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摘? ?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社會各界對于教育的具體運作模式、教學的實際應用方式提出了不同的改革要求。而這些多方面的改革與新建立的課程標準,都提出教師要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摒棄“填鴨式”硬性灌輸知識的傳統課堂模式,多與學生進行平等友好的課堂交流,更多地去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等實際的教學要求。
【關鍵詞】參與式教學? 小學語文教學? 實際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4.019
與傳統的“填鴨式”硬性灌輸知識的傳統教學方式相對應的是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參與式教學。參與式教學會更多地要求師生在建立積極的課堂氛圍中共同去發現和探究問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問題的探索解決中,讓每一位學生都擁有在課堂學習中平等地參與和發展的機會,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合作式(協作式)的教學法。想要順應教育的時代化發展需求,教師就需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更好地運用參與式教學法,而要真正應用好參與式教學法,則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性,所教授學科的特征以及具體的學科內容進行綜合考量。對此,筆者將以小學語文為例,具體講解參與式教學在教學情境中的實際運用。
一、以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為前提,構建優良課堂學習參與氛圍
參與式教學強調要以學習者為中心,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要求教師切實地關注學生的實際需要和愿望,讓學生真正體會學習的樂趣,進而使學生能夠自覺自發地進行學習。教師想要真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好參與式教學并取得良好成效,就應全面地考慮這一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特性,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學生的學習動向,真正從他們實際的需要和愿望出發,讓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可以更充分地發揮出來。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情感較為單純,自我意識雖然與學前階段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仍不客觀,帶有較為強烈的主觀性。這在一定程度上會使學生各方面的想法都更容易受到教師的影響,因此要想擁有一個優質的學習參與氛圍,讓參與式教學更順利地進行下去,教師就應當要善于運用引導的話語,向學生傳遞出友善、平等、民主、交流的信息,讓學生認識到在學習中自身主體地位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大膽發言、積極交流,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探究中來,進而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信息的有效交流和反饋,讓參與式教學在優良的氛圍中更順暢地進行下去。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在這樣的情境之下,采用引導的話語,會更多地要求教師掌握鼓勵的藝術,只有通過正向的鼓勵和評價來進行引導,才能真正有效地去構建好優良的課堂學習參與氛圍,而批評或者指責的話語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學習參與的積極性。
二、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提升學生課堂參與活躍度
教師應清楚地知道,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受到生理年齡的影響,他們的注意力是十分有限的。從這一角度出發,教師要想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的活躍度,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要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什么樣的內容,什么樣的課堂情境能夠提起他們的興趣。設置一個有趣的問題情境,接著通過教師積極的引導,快速地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所需要學習的內容上,讓他們愿意自主地去思考和探究問題背后的答案,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只有得到學生主動的配合,才能夠讓參與式教學模式可以更順利地進行下去。例如,在小學語文講解到“春天在哪里”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設置這樣一些問題:同學們,你們印象中的春天是什么模樣?在春天里,你們看到了什么樣的花朵?有哪些植物會在春天里生長呢?通過這些有趣的貼近生活化的問題,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關于春天情境的描繪中來,再通過問答互動,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接著再由教師進行引導,讓他們愿意自發地去探究和思考相關的課文內容。
當然在創設相關問題情境時,教師需要依據當下年齡段的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習經驗、思維方式來進行綜合考量,所設置的問題要適合學生目前的狀況,只有有趣且簡單易答的問題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令其踴躍作答,如果設置過于復雜且超出學生理解程度的問題,不但無法提升學生課堂參與的活躍度,還可能打擊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三、善用小組合作探究模式,以交流促進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單調且片面的學習并不利于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愿意真正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探究中來,而學習共同體的構建卻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課堂探究參與度。在實際的教學中,團隊之間協作、交流的模式更能夠讓學生愿意堅持主動去探究思考問題,并能讓他們掌握更多的知識。由此可見,要想提升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讓參與式教學能在學生主動的配合下順利地進行下去,教師就應在課堂中為學生構建合適的學習共同體,通過了解學生的個性和綜合考慮他們的學習差異性,讓他們更合理地組成小組,再布置相應且合理的課堂任務以及需要小組探究解決的問題等等,以這樣的方式促進小組內部、組別之間的交流溝通,進而更多地提升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值得一提的是,教師在構建相關學習小組時,一定要注意不能讓組別之間存在較大的水平差異,且要綜合考量組內成員的水平,讓成員能在探討學習問題時能夠互相幫扶,只有學生愿意在小組中進行交流協作,才能進一步讓他們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有所提升,讓參與式教學能夠在課堂中得到更為積極有效的反饋。
四、結束語
只采用傳統固化的“填鴨式”灌輸的課堂模式已無法更好地培養出新世紀所需要的人才,因此,教師只有多結合實際的教學經驗了解學科特性,掌握當下學生的心理特征以及課堂需要完成的內容并進行綜合考量,才能更好地在課堂中運用參與式教學法,讓參與式教學法的教學效果得到更好的提升,而這也符合新世紀教育課程改革下社會各界對人才的培養提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