史學習的過程中,歷史知識雖然不能改變,但相關的歷史評價卻可以多樣化。教師應當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對相關歷史知識的理解,形成自己的有鮮明個性特點的歷史評價,這樣既可以避免在歷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出現千篇一律、人云亦云的現象,又可以很好地啟迪學生進行深入思考,既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對相關歷史知識的認識和理解的深化,又可以有效地發揮學生在歷史學習中創造性思維的運用和加強,并最終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發揮積極的影響和作用。
三、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素質
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對學生的學習有著必要的指導作用。為此,一個教師自身的教學素質是否過硬,就對這門學科課堂教學的提升有著一定的推動或阻礙作用,高中歷史這門學科的課堂教學也不例外。如果歷史教師自身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具備開闊的教學視野以及豐富的知識面,就能很好地促進歷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為此,作為高中歷史教師,要想切實有效地提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效果,就要不斷給自己充電、補充知識、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教師應當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只有教師自身具備扎實的知識基礎,才能熟悉課本的具體內容設置,并據此合理地設計自己的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才能很好地將課本上的知識有效地傳輸給學生,并最終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教師應當不斷提升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自己的課堂教學語言,將知識有效生動地傳輸給學生。此外,教師還必須具有良好的師德,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愛心。只有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才會兢兢業業、不知疲倦地搞好自己的教學活動,用自己的實際教學行動感化學生,促使學生更加努力地學習,實現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
綜上所述,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既關乎高中歷史這門學科教學質量的提升,也關系到學生實際學習成績和歷史學科素質的提高,教師應當注重學生歷史學習興趣的提高。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并不斷提升自身的歷史學科教學素質。只有這樣,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效果才能顯著得到改善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