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
摘要:中國傳統民族元素種類眾多,而在這些民族元素中,能夠體現中華民族音樂特點的元素便是“意境”。意境讓人能夠跨越時空的限制,身臨其境地感受作者在作品中隱藏的美妙情景。意境雖不以真實的物質形態而存在,但是其對于人類精神層面會產生十分巨大的影響。而鋼琴最早起源于18世紀的歐洲,經過這幾個多世紀的發展,全球各地已經出現了數量繁多的鋼琴作品,而在這些鋼琴作品中間,《陽關三疊》是能夠體現出我國音樂特色和風格內容的鋼琴曲。因此本文將以《陽關三疊》這首著名的鋼琴曲為例,簡析黎海英先生是如何將民族元素融入到這首鋼琴曲中。
關鍵詞:鋼琴作品;《陽關三疊》;民族元素;體現
引言
我國的古典詩詞歷史悠久,這些擁有悠久歷史,且在如今也能被人們所青睞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它具有獨特的韻味,而讓古典詩詞的韻味能夠歷經漫長歲月仍有為人傳唱,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其具有“意在言外”的表達特點,即作者在古典詩詞中所想要表達的情感并非是通過這些表面的文字來直觀體現,而是通過這些文字為閱讀者構建一副美妙的意境,讓人在意境之中隨著自己的理解而想象出自己所想象的情境,并在自己想象的情景之中感受作者在這首古典詩詞中所要表達的情感。真正的美并不能簡單的通過語言文字將其表述出來,想要真正地感悟這種意境美,只有經過反復琢磨,細細體會方可感受。因此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在古典詩詞中那些優秀的詩人和詞人便學會通過文字在詩詞中為后人創造朦朧美的意境。而鋼琴演奏者并不能通過文字來進行演奏,他們需要結合樂譜以及鋼琴琴鍵為聽眾帶來美妙的旋律。此時當鋼琴演奏者想要演奏中國民族樂曲時,在樂曲的呈現部分可以借鑒古典詩詞的暗示性與聯想性,通過美妙多變的旋律為傾聽者構建美妙的意境,將音樂以及鋼琴作品完美滴融于到這些意境當中,最終形成具有中國民族元素特點的鋼琴作品。
1.《陽關三疊》的創作背景
《陽關三疊》是誕生于隋唐時期的一首專門為送別的做的古琴曲。這首古琴曲改編自唐朝著名詩人王維所學的七言絕句《送元二使安西》,因此又被人們稱為《渭城曲》或是《陽關曲》。在隋唐時期,由于交通的不發達,一般送別友人,往往需要經過數年、數十年方可相見,甚至是永生永世難以再相見,因此這首古琴曲在隋唐時期十分盛行。在唐朝時期,古人將《送元二使安西》改編成為古琴曲《陽關三疊》,通過古琴的含蓄、渾厚、不張揚且余音長等特點將送別友人時的不舍之情淋漓精致地表現了出來。而后,這首古琴曲一直流傳至今,并在1978年由我國著名的鋼琴家黎英海先生改編為如今的鋼琴曲《陽關三疊》。黎英海先生在將這首古琴曲改編為鋼琴曲的過程中充分地吸收了西方傳統的鋼琴曲的表演風格和特點,同時有效保留了這首古琴曲中運用古琴演奏的部分,此外更重要的是,黎英海先生在改編的過程中還將我國傳統的民族音樂的形式與風格融入其中,實現結構、和聲、織體配置的創新,最終成功地將這首著名的古琴曲改編成為了如今具有中華民族元素特點的鋼琴作品。最關鍵的是這首古琴曲的成功改編意味著我國的鋼琴藝術逐漸邁向國際,走向成熟。
2.鋼琴作品《陽關三疊》中民族元素的體現
2.1鋼琴作品《陽關三疊》中的裝飾音處理
這首《陽關三疊》中最大的特點在于整首鋼琴作品中可以讓人聽到含蓄、渾厚、不張揚且余音長的古琴音,而這也正是整首鋼琴作品中民族元素最直觀的體現方式。而為了能夠在《陽關三疊》讓人們聽到古琴音,感受古琴音獨特的聲韻,黎英海先生巧妙地在這首樂曲中融人了各種倚音、琵琶音的和炫音等裝飾音型,并最終通過鋼琴的聲音成功地模仿出了古琴的聲音,讓聽眾在聆聽過程中能夠在古琴音的渲染之下感受到送別友人時深沉的惜別之情以及對即將遠行的友人無限留戀的誠摯情感 。此外在征收鋼琴曲之中蘊含著大量的復倚音、八度倚音以及小二度倚音,這些音律主要是為了修飾主旋律,讓人在聆聽過程中傾聽到古琴琴弦波動顫動的聲音,從而讓聆聽者能夠進一步地感受送別友人時的意境。而在第二疊中,黎英海先生加入了琶音和弦,幾次來模仿古琴刮奏時所發出的音響,從而增加鋼琴曲中的加織體厚度,渲染音樂氣氛,使主題依托情感綿延不絕。在鋼琴作品中融入各種修飾音以求調試出更加靠近古琴所發出的各種聲音,讓聽眾在聽到這首鋼琴作品時便能了解古琴所發出的聲音的特點,感悟到作者所想要創造的意境,體會出傳統音樂之美。
2.2鋼琴作品《陽關三疊》中的節奏特點
鋼琴作品《陽關三疊》全曲中總共有為 2/4 拍、4/4 拍、6/4 拍的演奏特點,且這三種節奏交錯出現,并沒有固定的規律,這就使得整首樂曲的節奏時刻處于變化狀態,以此來表現出古人送別友人時時刻變化的內心。此外此種節拍的構成與西方傳統鋼琴樂曲節奏節拍的構成存在極大的差異,而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黎英海先生在這首鋼琴曲中間融入了大量的民族音樂元素,這些民族音樂元素使得這首鋼琴曲成為了詮釋中國古樂風情的最佳載體,也使得這首鋼琴曲與西方傳統的古典奏鳴曲截然不同。這首鋼琴曲不再如傳統的希望古典奏鳴曲一般受到節奏意識、鋼琴曲目演奏速度、固定節拍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且十分自由的樂曲節奏既能夠彰顯這首曲目的獨特風格,同時也與東方古曲朦朧意蘊融合,從而在短短的幾分鐘鋼琴樂曲演奏過程中將民族元素以及民族音樂特點展現的淋漓盡致。
3.總結
在進行鋼琴作品的演奏過程中,鋼琴演奏者需要重點關注樂曲的演奏節奏,通過演奏過程中對于身體各個關節部位的協調,確保在演奏過程中能夠聽眾帶來優質的樂曲享受,讓聽眾通過樂曲體會到鋼琴作品中所蘊含的意境美,在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神秘感中感悟鋼琴作品的內在情感。在鋼琴作品中融入具有中華民族元素特點的意境可以讓音樂更具表現力,從而向聽眾傳出更加豐富的情愫,最終為聽眾提供更優質的鋼琴作品。
參考文獻
[1]郭艷波.鋼琴作品中民族元素的體現——以琴曲《陽關三疊》為例.戲劇之家,2017(2):72-73.
[2]楊秋蘭.鋼琴曲《陽關三疊》的音樂分析及演奏詮釋.滁州學院學報,2019,21(4):63-66.
[3]于欣.鋼琴曲《陽關三疊》的藝術特性及演奏詮釋探究.黃河之聲,2021(7):65-67.